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与优环境相贯通,持续深耕广播电视文艺精品创作,着力打造一批体现“徽风皖韵”、展现安徽崭新形象的文艺力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贡献更多广电智慧、注入更强广电力量。
01
强化引领 不忘初心使命
安徽局积极引导全省广播电视机构坚守“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人民群众”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创作推出大量传播主流价值、引领社会风尚、丰富群众生活的广播电视文艺精品。
![]()
理论文献片《决胜淮海》通过170余位淮海战役老战士、支前民工和亲历者的口述,勾勒出辉煌壮丽的历史画卷,呈现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纪录片《潮涌长三角》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生动展现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发展成就;即将制作推出的电视剧《家业》《种墨园》以徽墨、宣纸为故事载体,讲述安徽文化的独特源流与价值,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传承与守正创新生动实践;公益广告《一座山和它的守山人》,讲述“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平凡工作日常,彰显新时代人人争做追梦人的奋斗精神。
02
优化服务 推动精品涌现
安徽局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生产服务机制,加强引导与组织,依据作品类别与题材特点,实施系统化规划,覆盖选题策划、备案管理、跟踪指导、成片审查、宣传推广等全流程服务。
以“皖美呈现”精品创作品牌为引领,扎实推进“影像安徽”记录计划、“剧美安徽”电视剧与网络剧创作、“皖美益彩”公益广告培优等项目;打造精品创作交流品牌活动,连续举办8届安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周、两届动漫训练营以及“皖籍影视人才联谊”等活动,搭建集政策传导、创作引领、成果展示、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有力促进各类精品批量涌现。
![]()
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县委大院》《幸福到万家》,广播剧《喜鹊》《彩虹路上》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千里江入淮》等8件作品获第35届中国新闻奖;《科学这么美》等2档节目入选2024年度创新创优节目;《闪耀的你》等6件公益广告作品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扶持;动画片《文都六尺巷》、微短剧《念念有茗》等7部作品获广电总局推优及“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
![]()
![]()
03
促进融合 拓展传播渠道
安徽局多措并举强化全媒体传播,推动优秀作品实现更广传播,正能量汇聚大流量。
![]()
主动对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动更多皖产精品登陆央视,2024年以来已有《探秘凌家滩》《新西游历险记》等9部纪录片、动画片在央视相关频道播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助力皖产精品走向世界,2025年4月5日,纪录片《发现皇城》法语和德语版在法国ARTE电视台及其官网全球首播,首播收视率达3.9%,创下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在欧洲的收视新高。积极布局新媒体赛道,推动皖产精品融合传播,纪录片《一路风尘》上线B站一个月播放量突破30万;在“中国视听”APP平台开设“皖美呈现优秀纪录片展播”专栏;开发并上线微信“皖美呈现”小程序,用户搜索即可观看160余部皖产纪录片。
04
勇于创新 强化科技赋能
安徽局持续推动先进技术全面赋能精品创作、传播、服务与体验。
创新举办AIGC文旅广电应用大赛,积极探索AIGC在文旅广电领域的实践路径;制定《高水平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行动方案》,打造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5个广电实验室引入中广云等生态链企业;成立安徽广电AIGC实验室、合肥AIGC场景应用实验室,成功承办安徽省暨合肥市首届AI春晚、凌家滩AIGC创作大赛。探索AIGC在广播剧、纪录片等视听作品中的应用,由安徽博物院与安徽广电AIGC实验室联合出品、国内首创“广播+文物+ AIGC”模式的广播融媒节目《文物脱口秀》,入选2025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启动“AI追光者”行动,首季节目《AI追光者——百大镇馆之宝》运用AI技术活化文物,已完成30部AI短视频创作,有力推动历史文化资源迈向数字传承新时代,促进文旅融合,激发新质生产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