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法:深度工作(一年顶十年)

0
分享至



我有个前同事,叫阿伟,人很聪明,做事也卖力。

每天看他从早忙到晚,不是在回邮件,就是在各个会议室之间穿梭。

起初我以为他这样拼命,离升职加薪肯定不远了。

后来过了三年,他还没动静,然后我才发现,阿伟的努力,可能都是“假性勤奋”。

纽波特说:“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它能将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产出高价值的成果。”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往往就藏在他工作的深度里。



01

我表妹晓静刚毕业时也掉进过这个坑。

那时她在一家设计公司,总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

一边听着播客,一边画着图;一边跟朋友聊天,一边找着灵感。

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总是被老板批评“缺乏思考的深度”。

一次,公司竞标一个大项目,要求三天内拿出初稿。

晓静又是熬了好几个通宵,但交上去的方案,逻辑混乱,细节粗糙。

老板看着她厚厚的黑眼圈,没有一点同情,反而直接把项目交给了别人。

网上有个扎心的问题: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出来打拼,靠的是不可替代的价值,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硬核能力。

如果你总是被琐事牵着鼻子走,你给外界传递的信息就是——你能力有限。

职场只筛选价值,不体谅辛苦,没有公司愿意把核心任务,交给一个无法专注产出的员工。

你沉不下心,就抓不住真正的机会。



02

有一年,比尔·盖茨从微软的日常管理中抽身。

他每年都会进行两次为期一周的“思考周”,把自己关在湖边的小木屋里。

没有网络,没有打扰,只有大量的书籍和论文。

在这段时间里,他进行高强度的阅读和思考,许多对微软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战略,都诞生于此。

在他看来,远离喧嚣,才能听见内心和未来的声音。

一个人只有先屏蔽掉干扰,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知名博主Scalers,在他的文章里讲过自己的成长经历。

作为一名程序员,他早期也和大家一样,写会儿代码,刷会儿手机。

后来他发现,这种工作方式效率极低,bug还特别多。

他开始强制自己进入“沉浸模式”。

每天上午,他会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关掉所有社交软件,戴上降噪耳机,专注编程两到三个小时。

虽然每天“消失”了一段时间,但他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却远超从前。

Scalers有句话说得很实在:

“成长,不是靠时间熬出来的,而是靠心无旁骛的深度思考和刻意练习磨出来的。”

当你有了“价值优先”的意识,就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深度永远比广度更重要。

电影《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在创造Facebook初期,也曾是个沉迷派对的大学生。

但他很快意识到,要想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必须投入极度的专注。

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废寝忘食地写代码,对外界的一切邀约和干扰都置之不理。

正是那段心无旁骛的“深度工作”时期,为他日后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少一些浅尝辄辄的应付,多一些全力以赴的投入,成长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03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研究。

他们把学生分成A、B两组,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有难度的论文。

对A组学生,研究人员不做任何干预。

结果A组很多人,写几句就去看看手机,或者跟旁边的人聊聊天,思路不断被打断。

最后交上来的论文,要么质量平平,要么干脆没写完。

相比之下,B组学生完成得就很好。

不仅论文质量远超A组,很多人还提前交了卷。

A、B两组结果之所以天差地别,就在于研究人员事先要求B组学生:“在写作的这段时间里,你们必须断开网络,不能进行任何与论文无关的活动。”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专注力,是决定产出质量的关键变量。

能够深度工作的人,思维连贯,思考深入,更容易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

再加上这样的人能持续产出价值,会获得更多正向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精英日课》的作者万维钢,讲过两种不同的努力模式。

一种是“线性的努力”,就像搬砖,搬一块有一块的钱,不搬就没钱,天花板很低。

另一种是“指数级的努力”,即通过深度工作,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这个技能一旦成型,就能带来不成比例的巨大回报。

比如一个作家,花一年时间深度打磨,写出一部畅销书,带来的名声和版税,可能超过他写十年普通文章的总和。

一个工程师,花半年时间深度钻研,攻克一个核心技术,带来的晋升和认可,远超他做十年常规项目的积累。

万维钢用这个模型提醒我们:一定要用深度工作,来撬动人生的复利。



网上有个比喻,很贴切。

普通人的努力,像一个灯泡,光芒四射,但能量分散,只能照亮一小片地方。

而高手的努力,像一束激光,能量高度集中,可以穿透钢板。

成长也是如此。

你天赋再好,时间再多,但如果精力是分散的,就很难取得突破。

真正能实现跃迁的人,永远都懂得用深度工作,来代替广度上的瞎忙。

能够屏蔽干扰,人才能沉淀自己,厚积薄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庆这个“低调”的医院,凭啥让全国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重庆这个“低调”的医院,凭啥让全国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白宸侃片
2025-11-14 07:10:40
怪现象——观众一边倒支持林高远,王楚钦罕见没人气,原因有2点

怪现象——观众一边倒支持林高远,王楚钦罕见没人气,原因有2点

花心电影
2025-11-14 09:54:34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雨先森观察
2025-10-20 04:11:07
顶多只能用一个月:前线乌军最缺皮卡,最受欢迎品牌都是日系

顶多只能用一个月:前线乌军最缺皮卡,最受欢迎品牌都是日系

鹰眼Defence
2025-11-13 17:07:40
全运会乒乓球爆大冷,女单名将被淘汰,陈梦翻盘,球迷为一人惋惜

全运会乒乓球爆大冷,女单名将被淘汰,陈梦翻盘,球迷为一人惋惜

凡知
2025-11-14 15:48:53
开季前两场狂砍71分,火箭老熟人要变身发展联盟顶级得分手了?

开季前两场狂砍71分,火箭老熟人要变身发展联盟顶级得分手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5 01:57:35
泰王带王后首访华,总理全程陪同,5天行程藏满中泰“一家亲”

泰王带王后首访华,总理全程陪同,5天行程藏满中泰“一家亲”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14 08:56:22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4 19:28:50
2026款丰田汉兰达亮相!插混120km续航+油耗1.8L,空间碾压途昂!

2026款丰田汉兰达亮相!插混120km续航+油耗1.8L,空间碾压途昂!

剑速时刻
2025-11-15 01:10:14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中国放弃对日本战争赔款,虽是大度,但也留下三大恶果,影响至今

中国放弃对日本战争赔款,虽是大度,但也留下三大恶果,影响至今

阿胡
2024-04-04 12:00:07
3200兆帕的超级钢已经冶炼成功?

3200兆帕的超级钢已经冶炼成功?

基斯默默
2025-11-02 20:03:34
100万人失业,车被拖走成日常,车贷违约创30年新高!

100万人失业,车被拖走成日常,车贷违约创30年新高!

凑近看世界
2025-11-13 10:34:25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扶苏聊历史
2025-11-13 16:33:26
国防部:高市早苗想“头破血流”,可放马一试,日大使:有话好说

国防部:高市早苗想“头破血流”,可放马一试,日大使:有话好说

深析古今
2025-11-14 15:55:49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停止对华出口汽车后,通用欲终止所有对华采购,释放了什么信号?

停止对华出口汽车后,通用欲终止所有对华采购,释放了什么信号?

诗意世界
2025-11-14 21:24:27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瑄自驾
2025-11-13 20:32:34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2025-11-15 04:55:00
萝卜有点甜
萝卜有点甜
感谢关注萝卜有点甜,生活才能乐无边
23文章数 1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教育
时尚
健康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教育要闻

那年高二,我们都以为还有时间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