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腐再出重拳:国开行原高管覃孟征被开除党籍案深度剖析
![]()
2025年11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一则通报引发金融圈震动。国家开发银行原行务委员、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覃孟征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其案件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靠金融吃金融"腐败现象的典型标本。
理想信念崩塌的"两面人"
通报显示,这位曾在政策性金融机构担任要职的领导干部,早已在权力腐蚀下彻底背离初心。覃孟征长期参与迷信活动的行为,暴露出其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信仰缺失。这种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做派,与其金融专家的职业身份形成强烈反差,折射出个别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的根本动摇。
更为严重的是,覃孟征的腐败行为呈现出明显的"风腐一体"特征。从长期违规接受宴请到转嫁个人消费,从收受礼品礼金到退休后违规取酬,这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往往成为更大腐败的温床。调查发现,其违纪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广,甚至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充分显示出金融腐败的顽固性和反复性。
权力寻租的金融掮客
作为掌握重大融资审批权的金融高管,覃孟征将公权力异化为谋私工具。通报直指其在工程承揽、融资审批中为他人谋利,这种利用专业壁垒进行的权力寻租更具隐蔽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在融资审批中不正确履职造成重大损失的情节,不仅涉及个人腐败,更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直接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这种"靠山吃山"的腐败模式,暴露出金融监管的薄弱环节。当审批权失去有效制约,当专业能力沦为利益输送的筹码,金融腐败就会呈现出"专业性"与"贪婪性"交织的复杂形态。覃孟征案再次验证:金融领域的反腐败必须与防风险有机结合。
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案件处理过程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贯立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覃孟征受到开除党籍的顶格处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规定,其退休待遇被取消,案件移送司法。这种纪法贯通、无缝衔接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反腐败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该案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开行纪检监察组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委联合查办。这种"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有效运用,既发挥了派驻机构熟悉行业的优势,又整合了地方监委的调查力量,为查办金融领域复杂案件提供了新模式。
金融反腐的治本之道
覃孟征案的查处,是中央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的又一重要战果。近年来,从银行保险到证券信托,金融系统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但个案查处只是起点,如何通过制度建设防范"审批腐败""监管套利",才是治本之策。
当前,金融系统正在推进的派驻机构改革、巡视巡察全覆盖、廉洁风险防控等措施,正在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随着《金融从业人员廉洁自律准则》等制度的完善,金融领域的权力运行将更加透明规范。
这起案件也警示金融机构:必须强化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退休人员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在职蓄积、退休变现"的腐败新变种。只有将廉洁要求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才能真正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线。
在迈向金融强国的征程中,清除覃孟征这样的"金融蛀虫",不仅关乎行业生态净化,更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治要求。此案的严肃查处,再次彰显党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金融腐败的坚定决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