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本期回顾
2025年10月30日上午,第65期气候变化大讲堂在清华大学举行。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与候任首席经济学家、能源转型与系统分析部门负责人任嘉睿应邀做客大讲堂,围绕《2025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bp Energy Outlook 2025 Edition)发表主题演讲。bp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巧玲、bp中国总裁业务顾问付吉娜现场出席。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教授主持,约两千余名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线上线下听讲。
![]()
戴思攀作主题报告
戴思攀剖析了能源转型面临的两大关键挑战:一是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加剧各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部分国家为保障供应而增加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二是能源效率提升速度放缓,如中国能效提升速率已从2010-2020年间的年均4.5%降至2020-2024年间的年均1.5%,效率提升乏力可能导致未来能源需求升高,影响减排和气候治理进程。
![]()
任嘉睿作主题报告
任嘉睿介绍了《2025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构建的两种未来全球能源发展路径,包括当前路径情景和温升低于2℃情景,其中温升低于2℃情景下2050年全球碳排放降低90%,需要世界各国、各产业团结协同推进实现。他认为,中国作为人口和制造业大国,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并开始下降,到2035年降幅可能高于15%,超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脱碳速度有望快于美国,引领全球转型。
![]()
李政教授主持大讲堂
最后,任嘉睿针对“能源增长”和“能源替代”的区别发表见解。他指出,虽然世界整体仍处于化石能源和低碳能源消费共同增加的“能源增长”状态,但已有一次能源占全球比重约40%的国家或地区进入低碳能源增速超过总能源需求增速、化石能源消耗下降的“能源替代”阶段,在当前路径情景下这一比例将持续上升,促进全球能源系统真正实现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转型重塑。
![]()
讲堂现场
![]()
李政教授为戴思攀和任嘉睿颁发大讲堂纪念牌
演讲结束后,听众围绕空调使用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氢能的产业化瓶颈、人工智能对能源需求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等议题踊跃提问,戴思攀和任嘉睿逐一进行详细解答。最后,李政教授为戴思攀和任嘉睿颁发大讲堂纪念牌,第六十五期气候变化大讲堂圆满结束。
![]()
合影留念
![]()
撰稿|周一帆
编辑|伍子戈
审核|洪毅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