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对发布会画面中出现手语翻译表示不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于2025年1月单方面废止了拜登执政期间推行的“白宫重大公共沟通活动必须配备手语翻译”规定。
2
此举使全美约380万聋人(占总人口1.2%)被排除在关键信息传播体系之外,无法实时获取涉及国家安全、经济政策与公共卫生等重大决策动态,最终触发司法程序,并由联邦法院裁定恢复相关服务。
3
一边是发达国家在基础信息平等方面出现倒退,另一边是中国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实现全面跃升。为何美国难以保障基本沟通权利?中国又是如何构建起全球领先的无障碍服务体系?
![]()
4
提起诉讼的美国全国聋人协会(NAD)指出,该行政决定违反了1973年通过并于1978年修订的《康复法案》第504条,该条款明确禁止联邦机构在任何项目或活动中歧视残障人士。对于美国聋人群体而言,美国手语(ASL)是其主要且最自然的语言表达方式。
5
研究数据表明,接近九成聋人将ASL作为首选交流工具,且熟练度远超书面英语;而仅依赖字幕或文字转录不仅存在时间滞后,在应对高密度专业术语的官方通报时,更易造成理解偏差,可能导致重要社会福利申请延误,甚至引发紧急状态下的误判风险。
![]()
6
历史经验显示,手语翻译曾在国家危机响应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拜登政府坚持在每日疫情简报会中安排现场手语译员,确保聋人群体能同步了解防疫措施、检测指南与疫苗接种安排,这一做法赢得多个残障权益组织的高度评价。
7
如今特朗普政府无视既有实践成果与群体实际需求,重新实施争议性政策,实质上是对聋人群体知情权与参与权的系统性剥夺,背离了美国长期宣扬的信息公平原则。
![]()
8
2025年11月6日,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官阿米尔·阿里作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认定终止手语翻译服务的行为违法,强调切断聋人群体获取政府核心信息渠道会造成具体、即时且严重的伤害。
9
针对白宫声称“手语翻译干扰视觉呈现、侵犯行政自主权”的抗辩理由,阿里法官明确驳回,指出个人审美偏好不能凌驾于法律义务之上,同时指出技术手段完全支持远程视频接入翻译服务,无需物理共处同一空间。
![]()
10
不过,法院未采纳NAD提出的进一步诉求——即要求将手语翻译扩展至副总统、第一夫人主持的公开活动以及白宫发布的社交媒体短视频内容,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这些场景构成同等紧迫的信息获取障碍。
11
当美国仍在为是否提供基础手语服务陷入拉锯之际,中国已依托制度设计与科技创新,建立起涵盖政务办理、民生服务、文化传播等多维度的无障碍服务体系。
![]()
12
中国听障人口约为2780万人,巨大的现实需求推动无障碍建设向纵深发展。2023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从国家立法层面确立无障碍的基本人权属性;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加速赋能,使“看得见、听得清、能互动”成为现实可能。
13
在政务服务领域,甘肃省作为全国首个完成地方无障碍专项立法的省份,已在兰州、金昌等多个城市政务服务中心部署智能手语翻译终端设备,实现手语与语音、文字之间的双向实时转换。听障群众可直接用手语提出办事请求,复杂事项还可联动后台专业人工翻译团队进行远程协助。
![]()
14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更在各类涉残会议中引入AI驱动的手语数字人及语音识别转写系统,帮助听障代表精准掌握议程要点和政策解读内容,提升参政议政能力。
15
科技研发层面持续突破:天津理工大学开发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构建起包含超过30万条标注视频的数据集,在光照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手语识别准确率可达95%以上。湖南大学推出的“千语”虚拟主播,则可在新闻播报、政务服务直播等场景中实现高精度手语同步输出。

16
中国的无障碍创新成果也逐步走向世界舞台。2025年6月,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主办题为“人人享有无障碍:构建包容未来”的专题展览,展出包括AI手语翻译眼镜、眼动控制沟通辅助装置等多项前沿产品,吸引数十个国家代表团驻足交流。
17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公开表示,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全球残障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发展范式。由中国联合多国共同提交的“推进无障碍建设以促进所有人享有人权”决议案,已在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人人享有无障碍”首次被写入国际人权治理文件。

18
截至目前,白宫方面尚未就是否提起上诉作出正式回应。业内法律专家分析称,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行政部门或将面临强制履行令、罚款或其他司法制裁措施。
19
美国公平机会中心负责人莉娜·马丁强调,本次判决不仅是对聋人群体通信权利的捍卫,更是对所有残障公民平等参与公共生活的有力支持。NAD表示将持续监督白宫后续行动,并计划收集更多实证材料,推动未来扩大手语服务覆盖范围。
![]()
20
从根本上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检验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深度与治理温度。美国虽具备完善的法律框架与顶尖技术水平,却在满足380万聋人基本信息需求的问题上反复摇摆,症结在于仍将无障碍视为“附加选项”而非“法定职责”。
21
反观中国的探索表明,无障碍不是施舍,而是每个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包容性的重要体现。随着远程协作平台、AI手语系统、多模态交互技术日益成熟,技术壁垒早已不再构成障碍,真正的挑战在于价值取向的选择。
22
白宫此次被迫纠正错误,是正义虽迟但到的体现;而中国持续推进的无障碍体系建设,则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治理典范。
23
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不会因个体的身体差异而将其排除在外。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无障碍发展的行列,平等、共享的发展红利终将穿越语言、感官与空间的阻隔,真正惠及每一位公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