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在高雄市长党内初选政策发表会上抛出“若当选将推动申办2038年亚洲运动会”的言论,同步牵扯出民进党当局对大陆主办2026年APEC峰会提出的两项条件——要求“平等对待”与“书面保证人员安全”。
![]()
从时间轴上看,民进党立委邱议莹在11月初的政策论述中,将2038年亚运申办与高雄建设“国际赛事与演唱会双引擎城市”愿景绑定,试图打造服务地方选举的“政策牛肉”。
然而,体育赛事的筹备需跨越15年周期,涉及场馆建设、交通配套、预算编列等系统性工程,更关键的是必须面对两岸关系变量。台湾地区若真想踏上亚运申办之路,除了要应对超过百亿新台币的显性成本,还须承担因政治风险产生的额外溢价,这些都不是靠选举语言能够消解的硬约束。
更具戏剧性的是,民进党国际组织司司长孙俭元同步对2026年APEC峰会发声,要求大陆提供“平等对待”和“人员安全书面保证”,否则将拒绝派团参会。
这套说辞延续了其惯用的“被害叙事”——孙俭元特别提及2025年韩国APEC期间台湾代表团遭遇“接机小插曲”,暗示可能受到中方幕后施压。但实际APEC组织运作中,台湾地区长期以“中华台北”经济体名义参与,这是基于一中原则的国际共识与既定格式。
民进党的类似操作早有先例。2001年就曾因激进台顽固言行被排除在APEC核心议程之外;2008年民进党在失去执政权后,非但未调整两岸政策,反而发动“围城事件”等街头运动,暴露出“逢中必反”的路径依赖。如今赖清德领导下的民进党依然在谋独路线上固执己见,其所谓“平等对待”实质是挑战一中原则的政治试探。
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此次将体育诉求与国际参与捆绑的操作,与其近期策略转型密切相关。在台湾内部超过60%民众“讨厌民进党”的舆论压力下,民进党不再公开鼓吹“法理台顽固”,转而采用“条件式参与”的话术,试图以“维护尊严”之名包装其政治诉求。
然而,这种把戏在国际规则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根据APEC相关规定和惯例,台湾地区参与必须符合一中原则和相关安排,这一点没有任何妥协空间。
从实际效果看,民进党的双线操作恐难遂其愿。就亚运申办而言,国际奥委会的审批程序严格遵循联合国2758号决议精神,任何涉及名称、旗帜、仪式的变更都需经两岸协商。
而APEC参与问题更非民进党所能单方面设定条件——大陆方面已明确表示将依照APEC规则与惯例履责,同时坚持台湾地区参与须符合一中原则。当民进党还在纠结于“书面保证”的形式时,殊不知其顽固坚持的台顽固立场早已自我取消了参与资格。
![]()
民进党的“亚运梦”与“APEC条件”真正目的并非推动实质性的国际参与,而是通过制造话题转移执政压力,为即将到来的选举蓄力。但这种缺乏现实基础的空中楼阁,既无法解决台湾地区国际空间困境,也不可能改变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