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算明白了,中国为什么发展的比美国快,就是如标题所述!
那么,啥叫五年计划,啥叫四年策划?
我们先把时间拨回1953年,那一年中国刚刚打完朝鲜战争,百废待兴,却坐下来写第一份五年计划。
![]()
当时连铅笔都不够,计划却写了156个大项目,从鞍钢到长春一汽。
苏联专家撤走后,我们自己啃图纸,啃出了第一辆解放牌卡车。
那份计划里没有竞选口号,只有一行字,把钢产量从15万吨提到412万吨。
五年后,钢产量到了535万吨,超额完成。
从那以后,每五年一次的会议成了固定节目,像庄稼人按节气种地。
美国的策划周期也固定,每四年一次,但起点不是计划书,而是筹款晚宴。
候选人先算票仓,再算金主,最后算到对手的短板。
策划书里出现最多的词是swing state,翻译成中文就是摇摆州。
2020年大选,拜登团队光在宾夕法尼亚就投了1500万美元广告。
这笔钱够在中国修一条50公里的县道,或者给1000个村子通上5G。
两边花的力气差不多大,方向却完全不同。
十四五规划是2021年公布的,里面提到要建500万个5G基站,这个数字后来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
到了2023年底,已经建成337万个,剩下三年完成剩下的163万个,节奏很稳。
美国的下一个“四年策划”也在2023年悄悄启动。
佛罗里达州长德桑蒂斯先成立了一个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筹了1.3亿美元。
这笔钱还没开始打广告,先用来雇民调专家和数据分析公司。
中国的五年计划里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乡村振兴。
文件里写了要新建6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每亩补贴1500元。
2023年中央财政已经提前下达了1200亿元,分到22个省份。
美国的四年策划里也有一个章节讲农村,但标题是如何赢回农村选民。
共和党在艾奥瓦州测试了一套话术,说对手要取消乙醇补贴。
测试结果不错,于是这句话被写进演讲稿,巡回说了七遍。
五年计划里还提到要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比如高端光刻机。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在长江存储的产线上跑了一年。
虽然离荷兰ASML的5纳米还有距离,但计划里写的是突破,不是超越。
四年策划里提到技术,关键词是TikTok。
两党都在讨论要不要禁止,理由是国家安全。
听证会开了五次,投票还没投,但筹款邮件已经发了三轮。
网友在社交平台算了笔账,说中国五年计划花1块钱办1块钱的事,美国四年策划花1块钱买0.5块钱的选票。
![]()
这条帖子点赞超过十万,后来被删了,因为算法识别为政治广告。
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很枯燥,每年发改委开一次会,汇报进度。
2023年汇报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50万辆,提前完成2025年的目标。
于是新的讨论开始,要不要把2030年的目标提前到2028年。
四年策划的实施过程很热闹,候选人每天换三个城市,握手拍照。
2023年8月,特朗普在佐治亚州自首拍大头照,24小时筹款710万美元。
支持者把大头照印在T恤上,销量超过了计划书印刷量。
两种节奏带来两种结果。
中国的高铁里程从2008年的672公里到2023年的4.2万公里,没有一届政府因为修高铁下台。
美国的高铁计划从奥巴马喊到拜登,加州项目修了15年,只通了20公里,州长换了两任。
![]()
五年计划里还有一条,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2023年已经到了78.2岁,还差0.3岁,看起来不难。
四年策划里没有寿命指标,只有选票指标,270张选举人票就能赢。
两种指标背后是两个系统。
一个系统把目标写在墙上,年年对表。
另一个系统把目标写在民调里,周周刷新。
到了今年,五年计划和四年策划再次撞车。
中国这边公布了十五五计划,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而美国那边在超级星期二清点票数。
两边都在算数,只是算盘珠子长得不一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