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航母时代降临,中国这次用两种方式,向世界亮明姿态

0
分享至

各位朋友,大家好。

前天(11月5日),中国第三艘,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在三亚市正式入列并授旗,中国领导人出席了该仪式。

昨天(11月6日),中国领导人还在三亚市听取了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启动的汇报。

这两件事表面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军事,一个是自贸港。但其实都折射了中国究竟会以何种形象立于世界舞台之上,稍后我会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

01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福建舰。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是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这与美国当前的技术形成了一种迭代式的反差,在中国军事发展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军队的历史。

记得十几年前,当时我们在电视台工作,有些节目还在认真讨论一个话题,即中国是否应该建造航空母舰。时间转眼间过去了五六年,这个话题已经显得陈旧,而那时人们已经在认真探讨中国需要几艘航空母舰。

从讨论是否建造航母到探讨需要几艘航母,这不仅是中国发展阶段的一个飞跃,也是我们个人和集体,在认知水平上经历的迭代和飞跃。

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航母。

然而,为什么在十几年前会提出这样一个讨论命题:中国人是否应该建造航空母舰?

原因有三:首先,保守心态的影响;其次,当时的航母军事基础并不成熟或者说成功;最后,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某些战略压力有关。

一些较为保守的观点认为,一个开放的、不对国际社会构成威胁的中国,如果想站在世界舞台上,就不应该有航母。加之航母的成本高昂,风险巨大,于是便产生了关于中国是否应建造航母的讨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命题在五六年后就被推翻了,从最初的“是否需要航母”转变为“应该拥有多少艘航母”。

由此我想到更早一些,大约在2013年,我主持的节目就提出了一个讨论,即中国应在全世界建立超过十个军事基地。

我们当时的讨论非常具有进攻性,坦率地讲,这个话题在今天依然存在争议。当然,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在全球具体有多少军事基地。但当时,中国已经准备在吉布提建立第一个补给式军事基地。

只是中方当时有些羞涩,不好意思也不愿意对外公开宣布。当然,我们也可能缺乏雄心壮志,没有大声喊出要建立一批军事基地。

所以,当时几乎只有我们的节目勇敢地提出,中国应当建立超过十个军事基地。为什么会这样呢?



并非我们具有强大的进攻性,而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对内外需求的深入认识,我们的进取心有所增强。

我再给大家讲另一个故事。

距今21年前的2004年,在我参与的电视评论节目中,我是最早一批提出中国应建立一支远水海军的学者或评论人士之一。

所谓的远水海军,也被称为蓝水海军,就是能够进行长途奔袭,尤其是以航母为主要载体,将海军的军事力量部署到全球。

在2004年,这一提议听起来无疑是极具进攻性的。

我当时提出了4个理由,为什么中国需要建远水海军?

第一,保家卫土的需要。

第二,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第三,建立一个真正的海洋国家。而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必须拥有远水海军,不能仅限于近水防御。

第四,2004年的时候,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全球。尽管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出海,但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能源的挑战。

进入20世纪初,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已十分明显。当时领导人频繁出访,寻求能源合作。然而,无论通过开采还是购买,石油都需要运回国内才能使用,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

但问题在于,如何安全地运回?波斯湾、马六甲海峡等都充满风险。因此,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护我们的海上石油管道。

以上这些观点,早在2004年就已提出,可以说很大胆。到了2013年,我们又提出中国要在全球建立十个以上的军事基地。

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一开始讨论的就不是中国是否需要建造航母的问题,而是中国需要建造多少支航母战斗群,才能满足其全球利益。

02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认为我是温和的。但其实在军事战略上,我一直是以世界一流强国的军事能力和潜力为基准进行战略评估,影响既涉及高层也深入民间。

而现在福建舰正式入列,再回过头看我当初的讨论,并非多余的废话。

国家的崛起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这与我们的体制、文化或其他方面无必然联系。只要是一个大国,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实力。



此外,大约在2010至2012年左右,我们也认真研究过中国的军事战略。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军事战略有过几次重要的调整。

最早的策略是诱敌深入,现在想来颇为有趣,就是将敌人引入我方内部,然后关门打狗,集中消灭。于是,这就有了我国的重工业内迁,所谓的大三线和小三线的政策。

这体现的其实是游击战思维,其隐含的假设是,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就如同邀请小偷进入家中客厅,再进行教训。

但如果家中富丽堂皇,你还会把小偷留在客厅吗?显然不会。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战略考虑。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军事战略转变为在国门之外防御敌人,也就是我们必须把敌人阻止在海岸线和国境之外。

只有这样,我们才敢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甚至在沿海地区建设核电站。如果不能在国门之外防御敌人,还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那改革开放是不可能进行的。

而现在,当我们进入强国时代,以上两种军事策略显然已经过时。

当今真正的强国,其特征是将战场置于本土之外,越远越好。

例如,美国除了遭受过“911”事件这样的非规战争袭击,没有一场战争是发生在其本土上的,它所有的战争都是远离本土的,且离得越远,本土就越安全,这才是真正的大国。

所以,无论是航母、远水海军还是建立军事基地,都是一个强国必须具备的。尽管我们尚不清楚中国具体建立了多少军事基地,但与美国相比,仍然相去甚远。

据我所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拥有近百个军事基地,而中国如果要建立10多个军事基地,从数量上看,这一点也不多。

因此,一个强国必须是进取性的,要通过强国的实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来塑造军事实力。

另一方面,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强国,必须对世界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放,这种开放性就像培养人才一样。

实际上,在我与诸多一流学者讨论的时候,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即真正一流的人才必须要具备既开放又谦卑的心态。

我观察到,许多95后和00后的心态并不开放,而一些60后、50后和40后的心态却异常开放,这表明开放与年龄无关,更多地与个人心智相关。

开放,是成为一流人才的必要条件,但一个人很难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比如取得成功时会飘,在遭遇失败时会非常沮丧等。因此,真正的一流人才,除了要开放之外,还要保持非常谦卑的态度才可。

一流人才如此,一流国家亦是如此。

除了福建舰入列,昨天(11月6日)中国领导人还在三亚听取了有关自贸港的情况,而在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即将实施封关政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等。

这些措施恰恰意味着,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军力,但依然向世界开放。由此,我们应当明白,拥有一流的实力并不意味着要关闭自己,不与世界接轨。

无论是个人、集体、国家,还是企业团体,能否做到既开放又谦卑,我想这大概是在2025年行将结束之际,迈过了人类21世纪的头四分之一时,我们可以一起深入思考的问题。

这问题思考得越深入、越透彻、越成熟,在未来本世纪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我们就能走得越稳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邱震海 incentive-icons
邱震海
30多年横跨亚欧两地媒体领域
670文章数 3644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