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剧,已成为当代人最“羞耻”的爱好之一。
知名作家莫言与知名导演贾樟柯,都曾坦言自己一度沉迷追短剧。
《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已突破634亿元,用户规模6.96亿,覆盖68.4%的网民;《2025-2029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超1500亿元;《2025海外短剧行业报告(上半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的总营收已突破10.88亿美元,预计全年营收将攀升至24.73亿美元。
![]()
△2020-2030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及预测(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看似“土掉渣”的短剧,早已完成了全球爆火的蜕变。伴随短剧热度的持续攀升,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内涵不断扩大,机遇与可能随之到来。
如此百亿市场!上亿用户!茶行业该如何把握?
全民级娱乐消费产品
短剧市场大有可为
NEWS
从40分钟-1小时的长剧集,到3-15分钟的短剧,再到3分钟以下的微短剧,视频娱乐的流行形态持续更迭。当前,平均1-2分钟一集,全剧1-2小时观看时长的微短剧,已成为大众的“电子榨菜”,成为新一代“互联网文化消费黑马”。
短剧的爆发绝非偶然。知名剧作家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写道,“娱乐即是沉湎于故事的仪式之中,一直到知识上和情感上都满足为止。”快节奏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激烈的剧情、时时踩在观众神经线上的爆点……短剧用浓缩的情节和情绪,放大了大众感受娱乐的过程。
精准适配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消费场景的短剧,正以惊人速度重构我们的娱乐生活。
短剧的火热,带动相关平台的爆发式发展。截至今年6月,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规模已攀升至2.12亿,不仅赶超优酷等长视频平台,更保持着179%的同比高增率。与此同时,如围观短剧、河马剧场等短剧APP和快手星芒短剧、听花岛、马厩制片厂等知名短剧厂牌亦持续发力,共同支撑起百亿级的市场体量。
![]()
△(图片来源:红果短剧)
《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披露,短剧的主力用户年龄段集中在18至30岁,占比达42.5%;40-59岁用户占比36.7%;60岁以上用户达15.8%且呈增长趋势,“银发剧场”现象凸显。全民化的用户结构特征,让短剧成为连接多元消费群体的天然桥梁。茶叶的核心消费场景在于社交和情感连接,短剧恰是一种能直触人心的内容载体,存在极大的拓展空间与可能。
事实上,此前茶行业其实也有进行一些自制短剧的开发探索,但多停留在品牌宣传片的剧情化改造,要么生硬植入产品信息、要么脱离消费场景空谈文化,关注度和热度普遍不高。
那么,如何才能将短剧的热度与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品牌价值,让流量真正落地呢?
茶业营销有了新方向
如何用短剧讲好中国茶故事?
NEWS
短剧营销,不是什么新鲜事。
凭借全民级的内容形态和高话题度、易于分享的特点,短剧早已成为品牌精准触达目标受众的利器。如美妆、白酒等行业都走在试水前沿。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白酒行业全年投入短剧制作资金超8亿元,每秒钟有超过1.2万条“白酒故事”在指尖流转。
当前的短剧营销,已有了清晰且成熟的布局模式。此背景下,茶行业若想借力短剧破局,需实现对内容、价值和触达形式等维度上的逻辑重构。
内容为王:
潜移默化传递品牌价值
内容为王,剧情是短剧吸引受众的核心支撑。
短剧营销的本质是内容营销,观众看短剧是来放松娱乐的,而不是感受被动的品牌说教。只有让品牌理念与剧情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价值的有效传递,因而如何将茶文化、茶非遗、品牌历程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便是问题焦点。
毛铺草本酒最近推出的短剧《我在90年代望父成龙》便做出良好示范,用一个“社畜穿越回90年代帮爸爸改命”的故事,精准戳中当代人的情感软肋。既具备逆袭的剧情爽点,又强化了毛铺草本酒的IP认知,“举杯万事轻”的概念传递也促成两代人在社交上的连接共鸣。九牧集团出品的《我在古代靠马桶名扬四海》也是类似的经营爽剧套路。
![]()
![]()
△(图片来源:毛铺草本酒(左);九牧厨卫(右))
这种思路同样适用于茶行业。茶可以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要素,或是人物情感交流的媒介,将茶文化、制茶工艺、品牌理念融入剧情,让观众在共鸣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品牌信息。此前,八马茶业信记号曾上线《普茶俏佳人》,将“信记号”制茶理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给新时代人群。今年多地文旅也加大对茶元素短剧的开发力度,如《茶香千金,顾总请接招》《边茶笑传》《茶骨红颜》……都曾引发一定的关注和探讨。
![]()
△(图片来源:爱奇艺APP截图)
情绪传导:
探索短剧直播带货新形式
短剧的核心魅力在于情绪调动,而直播带货的即时性则能将情绪转化为行动,这种“短剧+直播”的组合模式,开辟了一种新的场景运用可能。
10月底,现象级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联动薇诺娜、科大讯飞、自然堂、极萌四大品牌,首创性地把品牌直播间整个搬到短剧故事线里,开启一场“家族继承人试炼”。品牌好物变身为太奶奶帮助家族继承人反败为胜的关键“武器”,把品牌嵌进了爽剧基因里。此次直播,4个品牌直播峰值在线人数破10w+,均突破品牌历史记录,极萌的同时在线人数更是冲到29.3万。




△(图片来源:抖音APP)
这一短剧直播带货的成功探索,为茶品牌提供思路启迪。可联动热门短剧IP,把短剧剧情引入直播间,调动粉丝热情,让用户因认同角色而信任商品,因共鸣剧情而开展行动,从而实现从“看”到“买”的转换。
带货与生活:
从硬广植入到场景共生
近期,红果短剧开启带货功能内测。此前,其还通过整合红果与抖音中台,尝试打通艺人、编剧工作室产业链;快手星芒短剧则与京东11.11深度联动,推出7部独家冠名精品短剧,在“双11”期间实现对目标消费人群的轮番触达和高频渗透,形成从预热到购买转化的营销闭环。这些平台变化,都说明短剧正积极探索带货促销的形态可能。
平台已经备好,然而如果只是直接的硬广植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想要借助短剧流量深入用户心智,茶品牌需要跳出单一的带货场景,将产品融入生活化叙事。如设置闺蜜下午茶、商战交锋中的那杯茶、古风剧集中闲适的饮茶场景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往往比直白的广告更易引发共鸣。
![]()
△(图片来源:快手APP截图)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何长久留存住大众目光,才是破题关键。短剧能够流行,本质是“碎片化时代用户需求转变”与“技术赋能下的内容革命”的碰撞结果。当前,短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品牌营销布局阵地。对茶行业而言,这既是流量入口的拓展,更是文化表达方式的革新。
短剧营销,可以看作一种接轨时代潮流的谋局方式。
随着想象空间的进一步打开,需要茶业从业者们打破传统思维,以开放心态拥抱新的内容形式,用真诚的情感共鸣连接消费者,以轻量化、趣味化的方式实现茶文化的活态传播和茶品牌的影响力扩散,进而解锁茶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责编 / 石彤彤
编委 / 王妙容
![]()
![]()
张士康:用消费者视角设计茶产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