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上午,渭南市举行“十四五”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韩城专场活动。记者 王美娜 摄
陕西网讯(记者 王美娜)11月4日,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韩城市专场举行。韩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新强以“向新、求智、逐绿”为核心,介绍了韩城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显著成效。韩城市委常委、副市长雷进飞,韩城市财政局局长孙振勃,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宁波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是韩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韩城市紧扣“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聚力打造“五区”,抢抓“一县一策”政策机遇,以“三个年”活动和“八场硬仗”为抓手,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发布会上,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宁波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韩城作为“司马故里、文史之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请问,韩城在推进文旅融合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
宁波:“十四五”期间,韩城市深入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锚定“建设黄河文明与史记文化交相辉映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通过规划引领、项目驱动、服务提质、遗产活化等举措,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量质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
![]()
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五年来,韩城市以景区创建为抓手,夯实文旅发展根基。全市4A级旅游景区5个,司马迁祠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全面推进,构建起“核心景区引领、全域资源联动”的发展格局,古城史记文化街区荣获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旅游经济指标持续攀升,接待游客量年均增长8%,国内游客总花费突破64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韧性与潜力进一步提升。
![]()
公共文化服务全域覆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司马迁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建成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207个村(社区)文化阵地,形成“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荣获“陕西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二等奖。年均开展“欢乐送基层”“戏曲进乡村”“非遗五进”等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服务群众超50万人次,既让市民游客共享文化发展红利,又持续扩大了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先后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县”“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
历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聚焦黄河文明与史记文化保护传承,投入资金3938万元,实施党家村边坡加固、司马迁祠墓安防等22处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成功晋升国家二级馆。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线索156条,为文化研究与展示提供了新依据。在非遗保护方面,创建2个省级“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培育省级非遗工坊5家,市级非遗工坊16家,推动韩城行鼓、民间剪纸等非遗项目“活态传承”,获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特色示范县”。
![]()
业态深度融合创新突破。深化“文旅+”融合实践,推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等精品线路30余条,打造“拜史圣、探芮国、访古寨”三大研学品牌,年均接待研学团队700余批次、学生60余万人次,进一步带动韩城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成为热门研学游目的地。通过“史记韩城”系列全域旅游营销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城市IP影响力,韩城作为黄河文化重要节点城市的辨识度与美誉度显著提升。
![]()
展望“十五五”,韩城市将深化对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坚定不移走好“政府轻资产、市场重运营、品质靠内涵”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以司马迁祠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牵引,突出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持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水平,创新沉浸式体验业态,营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努力将韩城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充满发展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在渭南市建设文化强市,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打头阵、当标杆,为谱写渭南文旅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的“韩城力量”!
![]()
11月4日上午,渭南市举行“十四五”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韩城专场活动。记者 王美娜 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