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香山场大厦梦剧场里
展映影片《中华白海豚》
深深吸引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目光
![]()
白海豚每一次跃出海面的惊艳瞬间,它们眼神中的灵动、皮肤的纹理,甚至是呼吸时水珠的飞溅,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伶仃洋上颠簸的渔船,与白海豚“面对面”。而如此真实的沉浸感,也来自影片导演闫东及其团队历经6年的追踪。
为了让更多人看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美,他们一次又一次远航,以时光为笔,蘸着南海的浪与光不断打磨。在中国科学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下,他们的足迹远至美国、瑞典、英国、泰国,完成上百次海上拍摄,总航程超过3600海里。
![]()
这部电影的主角
是一头名叫“珠珠”的雌性中华白海豚
全片以“珠珠回家”为线索
通过拟人化的视角
细腻的叙事和生动的镜头语言
让人真切感受到
在白海豚成长和繁衍的历程中
它们其实也和人类一样
有着离家的彷徨
成长的烦恼
恋爱的甜蜜……

当“珠珠”驮着不幸夭折的幼崽“团团”
不离不弃地游了一天又一天
原创主题音乐的旋律响起
无声的哀伤诠释着母爱的厚重与执著
当“珠珠”最终回到家园
与同伴重逢
港珠澳大桥旁的这片海域
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

它又诞下了新的生命“洋洋”
阳光下
族群围成一圈呵护幼崽的画面
让这种生命的坚韧与温暖动人心弦
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中华白海豚
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易危”级别

目前仅存大约6000头
4500 多头栖息在中国
其中2000多头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
而这里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海域之一
“发展与保护”的辩证
一开始就是激发导演创作灵感的钥匙
也是影片想要进一步阐释的“时代命题”
![]()
“珠珠”的回家之路
离不开人类的倾情守护
这种守护并不只存在于“珠珠”的家乡珠江口
从广西钦州三娘湾建起三墩路
为临海大工业与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划出分界线
到广东阳江阳江核电站周边海域白海豚的回归
白海豚的命运
成了透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扇窗

从海而来
却不止于海洋
影片中“珠珠”不是简单的“动物主角”
而是可以看作白海豚族群
甚至这一物种的缩影

它的故事
是生命与文明的对话
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文化的温度
六千万年生命之歌与中华文化基因的共振
让中华白海豚化身文化使者
在中国东南沿海
渔民们亲切称它为“妈祖鱼”
视之为出海平安的守护者
如今它成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承办的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吉祥物
![]()
白海豚作为吉祥物
成为大湾区激情与活力共振
生态与发展共赢的象征
既是人类对这些海洋精灵的珍视和守护
更凝结着跨越时空的文化共识

正如影片所说
中华白海豚从海而来
却不止于海洋
中华白海豚的身影
已经融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人与自然
永远可以彼此守望
![]()
来源 | 人民日报 中国电视报
编辑 | 罗玉梅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