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达成协议后,俄总理迅速访华,希望中方在石油价格上帮个忙

0
分享至

俄罗斯眼看“入账”越来越少,派出二号人物到中国谈生意。

近日,就在中美贸易谈判获得重大进展,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协议后,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迅速抵达中国,开启为期两天的访问行程,对于其此行访华的目的,外界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天然气价格议价将是重要话题之一。



俄总理米舒斯京来华访问

俄罗斯外交部直属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谢尔盖·卢贾宁在一场公开论坛上透露,俄总理此行可能会探讨“采购折扣的新模式”。

这里提到的所谓“采购折扣”,其实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在西方制裁压力下的产物。俄罗斯为稳住出口,不得不进行“自我割肉”,以“友好国家优惠价”的方式,把石油、天然气卖给中国、印度等主要买家。这种价格差,被称为“俄罗斯折扣”。

这种折扣最初确实帮了莫斯科的大忙。它让俄罗斯在被西方封锁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出口通道。但三年过去,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了:油卖得多,可赚的钱却越来越少。

根据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成品油和煤炭日均出口额仅为5.46亿欧元,是自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尤其是成品油出口量环比下降9%,出口额下降13%,即使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增长29%,也难以弥补整体下滑的缺口。

同时,卢布汇率持续下跌,进口物价飙升,财政收入缩水,而俄罗斯经济的命脉——能源出口,又被低价折扣拖累,国家预算压力可想而知。



俄罗斯石油出口额跌至低点

在这种背景下,俄方口中的“采购折扣新模式”,其实就是俄方想重新定义对华能源价格。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向,比如折扣计算机制调整,过去,俄罗斯以国际油价减去固定比例来计算折扣,但未来可能希望把折扣与运输成本、结算货币波动等因素挂钩,这样在油价下跌时,俄方的利润不至于被进一步压缩。

另外,还有结算货币体系的调整。俄方可能希望扩大卢布或人民币在能源结算中的比例,以此减少美元波动对价格的影响。此外,还包括折扣模式的重新计算,俄方可能提出“长期供应+固定折扣”或“动态浮动折扣”的方案,既能稳定出口,又能在油价上升时自动获得更高收益。

说白了,俄罗斯总理此次访华要和中方谈的议题,表面上看是“交易机制优化”,但实际上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俄罗斯在卖给中国的石油上赚的更多。

俄罗斯希望涨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个想法怕是很难实现。当下的全球能源市场,早已不是2022年的“卖方市场”。



中国与沙特等国签订能源协议

中国的能源供应链高度多元化,除了俄罗斯,来自沙特、阿联酋、安哥拉的石油进口稳定增长,再加上中国新能源、氢能、核能等领域的崛起,俄油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更重要的是,随着人民币结算体系逐步成熟,中国在能源交易中的议价权已明显提升。

这些注定会让俄方在石油价格上涨的问题上“碰壁”。事实上,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历来是一场“耐心的马拉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最初提案到签约,前后谈了近十年。俄方希望以欧洲价格卖气,中方坚持市场价,最终达成的协议,基本以中方方案为主。

这次石油议价问题,大概率也会走相似路线。米舒斯京此行或许能为谈判铺路,但要想立刻敲定涨价协议,几乎不可能。更有可能的是,双方会在结算方式、长期供应结构、运输通道等方面先达成“框架性共识”,为后续价格调整留出空间。

从更高的战略层面看,中俄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共赢的战略合作。中方理解俄罗斯当下的困难,但合作必须建立在互利基础上,而不是情感让利。毕竟,对中国而言,能源安全是底线,价格公正是原则。

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纵然是关系再好的国家,也会出现一定的利益博弈和分歧,但这种分歧并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影响,可以预见,即便中俄未来在油气价格上还有磋商,但这不会动摇双方的合作方向——中俄能源合作仍将稳中有进,行稳致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石江月 incentive-icons
石江月
传递最新军情及防务评论
3486文章数 287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