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关于表彰2025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的决定》,黑龙江大学再添殊荣——法学院获“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数学科学学院王金良教授获“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此次表彰全省共评选师德先进集体66个、师德先进个人180人,学校斩获双项荣誉,充分展现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一直以来,黑龙江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不断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构建“选树、宣传、激励”示范引领机制,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共有1个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7个集体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称号,8人获“全省优秀教师”“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
学校号召广大教职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锤炼精湛业务能力,深耕教学科研一线;涵养高尚道德情操,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续力赋能,让师德之光点亮育人征程。
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
四十多年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筑牢法学教育的新高地。学院党委2022-2024年度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5年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教工党支部入选省级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养单位。
立师德,树新风,躬耕教坛铸师魂
学院坚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教职工政治素养与师德涵养,严守师德红线与学术底线,无师德违规、学术不端情形。先后涌现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法治年度人物”、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教师扎根育人,学生短视频《有此良师,何其有幸》获共青团中央转载,展现新时代法学教师风采。
兴教法、育英才,深耕课堂育栋梁
在良好师德师风的引领下,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形态。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教材4部、优秀教材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2项、省级思政项目10项,先后申获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程,学生在Moot Shanghai、“贸仲杯”中屡创佳绩,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推荐人选、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钻科研、勇创新,学术高峰筑精品
学院以学术攻坚为导向,打造国家级、省级平台18个,形成“平台支撑科研,科研反哺实践”良性循环。近十年成果显著增长: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含重大2项、重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30余部、教材5部,发表CSSCI论文400余篇(《法学研究》等国家级刊物80余篇),2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省部级奖项60余项。俄罗斯法研究成果突出,起草发布两部相关法治发展报告,国际期刊发文80余篇。
融家国,砺深耕,扎根热土创先锋
学院服务国家法治建设,民商法团队深度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修订,核心成员杨震教授获“全国法治年度人物”;省人大代表哈书菊、董惠江等参与地方立法,近5年智库成果丰富,为国家及省直有关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建议类智库报告近百份,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智库成果得到省级以上领导的签批肯定。以“普法五进”为依托,开展“双百”“民法典”宣讲,年均70余场讲座惠及5000余人次,接待咨询6000余次;“青春e时代”“龙江Young青年”普法项目获国家级、省级奖项7项,充分彰显社会责任,为法治龙江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王金良
![]()
王金良,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复杂系统理论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数学生物学领域发表SCI论文8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数学会优秀青年学者计划(A类)资助,并多次荣获黑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导师”等荣誉称号。
深耕课程思政与教学创新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作为《数学生物学》课程主讲教师,王金良将数学模型与生物现象深度融合,以“案例分析+项目导向”双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带领学生屡创佳绩。近五年指导的15名研究生均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他主持的教学成果获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二等奖及第七届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王金良主持“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省级推荐,并成功立项“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建设项目”和“黑龙江大学导学思政团队建设项目”。王金良注重将专业教学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探讨东北地区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扎根龙江、服务振兴的使命意识,不断强化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
融合科研育人与产业实践
搭建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王金良充分发挥数学与生态学交叉学科优势,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主动对接黑龙江省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拓展实习岗位,推动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创建了“三维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学习交流平台,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活动。坚持每周举办组会,建立“导师示范-学生汇报-集体研讨”的常态化培养机制,同时设立了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创新研究。目前,他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9人考入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人学成返校晋升副高级职称,3人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引领学科发展与团队建设
服务龙江科教兴国战略
作为学院科研副院长,王金良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生物数学研究领域开拓创新。他创新性地构建了“传帮带”科研梯队建设机制,每年定期组织资深教授开展“一对一”青年教师指导计划,重点提升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写作能力。在他的引领下,学院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长期坚守教学一线的他,以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攻克科研难题,点燃学术热情。他所培养的学生兼具扎实的实践能力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龙江科教事业和区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王金良以深厚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教育情怀和扎实的育人实践,诠释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黑龙江省师德建设中的先进典范。
![]()
![]()
图文来源 | 人事处(教师工作部)
排版 | 金松琦
责任编辑 | 王思聪 孙晟伟 金松琦
二审 | 张笑雷
三审 | 肖博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