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只有1万,同事是20万,老板让我续签3年,我拿出劳动仲裁书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阳,公司很看重你。"王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崭新的合同,推到桌子对面,"这是3年期的合同,待遇比之前好,签了吧。"

正月初八,年后复工第一天。办公室外走廊里传来同事们的说笑声,节后的气氛轻松愉快。

林阳坐在老板对面,神情平静,并没有去接那份合同。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慢慢抽出一个牛皮纸袋。

"王总,我也准备了份文件。"

"什么文件?拿来看看。"王建国笑着伸手。

林阳将牛皮纸袋放在桌上,轻轻推了过去。王建国拆开,抽出里面的文件,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红章,在白纸上格外刺眼。

合同从王建国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办公室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这份仲裁书里,究竟写了什么?



01

腊月二十八,下午三点。

星辉科技公司的年会在市中心的希尔顿酒店举行。大厅里灯光璀璨,舞台上的LED屏幕循环播放着公司这一年的业绩数据。200多名员工坐在圆桌前,桌上摆满了水果、点心和饮料。

"今年咱们公司业绩突破了3个亿!"王建国站在台上,举着酒杯,满面红光,"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王某人向来不亏待兄弟们,年终奖,今天全部发放!"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林阳坐在角落的位置,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王建国。三年前,也是这样的场景,王建国拉着他的手说:"小林,跟着我干,不会让你吃亏。"

那时候林阳刚从深圳的一家上市公司跳槽回老家,王建国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底薪2万,项目提成5%,年底还有股权激励。

"年轻人嘛,要看长远。"王建国拍着他的肩膀,"我们一起把公司做大,以后你就是元老级人物。"

林阳记得很清楚,当时签合同的时候,他提出要把项目提成写进合同。王建国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写那么清楚干什么?你放心,该给的一分不会少。"

三年过去了。

"下面,请人事经理张萍上台,给大家发年终奖!"

掌声再次响起。张萍拿着一沓红包走上台,旁边跟着两名财务人员,推着一辆小推车,上面堆着厚厚的红包。

"张晓丽!"

"到!"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员工跑上台。

张萍打开一个大红包,抽出一沓钞票:"20万!祝张晓丽新年快乐!"

"谢谢王总!谢谢公司!"张晓丽接过钱,脸上笑开了花。

台下爆发出羡慕的声音。

"李建华!"

"到!"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大步走上台。

"25万!李哥今年辛苦了!"

"谢谢王总!"李建华举起钱,台下一片欢呼。

"赵明!"

"来了来了!"一个年轻人连蹦带跳地冲上台。

"18万!小赵今年表现不错!"

"哈哈哈,谢谢王总!我明年继续努力!"

红包一个接一个发出去。20万、15万、22万、18万......每个人上台领完钱,都会对着王建国深深鞠一躬,感谢的话说个不停。

林阳端着茶杯,看着这一切,表情始终平静。

坐在旁边的赵明拿到18万,回来后兴奋得脸都红了:"林哥,今年终于翻身了!去年才8万,今年直接翻倍!"

"挺好。"林阳笑着点点头。

赵明是林阳带出来的徒弟,去年才入职,今年跟着林阳做了两个小项目。

"林哥,你今年肯定比我多!你负责的那个万达项目,听说赚了好几百万呢!"赵明压低声音,眼睛里满是期待。

林阳没说话,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林阳!"

张萍的声音从音像里传出来。

周围的同事都看向林阳,眼神里带着好奇。林阳是公司的技术总监,负责公司最核心的几个项目,去年一年至少给公司带来了1500万的纯利润。

林阳站起身,走向舞台。

台下突然安静了一些,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林阳能拿多少。

张萍从推车上拿起一个红包,比刚才那些明显薄了很多。她打开红包,抽出里面的钞票,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1万。"

她的声音很小,但通过麦克风,还是清清楚楚地传遍了整个大厅。

台下先是安静,随后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

林阳接过那一沓薄薄的百元钞票,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谢谢。"

他转身下台,步伐稳健,表情依然平静。

回到座位上,赵明瞪大了眼睛:"林哥,这......这怎么......"

"没事,正常。"林阳把钱收进口袋,端起茶杯,"喝茶。"

周围的同事们交头接耳,声音越来越大。

"1万?林总监才1万?"

"不会吧,他负责的项目不是赚了很多钱吗?"

"你懂什么,技术人员本来就是拿死工资的。"

"可是张晓丽才做了个小客户就20万啊......"

"嘘,小声点,别让林总监听见。"

林阳充耳不闻,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他看着台上王建国满面春风的样子,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年会继续进行,抽奖、表演、聚餐。林阳全程没有说话,只是时不时笑笑,和同事们碰杯。

晚上九点,年会散场。

走出酒店大门,冬夜的冷风扑面而来。赵明追上林阳:"林哥,要不要一起去喝两杯?"

"不了,回家吧。"林阳拉紧了羽绒服的拉链,"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

"林哥......"赵明欲言又止。

"回去吧。"林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向停车场。

车里,林阳没有马上发动引擎。他从口袋里拿出那一沓钞票,一张一张数了一遍。

整整100张百元钞票。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林阳把钱放回口袋,启动了车子。路灯的光影在车窗上闪过,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笑笑不语。



02

三年前,初春。

那时候林阳还在深圳的一家上市科技公司工作,做系统架构师,年薪50万。工作稳定,前景不错,但每天加班到深夜,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老家。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林阳动了回老家发展的念头。

正好那段时间,老同学孙磊给他打电话:"林阳,有个机会,你考虑一下。"

孙磊在星辉科技做销售总监,和老板王建国关系很近。

"我们王总想扩大技术部门,正缺一个技术负责人。我跟他提了你,他很感兴趣。"孙磊在电话里说,"待遇肯定比不上深圳那边,但咱家乡的消费低,而且王总人很大方,跟着他干,不会吃亏的。"

林阳考虑了一个星期,决定回去见见。

四月初,林阳飞回老家,在市中心的茶楼见到了王建国。

王建国四十多岁,穿着笔挺的西装,留着三七分的发型,看起来精明干练。他一见林阳就热情地握手:"小林,久仰大名!孙磊经常提起你,说你是技术天才。"

"王总客气了。"

"别叫王总,叫我建国哥。"王建国拉着林阳坐下,亲自给他倒茶,"小林,我直说了,我们公司现在正是发展期,技术这块是短板。我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把技术团队带起来。"

"具体是什么方向?"林阳问。

"企业级软件开发,主要做智慧园区、智慧政务这些。"王建国掏出一支雪茄,点上,"现在政府和大企业都在搞数字化转型,市场很大。我手里有资源,有客户,就差技术。你来了,咱们就是天作之合。"

林阳点点头:"待遇方面......"

"底薪2万,这个是基础。"王建国弹了弹雪茄,"项目提成5%,这个是大头。咱们去年做了三个项目,每个项目纯利润都在500万以上。你算算,5%是多少?"

林阳心里算了一下,如果一年做三个这样的项目,光提成就是75万。加上底薪,收入和深圳差不多,但生活成本低得多。

"另外,年底还有股权激励。"王建国压低声音,"公司明年准备上新三板,到时候你就是元老级股东。小林,钱是赚不完的,但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林阳动心了。

"合同的话......"

"合同好说,标准的劳动合同,咱们都是文化人,不玩虚的。"王建国笑着说,"不过有些东西,写进合同反而不好。你懂的,财务、税务这些,太明确了容易出问题。但你放心,该给的一分不会少。我王建国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二十年,最重要的就是信誉。"

林阳看着王建国真诚的眼神,最终点了头。

五月初,林阳正式入职星辉科技,担任技术总监。

入职第一天,王建国请全公司吃饭,在饭桌上当着所有人的面介绍林阳:"这是咱们的技术总监林阳,深圳回来的,技术一流。以后公司的项目,都要靠林总监了。大家要好好配合!"

所有人举杯,气氛热烈。

林阳很快投入工作。他发现公司的技术底子很薄弱,之前都是外包,质量参差不齐,售后问题一大堆。

他用了一个月时间,重新搭建了技术架构,组建了一支十几个人的技术团队。从代码规范到项目管理,全部按照大厂的标准来。

六月,第一个项目来了。

是本地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智慧园区项目,合同金额800万。王建国拿下这个单子后,直接交给林阳负责。

"林总监,这个项目就看你的了。"王建国拍着林阳的肩膀,"做好了,年底的提成少不了你的。"

林阳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干了两个月,按时交付,客户非常满意。项目成本350万,纯利润450万。

按照5%的提成,林阳应该拿22.5万。

但到了年底结算,王建国把林阳叫到办公室:"小林,今年辛苦了。这是你的年终奖,10万。"

林阳接过红包,有些疑惑:"王总,之前说的提成......"

"提成啊,这个要等项目回款完成才能算。"王建国点上一支烟,"你也知道,做项目都有账期,客户的钱没全部到位,咱们就不好结算。不过你放心,明年一定给你补上。"

林阳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头。

第二年,林阳又做了三个大项目。

万达广场的智慧商业项目,合同额1200万,纯利润600万。

市政府的智慧政务平台,合同额1500万,纯利润700万。

还有一个智慧医疗项目,合同额900万,纯利润400万。

三个项目,总利润1700万。按照5%的提成,林阳应该拿85万。

年底,王建国给了他15万年终奖。

"小林,今年公司扩张,花钱的地方多。"王建国解释说,"提成的事,咱们明年一起算。你也看到了,公司发展这么快,全靠你的技术支持。等公司上市了,你的股权一兑现,这些提成都是小钱。"

林阳又忍了下来。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

林阳主导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省级智慧园区平台,合同额3000万。

这个项目林阳整整做了八个月,团队从早上九点干到晚上十一点,没有一天休息。林阳自己更是住在了公司,两个月没回过家。

项目在十月份验收,客户给了满分评价。成本1500万,纯利润1500万。

就是这个项目,给公司带来的净利润,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

十一月,林阳在办公室整理项目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听到隔壁财务室的对话。

"今年林总监的项目提成怎么算?"是财务主管小刘的声音。

"王总说了,给1万。"另一个声音,是财务经理陈姐。

"1万?不会吧,那个项目赚了1500万啊!"小刘的声音提高了。

"嘘,小声点。"陈姐说,"王总说林总监是技术人员,得拿得住。而且他年纪轻,不差这点钱。"

"那这笔钱......"

"分给其他人。张晓丽20万,李建华25万,还有孙磊,王总准备给他50万。"

"孙磊?他今年不是就做了两个小单子吗?"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王总怎么安排就怎么来。"

林阳站在门外,手里拿着文件,一动不动。

走廊里的声控灯灭了,他站在黑暗中,脸上看不清表情。

很久之后,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打开电脑。

他调出了这三年所有的项目资料,包括合同、验收报告、成本核算、利润明细。他打开邮箱,把和王建国所有关于提成、奖金的邮件全部下载保存。

他还找出了当初入职时,王建国发给他的微信聊天记录:"小林,项目提成5%,这是写进合同的标准,你放心。"

只是合同上,并没有写。

林阳整理了整整一夜。天亮的时候,他的U盘里存满了证据。

他关上电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窗外,冬日的阳光照进来,落在他疲惫的脸上。



03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

林阳开车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

妻子苏晴在厨房做饭,五岁的女儿林小雨跑过来抱住他的腿:"爸爸,你终于回来了!"

"想爸爸了吗?"林阳蹲下身,抱起女儿。

"想!"林小雨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去洗手,准备吃饭。"苏晴从厨房探出头,"今年年终奖发了吗?"

"发了。"林阳放下女儿,从包里拿出那一沓钞票,放在茶几上。

苏晴擦着手走过来,拿起钱数了数,脸色变了:"怎么只有1万?"

"就这么多。"

"你不是说今年项目做得好吗?不是说那个项目赚了一千多万吗?"苏晴的声音提高了,"别人都是二十万、三十万的,你怎么才1万?"

"公司的安排。"林阳脱下外套,"我去洗个澡。"

"林阳!"苏晴拉住他,"你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得罪王总了?还是你工作出了什么问题?"

"没有。"林阳看着妻子,"都挺好的。"

"那为什么别人拿那么多,你就拿1万?"苏晴眼眶红了,"你知道我跟那些同事的老婆在一起,她们晒朋友圈,晒银行卡,我脸往哪儿放?"

林阳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我会处理。"

"怎么处理?你能怎么处理?"苏晴把钱摔在茶几上,"我看你就是太老实了,人家欺负你欺负到头上了!"

林小雨被吓哭了,站在旁边抹眼泪。

林阳抱起女儿,轻声哄着:"小雨不哭,爸爸妈妈没吵架,就是说说话。"

苏晴转身回了厨房,碗筷碰撞的声音很响。

除夕夜,一家三口在沉默中吃完了年夜饭。

大年初一,亲戚们来拜年。

"林阳今年年终奖拿了多少啊?"大姨问。

"还行。"林阳笑着说。

"听说你们公司效益不错,应该不少吧?"

"还行。"

大姨转向苏晴:"小晴,你老公有出息,你可有福气了。"

苏晴扯出一个笑容,没说话。

初二,回娘家。

苏晴的母亲悄悄把她拉到一边:"听说你们公司那个张晓丽拿了20万年终奖?她妈到处说,你们家林阳拿了多少?"

"妈,别问了。"苏晴低着头。

"怎么了?"母亲察觉到不对,"不会很少吧?"

苏晴眼泪掉了下来:"1万。"

"什么?1万?"母亲提高了声音,"这怎么可能?林阳不是技术总监吗?不是做了很大的项目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苏晴擦着眼泪,"他什么都不说,就说是公司的安排。"

母亲叹了口气:"这孩子,太老实了。"

初三晚上,林阳和苏晴躺在床上。

"你打算怎么办?"苏晴问。

"我有办法。"林阳盯着天花板,"你相信我。"

"什么办法?"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苏晴看着丈夫的侧脸,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初四早上,林阳开车去了市区。

他把车停在一栋写字楼下面,上了八楼,推开一扇门。

门上挂着铜牌:诚信律师事务所。

接待他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律师,姓周,叫周建业,是这家律所的合伙人。

"您好,请坐。"周建业给林阳倒了杯茶,"您需要咨询什么问题?"

"劳动纠纷。"林阳放下手里的公文包,"我想申请劳动仲裁。"

"说说具体情况。"

林阳把这三年的经历详细讲了一遍,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是所有的证据,包括项目合同、验收报告、成本核算、邮件往来、微信聊天记录、考勤记录。"

周建业接过U盘,插进电脑,仔细查看了半个多小时。

"证据很充分。"周建业靠在椅背上,"根据你提供的材料,你有三个诉求可以主张:第一,追讨三年的项目提成,根据邮件和聊天记录,对方承诺了5%的提成比例;第二,追讨加班费,你提供的考勤记录显示,三年来你有大量的周末和节假日加班,但公司从未支付过加班工资;第三,如果公司拒绝续签合同或者单方面降低待遇,你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能算出大概金额吗?"林阳问。

周建业拿起计算器,按了一会儿:"项目提成,三年总利润2600万,5%就是130万。但年终奖已经发了26万,扣除这部分,还差104万。加班费,按照你的月薪和加班时长计算,大约18万。经济补偿金,按照你的工作年限和月薪,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合同,大约是9万。总计131万。"

林阳握紧了拳头。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周建业说,"实际仲裁中,可能会有一些折扣。但根据我的经验,你的证据这么充分,拿到80万以上问题不大。"

"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仲裁的法定期限是45天,但可以延长15天。加上准备材料的时间,大概两到三个月。"

林阳点点头:"那就现在开始准备吧。"

接下来的几天,林阳和周建业反复沟通,完善仲裁申请书。

他们把三年来的所有证据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光是打印的材料就装满了两个文件盒。

初八那天,周建业陪着林阳去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窗口的工作人员接过材料,仔细审核了一遍:"证据很齐全,符合立案条件。"

她在受理单上盖了章,递给林阳:"仲裁庭会在十五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

林阳接过受理单,看着上面的红章,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走出仲裁委的大门,阳光刺眼。

"接下来就等通知吧。"周建业拍了拍林阳的肩膀,"不要有心理负担,这是你应得的。"

"谢谢周律师。"

"对了,"周建业提醒道,"公司那边肯定会收到开庭通知,到时候王总可能会找你谈。不管他说什么,不要撤诉,也不要私下签任何协议。"

"我明白。"

林阳开车回家的路上,手机响了。

是孙磊打来的。

"林阳,初八上班啊,我还以为你要休到十五呢。"

"提前回来处理点事。"

"行,那晚上一起吃个饭?好久没聚了。"

"改天吧,今天有事。"

挂了电话,林阳看着前方的路,眼神坚定。

回到家,苏晴正在收拾房间。

"去哪儿了?"她问。

"处理点事。"林阳把公文包放在沙发上,"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你别乱来。"苏晴有些担心,"那毕竟是你的工作,闹大了对你也不好。"

"我知道分寸。"林阳握住妻子的手,"相信我,我会把属于我们的东西拿回来。"

苏晴看着丈夫的眼睛,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了这样的坚定。

初八那天下午,林阳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公司上班。

临出门前,他从抽屉里拿出那份劳动仲裁受理通知书,装进公文包。

"我走了。"

"早点回来。"

林阳开车到公司楼下,已经是下午两点。

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同事们都已经回来上班了。

他走进电梯,按下六楼的按钮。

电梯门打开,走廊里传来说笑声。办公区域里,同事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春节的见闻。

"林总监回来了!"有人打招呼。

"回来了。"林阳笑着点头。

赵明跑过来:"林哥,年过得怎么样?"

"挺好。"

"那个......林哥,年终奖的事......"赵明小声说,"我觉得不太公平,要不要我帮你去问问王总?"

"不用。"林阳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心里有数。"

林阳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

他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工作邮件。

半小时后,前台打来内线电话:"林总监,王总请您去他办公室。"

"好的。"

林阳拿起公文包,走向老板办公室。

走廊的尽头,王建国办公室的门半开着,里面传来他爽朗的笑声。

林阳在门口停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进来。"

"林阳,公司很看重你。"王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崭新的合同,推到桌子对面,"这是3年期的合同,待遇比之前好,基本工资涨到2.5万,年终奖也会按照新的标准发。签了吧,咱们继续合作。"

办公室里开着暖气,很暖和。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阳坐在老板对面,没有去接那份合同。

他看着王建国自信的笑容,慢慢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

"王总,我也准备了份文件。"

"什么文件?"王建国笑着伸手,"是项目方案吗?拿来看看。"

林阳把牛皮纸袋放在桌上,轻轻推了过去。

王建国拆开纸袋,抽出里面的文件。他的笑容慢慢僵在脸上,眉头皱了起来。

文件的抬头几个大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