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女儿下派到镇政府锻炼,镇长故意使绊子,两月后县长微服私访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主任,这个月的办公经费申请还在走流程,您再等等。”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强笑眯眯地说完,转身就走了。

林晓薇看着桌上那堆等着复印的材料,深吸一口气。这已经是她第三次申请经费了,每次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复。来青山镇整整一个月,她连一次正式的下乡机会都没有。

“小林啊,别怪王主任,镇里的规矩就是这样。”刘科长路过她的办公桌,压低声音说,“赵镇长这个人,你得慢慢摸清他的脾气。”

林晓薇抬起头,正好看见走廊尽头的镇长办公室门半掩着,里面传来赵建国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听在她耳朵里,分外刺耳。

当天晚上,林晓薇给父亲打电话:“爸,我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镇长处处防着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国栋的声音传来:“晓薇,既然选择下来,就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两个月后,我会去看看。”

林晓薇不知道,这句话里藏着一个她想不到的计划。



01

2013年3月,春寒料峭。

林晓薇拖着行李箱站在青山镇政府门口,看着这栋三层的白色小楼,心里五味杂陈。一周前,她还在县委办舒适的办公室里工作,现在却要在这个距离县城六十公里的偏远乡镇待上两年。

“林主任来了!”门卫老李热情地迎上来,“赵镇长特地交代,让我好好安排您。”

赵建国四十五岁,微胖的身材,脸上总挂着笑容。他亲自把林晓薇送到镇政府招待所,一路上说个不停:“小林啊,你是县长的女儿,我们可不敢怠慢。这间房是我们这里最好的,独立卫生间,热水器都给你装好了。”

“赵镇长,您别这么说。”林晓薇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来学习的,您别搞特殊。”

“那哪能呢!”赵建国摆摆手,“明天你先休息一天,后天来办公室报到。对了,你父亲身体还好吧?”

这话问得客气,但林晓薇听出了里面的试探。她淡淡地说:“我爸挺好的,他让我在基层好好锻炼,不用惦记他。”

“那就好,那就好。”赵建国笑着离开了。

等房门关上,林晓薇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坐在床沿上,看着这间简陋但干净的房间,想起临行前父亲说的话。

“晓薇,你从小在县城长大,不知道基层的苦。这次下去,好好看看,好好学学。记住,遇到困难别找我,自己想办法。”林国栋说这话时,表情严肃。

林晓薇当时还不服气:“爸,我知道您是为了避嫌,但我真的能行。”

现在想来,父亲那眼神里分明藏着某种担忧。

第二天上午,林晓薇就按捺不住,提前去了镇政府。办公楼里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人。她找到自己的办公桌,发现上面堆着厚厚一摞文件。

“这些都是要整理的档案。”王强端着茶杯走过来,“小林,你先从这些做起吧。这些是2008年到2010年的扶贫档案,县里说要重新归档。”

林晓薇翻开一本,灰尘扑面而来。她忍住咳嗽,问:“王主任,我什么时候能下村走访?”

“这个嘛...”王强为难地说,“得等赵镇长安排。你也知道,镇里的工作都有分工,不能乱来。”



接下来的一周,林晓薇每天对着那些发黄的档案,整理、分类、编号。办公室里其他人来来去去,开会、下乡、接待,就是没人叫她。

“小林,复印一下这份材料。”

“小林,帮忙接个电话。”

“小林,给领导倒杯茶。”

她成了办公室的打杂小妹。

周五下午,镇里开党委会,讨论下个月的重点工作。林晓薇看到通知栏上写着会议时间,特地提前到了会议室。

“小林,你来干什么?”赵建国看见她,皱了皱眉。

“赵镇长,我想旁听学习一下。”林晓薇说。

“这是党委会,有规定的参会人员。”赵建国的语气不容商量,“你先回去吧,会议内容我让王主任转达给你。”

林晓薇脸上发烫,在众人的注视下退了出去。走廊里,她听见会议室传来低低的笑声,不知道是不是在笑她。

当天晚上,她一个人在招待所的小房间里,泡了一碗方便面。窗外春雨淅沥,她看着手机屏幕,想给父亲打电话,又觉得这么快就认输太丢人。

既然等不来机会,林晓薇决定自己创造机会。

第二周一早,她骑着从老李那里借来的自行车,沿着镇里的水泥路往村里骑。青山镇下辖十二个村,她决定一个个走访。

第一站是离镇上最近的东河村。村支书王大山是个五十多岁的黑瘦汉子,听说县里来了干部,又是县长的女儿,脸上立刻堆满笑容。

“哎呀,林主任大驾光临,我们村可是蓬荜生辉啊!”

“王书记客气了。”林晓薇掏出笔记本,“我就是来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大家可以说说。”

“困难?”王大山看了看林晓薇,又看了看跟来的几个村民,“那可多了。最大的问题是吃水。我们村的饮水工程三年前就立项了,到现在还没动工。”

02

一个老大娘接过话:“是啊,我们这里的水都是苦的,烧开了还有白渣子。镇里说要解决,可年年说,年年没动静。”

林晓薇认真记录着,问:“为什么一直没动工?”

“还不是钱的问题。”王大山叹气,“县里说要拨款,可钱一直没下来。我们去镇里问,镇里说在等。”

林晓薇心里一动:“这个事我了解一下,尽量帮你们催催。”

回到镇上,她直接去找赵建国。镇长办公室里,赵建国正在接电话,看见她进来,脸色变了变。

“赵镇长,我想了解一下东河村饮水工程的情况。”林晓薇开门见山。

赵建国放下电话,皱着眉说:“你去东河村了?谁让你去的?”

“我想了解基层情况,自己去的。”

“小林啊...”赵建国的语气软了些,但话里带刺,“你刚来,很多事情不了解。东河村的饮水工程不是我们不想搞,是县里的钱没到位。你要真想帮忙,回去跟你父亲说说,让县里把钱拨下来。”

林晓薇被噎住了。她知道父亲最反感的就是这种公私不分的行为,但赵建国这话说得她无法反驳。

“我会通过正常渠道向县里反映。”她只能这样说。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晓薇白天骑车下村,晚上整理笔记。她走遍了十二个村,记了满满两本工作日记。她发现:

东河村缺水,柳树村缺路,杨家坳村的小学校舍破旧,张家湾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停滞不前...

每一个问题都很具体,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而这些问题,镇里心知肚明,却无力解决。

林晓薇开始明白基层的难处。

但她不想放弃。她联系了大学时的同学,帮五保户老王家申请到了一笔慈善救助金;她给在省城工作的朋友打电话,为留守儿童联系到了一批图书;她在网上发帖,帮果农张大伯联系到了水果销路。

这些事都不大,但村民们记住了这个骑着旧自行车、穿着朴素、说话和气的县城姑娘。

“林主任真是个好干部!”

“人家县长的女儿都没架子,我们有啥可抱怨的。”

这些话传到镇政府,也传到了赵建国耳朵里。

转机来得出人意料。



四月底,县里下发通知,要在全县选三个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每个村给三十万元的专项资金。青山镇分到了一个名额。

镇党委会上,赵建国说:“这个名额很宝贵,我们要慎重选择。我的意见是柳树村,那里靠近镇上,交通方便,容易出效果。”

“我同意。”副镇长老张第一个表态。

其他班子成员也纷纷点头。

林晓薇举起了手:“赵镇长,我有不同意见。”

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

“你说。”赵建国看着她,眼神复杂。

“柳树村条件确实不错,但正因为条件好,其实不太需要这笔资金。”林晓薇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我建议选东河村。这个村基础设施最差,村民最需要改善生活条件。而且东河村有山有水,如果好好规划,发展潜力更大。”

她说得有理有据,甚至拿出了自己画的规划草图。

赵建国看着那份材料,脸色阴沉下来:“小林,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但你了解实际情况吗?东河村地处偏远,施工难度大,三十万根本不够。柳树村交通便利,村支书能力强,容易出成绩。这种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干成,而不是谁最需要。”

“可是...”林晓薇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能。”赵建国打断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工作不是凭热情就行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柳树村。”

会后,刘科长追上林晓薇:“小林啊,你这样当面顶撞领导,不合适啊。”

“我只是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林晓薇有些委屈。

“你知道柳树村的村支书是谁吗?”刘科长压低声音,“是赵镇长妻弟李明。你这是打他的脸啊。”

林晓薇愣住了。

当天晚上,她辗转反侧。她想不通,为什么做正确的事这么难?为什么说真话会得罪人?

03

第二天,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直接把东河村的材料报给了县发展办。

这件事很快传回了镇里。

“林晓薇!你什么意思?”赵建国把她叫到办公室,这次连伪装都不要了,“不请示、不汇报,擅自向县里报送材料,你眼里还有组织纪律吗?”

“我只是按照通知要求,提供一个备选方案。”林晓薇也豁出去了,“如果县里认为柳树村更合适,自然会选柳树村。”

“你...你真是...”赵建国气得说不出话来。

最终,县里综合评估后,还是选了柳树村。但这件事在镇里炸开了锅。

“县长的女儿就是不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人家是为老百姓考虑,咱们就是嫉妒。”

“这下好了,彻底得罪赵镇长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晓薇的处境更加艰难。她申请的每一项工作都被驳回,她提的每一个建议都被否决。镇里开会不叫她,下乡不带她,她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但她倔强地坚持着。每天骑着自行车下村,帮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小事。村民们越来越喜欢她,镇里的干部却越来越疏远她。

五月中旬,事情出现了转机。

赵建国突然把她叫到办公室,态度缓和了很多:“小林,东河村的饮水工程批下来了,县里拨了二十万专项资金。你不是一直关心这个事吗?这个项目就交给你负责。”

林晓薇简直不敢相信:“真的?”

“真的。”赵建国点点头,“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个项目你要自己负责到底,遇到困难别来找我。能不能干成,就看你的本事了。”

林晓薇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谢谢赵镇长!我一定好好干!”

她没看到,赵建国眼中闪过的那丝复杂神色。

东河村沸腾了。

“终于要通水了!”

“三年了,三年了,总算等到了!”

林晓薇连夜和村支书王大山商量施工方案,联系施工队,规划管道路线。她白天泡在工地上,晚上回招待所继续完善细节。

工程开工第三天,问题来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光头男人带着七八个人,堵在了施工现场。

“这块地是我家的,要施工必须给补偿!”光头叉着腰,一副无赖相。

王大山气得脸通红:“刘彪,你别太过分!这块地早就征用了,补偿款也给了你爸。你现在又来要钱,这是讹诈!”

“我爸拿的是我爸的,我的呢?”刘彪吊儿郎当地说,“这地我也有份,不给钱就别想施工。”

林晓薇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刘彪是吧?我是镇政府的林晓薇,负责这个项目。咱们坐下来好好谈谈,行吗?”



“哟,县长的千金大小姐啊!”刘彪上下打量着她,语气轻佻,“跟我谈?行啊,先拿十万块来。”

“这不可能!”林晓薇板着脸,“国家的钱不是这么用的。”

“那就别施工。”刘彪一挥手,那七八个人立刻把挖掘机围了起来。

工地停工了。

林晓薇回到镇上找赵建国:“赵镇长,工地出现了阻工的情况,您能不能出面协调一下?”

赵建国头也不抬:“我说过,这是你的项目,你自己解决。”

“可是那个刘彪...”

“刘彪怎么了?村里的事,村里解决。你不是能力强吗?不是什么都能摆平吗?这点小事都搞不定,还说什么为民办事?”

林晓薇咬着嘴唇走出了办公室。

她去找了派出所,所长老陈为难地说:“小林啊,刘彪这人我们管过好几次,批评教育都没用。他又没动手打人,我们也不能一直派人守在工地啊。”

她又去做刘彪的工作,软硬兼施都不管用。那家伙就是铁了心要钱。

04

工程停了半个月,村民们从期待到失望,从失望到抱怨。

“还说是县长的女儿呢,看来也不行。”

“算了算了,这水咱们注定喝不上。”

林晓薇每天愁得睡不着觉。她翻来覆去想办法,查政策,找关系,都没用。她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

六月初的一天晚上,她终于忍不住给父亲打电话。

“爸,我遇到麻烦了。”她哽咽着说了工地的事。

林国栋沉默了很久,问:“你想怎么办?”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了...”

“那你想过放弃吗?”

“不!”林晓薇几乎是喊出来的,“这是村民们盼了三年的事,我不能放弃!”

“那就继续想办法。”林国栋说,“晓薇,你还记得我为什么让你下去吗?就是要让你明白,基层工作不是喊口号,不是写报告,而是要一件件实实在在把事情办成。困难总会有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可我真的想不出办法了...”

“再想。”林国栋说,“对了,过两天我去青山镇看看,不过不是以县长身份去,就是随便走走。”

林晓薇没想太多,挂了电话继续发愁。

第二天,她又去了工地。刘彪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手下那帮人在工地上打牌、抽烟,把工地当成了自家客厅。

林晓薇看着被迫停工的挖掘机,看着管道散落在地上生锈,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王大山在旁边叹气:“林主任,要不算了吧。这个刘彪,镇里都拿他没办法。听说他跟镇上某位领导沾亲带故,谁也不敢真动他。”

“谁?”林晓薇抓住这个信息。

王大山摇头:“我也是听说,具体的不清楚。”

当天晚上,林晓薇失眠了。她躺在床上,脑子里乱成一团。这两个月的委屈、挫折、无助,全都涌了上来。

窗外夏夜闷热,蝉鸣聒噪。她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看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突然想哭。

来青山镇两个月,她像个堂吉诃德,拿着长矛冲向风车,最后发现风车是铁做的,她的长矛是纸糊的。

第二天是周六,林晓薇决定再去一次工地。也许和刘彪再谈谈,能找到突破口。

她骑着自行车到了东河村,远远就看见工地上围了一圈人。走近了才发现,村民们正在和刘彪那帮人对峙。

“刘彪,你太过分了!”一个年轻人怒道。

“过分?”刘彪嗤笑,“我要我自己的钱,怎么就过分了?”

眼看就要动手,林晓薇赶紧跑过去拦住:“大家别冲动!有话好好说!”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出什么事了?”

众人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旧夹克、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皮肤黝黑,说话带着外地口音。

“没你的事,走走走!”刘彪不耐烦地挥手。

那人不走,反而问:“我是来旅游的,听说这里要修饮水工程,怎么停工了?”

村民七嘴八舌地说起来,那人认真地听着,还不时点头。

林晓薇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人倒是热心,但现在哪有心思管游客。她正想劝那人离开,刘彪已经不耐烦了:“哪来的多管闲事的,赶紧滚蛋!”

那人也不生气,笑着说:“我就是随便问问,那我去村里转转。”说完就走了。

林晓薇没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她还在想怎么解决眼前的难题。

05

周日上午,林晓薇正在招待所整理材料,突然有人敲门。

她开门一看,愣住了——昨天在工地上见到的那个“游客”,正站在门外。

“你...”林晓薇警惕地看着他。

“我是来跟你聊聊的。”男人摘下鸭舌帽,露出一张她再熟悉不过的脸。

“爸?!”林晓薇惊叫出声,“你怎么来了?还装成这样?”

林国栋走进房间,关上门,脸色严肃:“这两天我在村里转了转,了解了一些情况。”

“你...你微服私访?”林晓薇反应过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