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与安徽青年报”征文|程健:良师益友《安徽青年报》

0
分享至

从1992年离开黄浦江回到徽商故里,20岁的我对于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得益于当时的包分配政策,实现这个简单的愿望并不难,未费周折,我便进入黄山市屯溪区建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屯溪环卫处从事技术员工作。彼时对环境卫生没有现在重视,只需要把城市道路清扫干净,做好保洁,同时将每天产生的垃圾运到填埋场处理,真正需要用到专业知识的地方并不多。我的日常就是跟着年长的同事早晚清扫马路,其余时间收取卫生费。生活过得简单有规律。

时间很快到了1993年,一日我从单位的阅报夹上看到《安徽青年报》发起了一场关于“学雷锋”的大讨论活动,从来没有写过稿、投过稿的我,那天不知咋的灵光乍现,迅速写下了一篇300余字的稿件,自认还不错,就寄给了安徽青年报社编辑部。说句实在话,因为是首次,也没敢奢望发表,纯属凑个热闹。没成想,过了没几天,《安徽青年报》三版竟然刊登了我的文章,标题为《竞争时代需要雷锋来守财》,不仅署了我的名字,稿尾还写了单位的名称。记得版面责任编辑是王庆慧老师。这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难免激动与兴奋,着实在家人和同事面前好好炫耀了一番。


昔日,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留意报纸的人可不少。这篇稿件发表没多久,我便在单位接到了一个来自团屯溪区委的电话,要我到团区委见面。接到这个电话,我有些发懵,因为我压根不认识他们,也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屯溪区青少年宫的团区委办公室,接待我的是团区委书记,他高挑个子,非常年轻,没有官架子,开门见山地告诉我,是通过《安徽青年报》刊登的这篇文章找到我的。他详细了解我的情况后,便直截了当地问我是否愿意到团区委工作。当时的我对共青团工作不甚了解,但鉴于情况紧迫,不容我多做考虑,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之后,我先是被借调了几个月,后于年底正式调入团区委工作。

后来,又从团屯溪区委到团黄山市委,我在共青团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团干。在此期间,《安徽青年报》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韩阳、黄勇等报社领导、老师更是给予我特殊关爱,经常性与我交流思想、探讨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2012年,我转岗到休宁县委工作,《安徽青年报》仍然惦记着我。2015年的某一天,安徽青年报社的新生代编辑、我的黄山老乡谢婷婷联系并邀请我写篇文章激励青年干部,让我颇感意外。但盛情难却,最终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撰写了《青年干部要大胆干事》的文章,及时向她交了差。


时光飞逝,一不小心,人生已过半,不知不觉遗忘了一些往事。特别是2019年年底我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后,与安徽各方面的接触越来越少,记忆越来越模糊。即便如此,《安徽青年报》的这份恩情我从没忘记,她不仅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一个年轻人以信心和新的人生抉择,同时还伴随着他几乎人生的全程,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程 健

作者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宣传部部长,五家渠市副市长。

来源 | 安徽青年报

编辑 | 李志慧

校审 | 刘 鸣

终审 | 杜 军

声明 |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青传媒 incentive-icons
安青传媒
安徽青年报新媒体中心
66996文章数 58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