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晶莹剔透的陶瓷工艺品到宴席压轴的琉璃地瓜,从陶瓷琉璃大观园的市井烟火到齐长城沿线的文旅热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特色文化早已融入消费市场。为守护这份文化底蕴与消费活力,博山区以“服务走在监管前”的理念精准发力,用靶向服务与规范护航为这座古城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持久动能。
“博山区是焦裕禄的故乡,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结合博山实际,市场监管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常规的、被动的执法管理,而必须立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全局,成为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守护文化名城底蕴特色、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保障民生安全的核心支撑力量。”博山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表示。
博山区陶瓷琉璃产业发展历史悠久,2023年博山琉璃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2024年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市场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通过续延审查,2025年博山琉璃地理标志入选山东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博山琉璃”“博山陶瓷”先后入选“好品山东”品牌。
为守护这一金字招牌,博山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从“规范指导”到“行业自律”再到“严格执法”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今年以来,博山区举办了陶瓷琉璃地理标志品牌提升暨专用标志规范使用培训会,印制了《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标志规范使用指引》,采取“上门指导+集中培训+印制指引”方式,不断提升授权单位的规范使用能力和品牌保护意识。截至目前,该地区累计有34家“博山陶瓷”“博山琉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单位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博山区还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导陶瓷琉璃市场主体申请专利,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热情和专利保护意识,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强大的知识产权优势。截至目前,全区拥有陶瓷、琉璃、玻璃方面相关专利300余件。
行业自律是保护地理标志的第一道防线。为有效提升“博山琉璃”“博山陶瓷”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博山区着力构建与行业协会的战略协同机制,积极指导博山琉璃商会、博山陶瓷商会严格按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加强内部管理,严把准入关和使用关,签订《地理标志许可合同》,明确使用规范和质量要求;指导商会从博山琉璃原材料检验、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售后等环节入手,实施博山琉璃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形成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优化服务“软环境”的同时,博山区并未忽视刚性监管的“硬支撑”,通过聚焦重点区域、强化线上监测、纳入常态抽查等方式,对线上线下陶瓷琉璃销售市场实施有效覆盖与精准纠偏。这既是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更是对行业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的有力护航,形成优服务与强监管相辅相成的治理闭环。
刘勇表示,下一步博山区将以标准化筑牢安全防线、以规范化提升服务品质,聚焦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费维权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文|记者 李希平 □ 董 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