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枫红如血志如丹——读《朱枫传》

0
分享至



台北马场町刑场的枪声已远,但历史深处那抹枫红依然鲜艳夺目。

1950年6月10日午后4时,台北马场町刑场的枪声中,一位中年知识女性从容就义。她就是朱枫——中共华东局派往台湾的情报人员,就义那年年仅45岁。这位出生于浙江镇海富商之家的女性,从此在历史长河中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南京作家冯亦同写作的《朱枫传》(首版以《镇海的女儿:朱枫传》为名由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修订版以《朱枫传》为名由三联书店2012年5月出版,2022年再版)问世,才全面揭开了这位革命英烈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朱枫传》,冯亦同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朱枫传》是一部基于严谨历史考证的文学传记,作者冯亦同历时五年,多次走访北京、镇海、舟山、宁波、上海等地,深入采访朱枫直系亲属及入党介绍人徐雪寒和代表组织派遣其去台湾的万景光等知情人,认真查阅宁波市镇海中学原始档案,审慎整理台湾地区司法档案等有关史料,以此为基础完成了这部20万字的传记作品。在史料运用上,《朱枫传》首次公开了大量原始书信、照片及年表资料,特别是朱枫赴台前写给丈夫的绝笔家书。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传记还收录了台湾地区学者提供的庭审笔录与就义照片,使得这一历史叙事具有跨越海峡的客观性。

《朱枫传》以七章的篇幅按时间顺序完整记录了朱枫从名门闺秀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生命轨迹。这一身份蜕变过程,是理解朱枫革命信仰形成的关键。朱枫早年就读宁波女师,受五四运动影响形成革命信念和救国理想。早年远嫁沈阳期间,她资助东北义勇军,创办工艺传习所掩护抗日活动。参与上海新知书店工作后,她甚至变卖嫁妆支持革命出版事业。1945年朱枫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到香港开展商贸情报工作。1949年11月,她奉命赴台与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取得联系并传递核心军事情报。在台湾执行任务期间,她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书中记载,朱枫在吴石将军府上七次获取重要军事情报,并通过台湾地下党秘密渠道经香港传递回大陆。1950年1月,因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朱枫在舟山被保密局特务抓获。在保密局“黑狱”关押审讯的四个月中,朱枫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严刑考验,但始终义正词严、坚贞不屈。国民党保密局在内部工作总结中,对朱枫烈士“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之纪律与精神”表示钦佩,认为其“党性坚强,学能优良”。

《朱枫传》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展现了朱枫作为革命者的坚定信仰,还揭示了她作为女性、妻子、母亲的丰富情感世界。这种革命信仰与人性温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这部传记最动人的特色。在传记中,我们读到朱枫于1949年8月写给丈夫朱晓光的一封“情书”:

“我常常想起霞浦路吃菇粥,五岱洋种菜挑粪,嘉陵江畔月黑风高的晚上,你从安乐旧木桥边候我,在集中营探访时的感觉和宪兵队出来后你对我的感情……还有在安陆云梦通过封锁线,我曾经黑夜掉在田塍下面,你一次次把我拉上来是那样温情的……”通过这样细腻真挚的表达,打破了我们对于革命烈士的刻板印象。革命者并非只有铁血与刚毅,他们也有侠骨柔情。朱晓光在回信中写道:“我们的后半生该有了快乐”。然而,历史却没有给这对革命伴侣享受快乐的机会。在朱枫奔赴台湾前,她写给丈夫的信中表达了对北京的向往:“多么有趣的地方啊!我也遥想着,只是不能去,想想而已。”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情感,与她坚定的革命意志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她的英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朱枫的家书展示了英雄内心最柔软地方的最強大力量,彰显着共产党人追求信仰、坚定信念,视死如归、忘我奉献的崇高风范。


《朱枫传》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通过个人命运折射家国情怀的史诗叙事。朱枫的人生轨迹与中国近代历史紧密交织,她的个人命运成为观照大时代的棱镜。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无数像朱枫这样的革命者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他们在个人情感与家国责任之间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作者冯亦同通过朱枫的故事,探讨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的内在关联。朱枫出生于富商家庭,本可过着安逸的生活,却选择了充满危险的革命道路。这种选择背后,是“小家”同“大国”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作为一位诗人,冯亦同的传记写作充满了诗意表达。他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法塑造了朱枫“平凡而又光辉的感人形象”。这种诗意表达并没有削弱历史的真实性,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传播力。传记的初版标题为“镇海的女儿”,这本身就带有诗意的象征意味。朱枫的人生轨迹如同枫叶一般,在春天默默生长,在秋天绚烂如火,最终为信仰献出宝贵生命。张爱萍将军为朱枫题词:“烈士血染新中华,枫叶红于二月花”,更是以诗意语言概括了她短暂的一生。

《朱枫传》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社会影响。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史料,为研究朱枫生平事迹提供了重要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这部传记还直接推动了朱枫遗骸的寻找与归葬。2009年,《朱枫传》的出版推动了两岸共同寻获朱枫骨灰的工作,促使其在2011年归葬镇海烈士陵园,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动人故事。传记出版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据此设立了专题展区,央视《国家记忆》栏目也引用书中史料制作纪录片。2022年版的《朱枫传》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推荐书目”,馆藏覆盖全国32个省级图书馆。《朱枫传》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它构建了一种跨越海峡的历史记忆。朱枫的牺牲地位于台湾,而她的家乡在浙江镇海,这部传记连接了两岸的历史叙事。传记附录收录了台湾文史专家秦风关于寻找朱枫遗骸的纪实文字《其实我们懂得彼此的心》,以及台湾司法档案摘录。这些内容的纳入,使得《朱枫传》成为一部融合两岸视角的历史叙事。它提醒我们,历史不应被海峡隔绝,而应成为连接两岸的桥梁。朱枫为祖国统一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她的故事也应当成为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里由演员吴越饰演的朱枫。

冯亦同的《朱枫传》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抒情的文笔,还原了朱枫从大家闺秀成长为革命烈士的生命历程,展现了她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丰富的人性温情。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位革命烈士的缅怀,更是对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的重构。《朱枫传》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为我们点亮了这束精神火炬。在马场町刑场的枪声远去75年后的今天,朱枫的故事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她那如枫叶般绚烂的生命,依然在历史的枝头高高飘扬,提醒着我们不忘来路,砥砺前行。

作者系文史学者、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标题:《枫红如血志如丹——读《朱枫传》》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金久超

来源:作者:刘金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9453文章数 7576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