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夷坚志》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城隍爷,司掌阴阳两界,职掌人间善恶功过。自古以来,民间供奉城隍,不仅因其位列神班,更因他掌管着世人看不见的因果业报。而在诸多城隍显化的故事中,有一则关于梦境的开示,最为玄妙,却也最被世人忽视。
据《夷坚志》记载,宋代有位城隍庙的主持道长,名唤玄清。他曾在梦中得城隍爷亲自传授,醒来后将所见所闻记录成册,其中便有这样一段:"凡夜半惊醒,冷汗淋漓者,非病非邪,乃冤亲债主寻来之兆。世人不知,以为噩梦而已,殊不知此乃前世因果,今生了结之机缘。"
这段话初看平常,细思却令人心惊。为何睡梦惊醒就与冤亲债主有关?这种梦境有何特征?又该如何化解?城隍爷的这番话,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天机?
![]()
话说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中有位秀才,姓张,单名一个远字。这张远自幼聪慧,十五岁便中了秀才,按说前程似锦。可奇怪的是,他自十六岁那年起,便开始做一个反复出现的梦。
梦中场景总是相同:他站在一条漆黑的长街上,街道两旁是破败的房屋,天空灰蒙蒙的,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一个人走在街上,四周空无一人,却总感觉背后有什么东西跟着。
每当他想要回头看时,就会听到一声凄厉的尖叫,然后猛然惊醒。醒来时,往往是三更时分,全身冷汗淋漓,心跳如擂鼓,要好久才能平复下来。
起初,张远以为只是普通噩梦,没太在意。可这梦一做就是三年,每隔三五日便会出现一次。渐渐地,他的身体开始出问题,人变得消瘦,精神也恍惚起来。白天读书时,常常走神,有时甚至会突然愣住,仿佛魂魄离体。
张远的父亲见儿子日渐憔悴,心中焦急,请了城中有名的郎中来看。郎中诊过脉后,却摇头说:"公子脉象虚浮,心神不宁,这不是寻常的病症,恐怕是受了什么惊吓,或是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张远的父亲听了,便请来一位有名的道士做法驱邪。那道士念咒作法,折腾了大半天,临走时说:"已经为公子驱除邪祟,保管以后不会再做噩梦了。"
可那天晚上,张远依旧做了那个梦。而且这一次,梦境比以往更加清晰。他不仅看到了那条黑街,还看到街道尽头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那人影似乎在向他招手,口中喃喃说着什么,可他听不清楚。
张远想要走近去看清那人是谁,可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就在他拼命挣扎时,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叹息,紧接着便是那熟悉的尖叫声。他又一次惊醒了,这次醒来时,发现枕头都被冷汗浸湿。
接连几日,张远的梦境越来越频繁,有时一夜要惊醒三四次。他整个人变得形容枯槁,白天走路都打晃。父亲见他这般模样,急得团团转,可请了无数郎中和道士,都没有用。
正当张家上下一筹莫展时,府城来了一位云游的道长。这道长看上去五十来岁,仙风道骨,据说是从终南山来的,要在苏州城中各处城隍庙挂单云游。
张远的父亲听说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城隍庙拜访这位道长。道长姓陈,道号清虚。张父将儿子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陈道长听完后,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说是邪祟作怪,反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张施主,令郎这情况,不是病,也不是邪。"陈道长缓缓说道,"如果贫道没猜错,令郎这梦,应该从三年前开始的吧?"
张父一惊:"正是!道长如何知晓?"
陈道长捋了捋胡须:"这不难猜。令郎今年多大?"
"虚岁十九。"
"那就对了。"陈道长说,"三年前,令郎十六岁,正是弱冠之年。按道家的说法,人到了十六岁,三魂七魄才算真正稳固,这时候,前世的因果,便会开始显现。"
张父听得一头雾水:"前世因果?这话从何说起?"
![]()
陈道长站起身来:"张施主不妨随我来城隍殿中,贫道为令郎卜上一卦,或许能看出端倪。"
张父连忙叫人把张远扶来。张远此时精神恍惚,走路都站不稳。陈道长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之色。
来到城隍殿中,陈道长让张远跪在城隍神像前,自己则取出三枚铜钱,在香炉上熏了熏,然后闭目默念了一段咒语。念完后,他将铜钱抛出,落在蒲团上,仔细观察了一番。
看完卦象,陈道长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沉默了良久,才对张父说:"张施主,令郎这梦,果然不是寻常的噩梦。如果贫道看得没错,这是冤亲债主找上门来了。"
张父大惊:"冤亲债主?我儿年纪轻轻,从未与人结怨,何来的冤亲债主?"
陈道长摇摇头:"这冤亲债主,不是今生的,而是前世的。张施主可知,人有三世因果,前世所欠,今生必还。令郎前世,恐怕与某人有过恩怨纠葛,对方心有不甘,便在阴间等候,等到令郎转世,便来索报。"
"那该如何是好?"张父急切地问,"难道就任由这冤亲债主纠缠不休?"
陈道长看了看张远,又看了看城隍神像,缓缓说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真是寻仇索命,令郎早就出事了,不会只是做梦。之所以只是在梦中相见,说明对方还存着一线情分,或者说,还有话要说。"
"那对方到底想说什么?"张父问。
陈道长叹了口气:"这就要问令郎自己了。不过贫道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让令郎在梦中与对方真正对话,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远听到这里,虚弱地问道:"道长,晚生愿意一试。这样下去,晚生迟早被折磨死。与其这样,不如弄个明白。"
陈道长点点头:"好,既然如此,今晚便在这城隍殿中过夜。贫道会在旁相助,保你平安。"
当晚,陈道长让张远在城隍殿中的偏殿安置下来。他在四周布下法阵,又在张远的床头放了一盏灯,灯芯用的是特制的药草,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待会入睡后,无论梦见什么,都不要害怕。"陈道长叮嘱道,"如果那人影再次出现,你就大胆走过去,问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记住,他既然选择在梦中相见,就说明还不想真正伤害你。"
张远点点头,躺下后,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果然,那个梦又来了。熟悉的黑街,熟悉的破败房屋,熟悉的灰蒙天空。不过这一次,张远没有像以往那样恐惧,他想起陈道长的话,深吸一口气,开始向前走去。
街道尽头,那个模糊的人影依旧站在那里。张远走近了一些,发现那是一个年轻人的身影,穿着古旧的衣衫,背对着他。
"你是谁?为何总在我梦中出现?"张远鼓起勇气问道。
那人影没有回答,却转过身来。张远看清了他的脸,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那张脸,竟然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不,不是相似,是一模一样!就像是另一个自己站在面前!
"你……你到底是谁?"张远惊恐地问。
那人影看着他,眼中满是悲伤:"我是你,你也是我。不过,我是前世的你。"
张远愣住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前世的他继续说道:"你可知道,我们前世做了什么事?"
张远摇摇头:"不知。"
"我们前世,是个富商。"前世的他缓缓说道,"家财万贯,却为富不仁。有一年闹饥荒,百姓饿死无数,我们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让无数人家破人亡。"
张远听得心惊肉跳:"这……这怎么可能?"
前世的他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更加悲伤:"其中有一户人家,主人是个读书人,因为买不起粮食,眼睁睁看着妻儿饿死。他跪在我们府门前三天三夜,求我们卖点粮食给他,可我们不仅不理,还让家丁把他打了出去。"
"那读书人走投无路,最后在我们府门前自尽了。他死前发下毒誓,来世定要找我们讨个公道。"
张远听到这里,浑身颤抖:"那……那读书人,就是现在跟着我的冤亲债主?"
前世的他点点头:"正是。不过,他并非要取你性命。他只是想让你知道,当年他经历的痛苦。所以才会在梦中显现,让你感受那种无助和恐惧。"
"那我该怎么办?"张远问道。
![]()
前世的他正要说话,突然,整个梦境开始晃动起来。远处传来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时辰到了。"
张远还想问清楚,却发现前世的他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他伸手想要抓住,可手指穿过了虚影。
就在这时,梦境中出现了一道金光,光中显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城隍爷的神像。
城隍爷看着张远,声音如洪钟:"你可知,此梦为何而来?"
张远跪下磕头:"请城隍爷明示!"
城隍爷沉声说道:"世人常在睡梦中惊醒,以为不过是噩梦而已。殊不知,这其中暗藏劫数。凡是常做此类梦的人......"
说到这里,城隍爷突然停住了,梦境开始剧烈晃动。张远想听下去,可眼前一黑,突然从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