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务服务从“柜台后”走到“家门口”,从“你来找”变为“我上门”,企业和群众感受到的不仅是办事的便捷,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自贡市贡井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创新推出以“智能、跨域、容缺、上门”为核心的“四心”服务,让政务便利真正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活力与百姓心中的暖意。
从“来回跑”到“指尖办”
技术赋能打通便民“快车道”
在贡井区政务服务大厅,以往人头攒动的办事窗口前,如今多了不少“聪明”的机器。企业服务专区的4台电脑和1台自助打印机,成了群众办事的“新宠”。
“以前打印个营业执照,要专门请假,在窗口前排长队。现在就像在银行取钱一样,自助操作,十分钟搞定,太方便了!”刚办完业务的市民张先生对自助服务赞不绝口。这道“智能热心”服务,精准破解了办业务“繁琐、耗时”的尴尬,为办事效率按下了“加速键”。
效率的提升,不仅在于“快”,更在于“活”。
一家从成都来自贡航空产业园区设立分公司的企业,在办理经营场所变更时,发现缺少了一页非核心的申请材料。“本来都做好了往返成自两地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可以‘容缺受理’!”该企业负责人回忆道。在签订容缺登记表后,审批程序先行启动,企业后续补交材料即可,省去了一趟奔波,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这道“容缺真心”的机制创新,打破了“材料不齐,一切停摆”的旧有壁垒,让政务服务更具弹性与温度。
从“异地跑”到“上门帮”
主动服务成为百姓“贴心人”
政务服务的边界在哪里?贡井区的回答是: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对于川南五金商贸城的商户们来说,答案在“家门口”。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集中开展工商登记宣传,现场答疑、收集材料、办理业务,将服务窗口直接“搬”到了市场里。
对于年近七十、独自经营理发店的朱大孃来说,答案在“家里”。腿脚不便的她,正为如何办理卫生许可证发愁时,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了上门服务。“这些年轻人为我们提供上门服务,对我们这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真是太周到了!”朱大孃的感慨,道出了“上门暖心”服务的价值所在。同样受益的,还有贡井街道因身体原因无法到现场办理业务的小卖部老板周先生,工作人员的上门服务,为他解决了营业执照注销的实名认证难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这样的上门服务已累计开展110余次。每一次上门,都是一次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实践,精准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
从“终点站”到“加油站”
人民至上是永恒“风向标”
“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不仅是政务服务的优质优化,更是‘人民至上’的切实体现。”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四心”服务的核心理念。
从智能终端取代人工排队,到容缺机制打破程序壁垒;从跨域通办消除地理隔阂,到上门服务直面个性化需求——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贡井区对政务服务本质的深刻理解:它不应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而应是贴心周到的“服务”。
政务服务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如今,贡井区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一单一图一表”简化流程,配备“商事服务官”提供24小时咨询,建立限时办结制度等举措,不断为“四心”服务注入新内涵。
贡井区的实践表明,最优的营商环境,就体现在每一次高效便捷的办理、每一句群众由衷的赞叹里。当政务服务的便利真正赋能于企业的发展,温暖融入百姓的生活,它便成为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金字招牌”。(李惠玲 胡杨)
来源: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