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水深火热,马科斯本末倒置,还想着南海岛礁!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这两年很忙。从华盛顿到东京,东盟峰会到南海巡航,他像一位走穴艺人,满世界刷存在感。但与此同时,菲律宾的老百姓却困在水里、电断在夜里、饭也吃不饱。
11月初,一场台风“海鸥”袭来,61个市镇断电,死伤失踪两百多人,马路塌了,房子垮了,孩子没学上,大人没班上。
可马科斯的第一反应不是下乡慰问,也不是连夜部署救灾,而是——调查防洪项目,再接着就跑去和美国、澳大利亚搞南海“联合巡航”。
![]()
台风摧毁的是城市,腐败摧毁的是信任
11月初,台风“海鸥”正面袭击菲律宾中部,带来的是一场彻底的系统崩溃。官方数据显示,有超过195万人受灾,61个市镇断电,55个市镇进入灾难状态,超过200人死亡或失踪,上千户家庭失去家园。
但这场灾难,不全是天灾的错。说白了,菲律宾年年有台风,场场都凶猛,但为什么“海鸥”这次打得特别狠?因为基础设施已经脆弱得不堪一击。更糟的是,这种“脆弱”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制造的。
从2022年开始,马科斯政府大张旗鼓地推行所谓“防洪大计划”,投入了数千亿比索修建堤坝、排水系统、河道整治工程。
听上去挺像回事,但灾后一查,才发现这些工程里有将近一万项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有些甚至是“空项目”,账面有,现场连条水泥路都没铺。
![]()
换句话说,马科斯政府在上任以来,花了大钱,做了假账。说是为了防灾,结果台风一来,堤坝溃了、道路塌了,排水系统压根不排水。
更惊人的是,这些问题早在数月前就被媒体和议会质疑过,连马科斯本人在7月的国情咨文中都忍不住承认“问题严重”,并承诺调查。但几个月过去了,“查”的结果没有,灾难倒是来了。
这下,老百姓的怒火不再只是对天灾的哀叹,而是对政府的彻底绝望。
特别是那些重灾区的居民,眼睁睁看着自己家被水冲走,电断了好几天,政府却拿不出一套像样的处置方案。唯一能看到的动作就是:马科斯再次“要求调查”。
一锅烂账揭不完
马科斯政府这两年最大的“成就”,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谁上谁塌房”。
![]()
从国会两院议长到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长,接连因为腐败丑闻辞职。一个个原本是马科斯派系中的铁杆,如今却在防洪项目问题上相继“翻车”。很多项目根本没招标流程,或者干脆是“家族企业”承包,验收走过场,账目随便写。
这不是体制出问题,而是体制被“用坏了”。菲律宾地方政府层层外包、项目转包成风,到了基层,钱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能糊弄。灾难一来,豆腐渣工程瞬间现形,老百姓的命就成了代价。
而马科斯的应对方式,除了“调查”,就是“甩锅”。他把责任推给地方、推给前朝,甚至暗示“某些政敌”在搞破坏。
但问题是,地方政府拿着中央拨款,怎么用的没人管?前朝的项目你接过手,为什么不查?政敌再多,也不是你堤坝不修的理由。
![]()
更难堪的是,越来越多民众开始怀念那个“铁腕”的前任杜特尔特。虽然他执政时也有争议,但至少治安稳定、腐败被压制,灾难应对也没这么混乱。
如今杜特尔特被马科斯政府推动“移交海牙”,罪名是“涉嫌反人类罪”,这件事在棉兰老岛尤其激起反弹。很多人认为这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不是“正义审判”。
于是,风灾、腐败、政治清算交织在一起,民众的不满像火山一样,从低压变成爆发。抗议声浪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喊出:“莎拉上,马科斯下。”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这位老杜的女儿,如今成了新希望。
马科斯“反华”成了惯性操作
在国内问题一团糟的时候,马科斯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外交上。尤其是对中国的态度,几乎可以用“激进”来形容。
![]()
10月底,菲律宾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举行了南海“联合巡航”,高调宣布“捍卫航行自由”。紧接着,11月3日,美、菲、日、澳四国防长发表联合声明,批评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破坏和平”,并重申2016年南海仲裁案“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些表态让西方媒体很激动,认为“菲律宾站队明确”。但在菲律宾国内,民众更关心的是:“我们的大米价格还涨不涨?香蕉出口还能不能走?台风灾区什么时候恢复供电?”
事实是,马科斯的“反华路线”已经严重影响了菲律宾的经济。中国是菲律宾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尤其是香蕉、木瓜、凤梨等。如果中菲关系持续恶化,不仅直接冲击农业收入,还会影响旅游、投资、就业等多个领域。
而马科斯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外交策略就像是一场表演,观众是美国、日本和西方盟友,剧本是“主权捍卫、反对霸权”,但舞台下的菲律宾百姓,只能咬着牙自己过日子。
![]()
外交并不是错,但当一个国家连基本民生都保障不了的时候,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海上争端”上,显然是本末倒置。更何况,这场“反华大戏”并没有换来实质性好处,美国的军事援助杯水车薪,经济合作也没有新突破。对内无能,对外强硬,这样的“平衡术”,注定走不远。
支持率跌破33%,莎拉机会来了
马科斯的民调已经不再是“警钟”,而是“丧钟”。根据菲律宾本地机构发布的最新调查,马科斯的支持率跌破33%,而对其政策持负面评价的比例超过40%。这说明,马科斯不仅失去了中间选民,连一部分基本盘也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民间支持率正在稳步上升。她没有公开与马科斯“唱反调”,但在多个场合“保持距离”,甚至在一些公开事件中表达“不同意见”。这让不少人猜测,莎拉正在“静待时机”。
![]()
政局的变化往往不是一件事引发的,而是一连串事件叠加后的结果。马科斯现在面对的是“三重危机”:自然灾害处理失败、腐败体系深陷泥潭、外交政策激化矛盾。这三件事的共同点是——都失去了民意基础。
菲律宾政坛历来不乏变数。从马科斯家族“复辟”到现在不过三年,如今就又面临“变天”的可能。如果马科斯继续执意走“外强内乱”路线,迟早会被现实和民意共同推下台阶。
而下一个接班人,很可能就是莎拉。她继承了父亲的政治资源,又有女性领导者的温和标签,在当前这个“混乱但想求稳”的环境里,是个天然人选。
马科斯或许不明白,他的失败并不是因为“选错了外交对手”,而是因为“放弃了治理责任”。他想做一个强硬的外交家,却忘了自己首先是一个总统,一个需要为民众生活负责的国家领导人。
![]()
灾难面前,他没有拿出应有的速度和能力;腐败问题上,他没有展现清晰的整顿意志;民生经济上,他没有提出有效的方案,只会拿“外部敌人”转移注意力。久而久之,民众不再买账,甚至开始怀念那个他们曾经抱怨过的“老杜时代”。
现在摆在马科斯面前的,已经不是“如何挽回支持率”的问题,而是“如何体面下台”的议题。毕竟,当下的菲律宾民众正在灾难频发,经济脆弱、民意激烈之下,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
参考资料:
菲律宾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
2025-11-07 13:20·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