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造的“飞的”,一口气官宣几件大事

0
分享至


在进博会智慧出行展区,白黑相间的E2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静驻展台,在倾转旋翼的加持下,宛如一只展翅的鹰,吸引观众驻足拍照,更争相“登机”体验,沉浸式感受未来出行。

这是闵行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时的科技第二次亮相进博会,不仅再次带来其自主研发的全尺寸真机,还现场宣布其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上海闵行,同步完成战略合作签约订单交付“空中丝路”战略发布融资发布等成果,为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写下坚实注脚。


进博“多喜临门”,夯实产业根基

作为国内首架倾转旋翼架构eVTOL,E20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4名乘客,锚定30—150公里低空出行场景,将成为现有交通工具的补充。展台首次设置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技术专区,大直径五叶螺旋桨、电机、航电与飞控系统等关键部件一一呈现。点击旁边的智能互动屏幕,还可以深入探索E20的技术奥秘。



11月6日在进博会现场,时的科技与“国家队”中航机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攻坚eVTOL核心系统研发与适航标准共建;与航空工业计算所完成航电及飞控系统交付,实现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突破;与华模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模拟训练体系。同时,与工银金租签署100架采购协议,以金融“活水”赋能科技制造。这一系列“强强联手”,将带动国内eVTOL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


本届进博会,时的科技以“空中丝路”为参展主题,并发布对应的全球化战略,其核心是将低空出行解决方案推广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造覆盖全球的“空中丝路”战略版图。现场与新加坡空中出行专业服务公司NexAvian完成战略签约,正是这一蓝图的重要落子。

11月7日,时的科技还完成了3亿元B++轮融资交割。此次融资是“十五五”规划明确打造低空经济重点产业后,行业内的首笔大额融资。同日,企业还获得三家银行总计7亿元的贷款投放。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印证其正从“潜力股”稳步成长为赛道上的“实力玩家”。早在今年3月,时的科技还获得上海大零号湾创投(闵行区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成为首家国资投资的eVTOL主机厂。



低空出行三问,中国方案给出答案

为什么时的科技能够赢得政府基金、市场化投资机构和海外资本的共同认可?“打飞的”真的能从梦想变作现实吗?E20只需回答三个最朴素的问题:天,能不能任其翱翔?地,能不能供其栖身?人,会不会为其买单?


在进博会现场,与时的科技并称闵行低空经济“双子星”的沃兰特航空,同样备受关注。其自主研发的复合翼架构VE25-100,是世界范围内起飞重量最大且客舱最宽阔的载人eVTOL。而时的科技则选择了另一条技术路径——倾转旋翼构型。这一构型曾长期是国内“卡脖子”技术:在起降阶段,旋翼处于垂直状态,像直升机;转入巡航后,旋翼倾转至水平,像固定翼飞机。这种动态转换能力,让E20在载重比、运营经济性和高速性能上拥有独特优势。

要上天还有“硬门槛”,适航许可证就是通往蓝天的“通行证”。自2023年提交适航审定申请后,E20需在民航局监督下完成包括防撞、单桨失效、逃生在内的数千项“科目考试。目前,E20已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为其2027年的取证目标夯实基础。就在上个月,E20在完整构型下成功完成载多人飞行试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载多人试飞的吨级eVTOL,也标志着中国首个倾转旋翼eVTOL完成载人飞行。这不仅验证了其构型的成熟度,也敲开了适航认证中关键的一扇门。

相较于普通民航飞机,E20对起降场地的要求极为友好。时的科技品牌总监徐安表示:“E20翼展12米左右,仅需一百多平米的空地即可起降。”作为电动飞行器,它支持800V快充,从20%电量充至85%仅需20分钟,这为其融入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了极大便利。


最终,用户是否买单,取决于安全、成本和效率。E20最大时速320公里,航程200公里,能有效提升长三角等城市群的通勤效率。纯电驱动与简化结构,使其综合运营成本仅为同级别直升机的十分之一,将每人每公里成本压缩至3—4元。安全方面,E20采用多重冗余设计。例如其动力系统,多个电机之间相互备份,当某个电机出现故障时,其他电机仍能保证飞行器的安全运行。

徐安透露,目前时的科技已手握超过1000架订单。E20计划于2027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其商业化进展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替代部分直升机,率先应用于低空旅游市场;其次用于城际之间的高速飞行,缩短出行时间;最后成为人们在城市不同区域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国制造eVTOL,叩开全球市场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eVTOL技术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内低空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开,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进博会智慧出行展区里的沃兰特、览翌航空、御风未来等多家低空经济领域科技企业的研发成果,都展示出了新兴企业的创新实力。

不过,订单才是市场对产品认可的关键体现。今年7月,阿联酋企业 Autocraft与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350架E20 eVTOL的采购订单,刷新中国eVTOL领域单笔订单金额纪录。没过几天,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公司签下500架17.5亿美元订单,是迄今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已经开拓至东南亚、南亚、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空中出行市场。就像时的科技此次进博会“空中丝路”理念所表达的——以科技创新为纽带,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当下与未来。中国eVTOL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潜力,也将激励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让中国制造的高端装备,以及中国eVTOL的适航标准“走出去”,这也是上海打造低空经济“上海样本”的雄心。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上海落实国家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上海在2024年发布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培育龙头、整合产业链、建设基础设施到拓展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布局。

此次时的科技总部及制造基地落户上海,正是政企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实践。此举将实现研发、制造、适航、交付的全功能总部化,将有力带动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链的集聚与发展,探索“上海研发、上海制造、全球应用”的发展模式。目前,闵行区也正谋划建设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区,将为沃兰特、时的科技等低空经济整机企业及区内其他无人机企业,提供起降站、测试、安装、维修及适航等场地设施、服务和应用场景。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E20飞得更快、更安全,更是让世界看到‘中国方案’在城市空中出行领域的成熟与可靠,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表示。在政策、产业与资本汇聚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中,一条清晰的“空中丝路”正从上海延伸,通向世界。


记者:黄思谊(见习)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闵行 incentive-icons
上海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37127文章数 39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