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贸易重构与世贸组织改革”分论坛11月5日下午在上海举行。国内外经贸领域高级别官员、权威学者和业界代表分析当前贸易动荡根源,就全球贸易重构与世贸组织改革提出务实方案。
现在,总台记者王冠带大家走进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世界开放报告2025》的发布会和研讨会现场。戳视频↓一起来展开说说。
1
与会嘉宾都有谁?
![]()
总台记者 王冠:与会嘉宾名单里除了国际组织的代表、业界的代表、专家、学者代表,还有很多跨国公司的代表。粗略估算,他们所代表的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有7万亿美元,这相当于2024年美国GDP的24%。
![]()
总台记者 王冠:今年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首次引入了跨国公司的视角来分析开放实践,增加了“跨国公司与中国:相向而行”的新章节,丰富了对国际开放合作模式的研究视角。这也是过去一年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主动向国际上的高标准经贸规则看齐,打造更棒的外商投资环境。
2
外国嘉宾为什么而来?
![]()
总台记者 王冠:那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外国企业、跨国公司代表呢?他们提到了这几点:中国的政策延续性;中国对绿色产业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中国超大的市场、在中国越来越被重视的创新生态环境。
3
《世界开放报告2025》亮点何在?
![]()
总台记者 王冠:这个报告也有几个亮点。第一,邀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参与撰写和调研,囊括了全球的前沿思想;第二,从时间跨度来看,这份报告第一次引入了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和现在做一个纵向的、古今的对比;第三,更加凸显时代价值,今年的报告特别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章节,来探讨全球治理和国家开放水平之间深度的内在联系。
4
未来世界如何发展?
![]()
总台记者 王冠:在论坛期间,我们对话了马凯硕老师。他说,开放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对一个文化、文明特别重要。中国进行了很多精细化的开放的政策,比如主动开放、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等等。中国用自身的开放带动全世界的开放,呼吁全世界打造更加开放型的全球经济。马凯硕老师认为,未来世界可以用两个“M”来形容,一是越来越多极化(Multipolar),二是文明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鉴(Multi-civilizational)。
![]()
总台记者 王冠:有地缘政治学家指出,有人觉得这几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令人意外,但其实,在此前的数千年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或接近全球创新的顶峰。我们今天目睹的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催生的创造力大爆发,而是中国创新传统的复兴。
(央视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