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最会讲故事的,不是新消费品牌、不是IP剧编剧,而是甲方。
他们画的饼,不是圆的,是股权结构图。
第一幕|“我们不是雇你,是请你一起发财”
以前乙方跟甲方谈合作,第一句话是:“预算是多少?”
现在,甲方直接跳过这一步,说:
“我们不太喜欢‘甲乙方’的老旧关系,想探索一种合伙共赢的新模式。”
“我们出产品,你出创意,一起做个有意思的项目。”
“后期销售变现,我们五五开,前期成本你们先扛一下。”
别误会,不是甲方缺钱——
是他们觉得:我给你机会,你怎么还想要钱?
第二幕|“共创共赢共担共亏,最后你单飞”
这种“合伙制”的合作模式,看起来是平等互利,
干起来像是乙方在创业、甲方在当监理。
甲方出什么?出一个产品,外加一个logo。
乙方出什么?
出人、出创意、出执行、出前期全部垫资,
还得搭上办公室电费、团队加班和老板的脱发。
项目失败了怎么办?
甲方说:“反正我们没投钱,风险你自己评估啊。”
项目成功了怎么办?
甲方拍大腿:“五五分!我们可是开放共赢心态!”
说得好听是共赢,实际上是甲方只拿结果、不担风险;
你全程站在火线冲锋,他远程观战,最后还来一句:
“这个结果,我当时就预测到了。”
你不是合作方,是低保创业者。
风险全担,利润分一半,还不能发牢骚,
不然就会被贴上“没有格局”“只谈钱”的标签。
你是合作人吗?
不,你是无股无权无底薪的打工侠。
说得浪漫一点,你是合伙人;
说得现实一点,你是空壳公司里唯一那个还相信人间有情的备胎。
第三幕|“他们说想找个懂事的乙方,意思是你别问钱”
这套说辞有固定脚本:
“我们对乙方的要求不是执行,而是共同成长”
翻译:你要做得像我亲生员工,还不能要工资
“项目初期我们预算比较紧,但我们愿意开放一些空间”
翻译:预算没有,但空话很多,空间无限大,你能活下来算你命硬
“我们想找一个真正有梦想、有想法的团队”
翻译:理想主义当饭吃,现实主义你自己买单
这年头你要真问报价,反而被视作“格局太小”
——现在连找乙方都要看你愿不愿意为梦想裸奔。
第四幕|甲方嘴里的“共赢”,其实是单方面的理想主义
共赢,是指大家都有赢面;
现在的“共赢”,是他们赢了你分一口,你赢了他们可能跑了。
项目上线失败,甲方拍拍屁股说:“你们内容做得不够好”
项目爆了,甲方立刻说:“我们这边资源投了很多,能不能按‘净利润’来分成?”
中间谁在投广告?谁在跑执行?谁在垫美术?还是乙方
“合作”两个字写得很大,合同两个字却永远拖着不签。
第五幕|乙方啊乙方,你要啥自行车
你要问:为啥还有那么多乙方愿意被套?
因为甲方说话太好听了:
“我们很看重你们的创意”
“你们团队有灵气”
“我们以后要绑定的长期合作就是你们”
——听起来像脱单,其实你只是甲方脚本里第二集的临时NPC。
你说你要结婚,对方却说:“先不急领证,但我们可以一起养孩子。”
结尾 · 硬币的另一面,是赔光的乙方
别让那些打着“合伙制”旗号的甲方,
把乙方当成免费试错实验室、内容采样池、创意提款机。
你以为是“合伙”,对方只是想要一个低成本执行团队+高期待产出组合包。
有一种新型乙方死亡方式,叫做“被合伙制感动死”。
真正的共赢,不是感动,是合同;不是梦想,是回款单。
关注品牌的旁光:
甲方不出钱,但说得特别像在出嫁:
“我们不太喜欢甲乙方的老旧关系,我们想共创、共赢、共担。”
你感动得快哭了,结果一看合同,预算空白、成本你扛、风险自认。
别傻了,这不是合伙,是让你裸投。命也是预算的一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