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通讯员 刘小晴 张媛媛
11月1日,走进博野县兴农奶农专业合作社,垫料床上奶牛悠闲反刍,牛舍干净无味,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霍兴赛手持平板电脑,指尖轻点间,液体粪肥还田的各项数据便实时记录在册。
“这套灌溉系统科学配比发酵液体肥,既减少化肥用量,又实现种养循环。”随着霍兴赛轻点控制屏,褐色的有机肥液通过管道输往青贮玉米田。
2023年,从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霍兴赛,怀揣着对现代农业的热忱扎根乡村,如今已是合作社的技术顾问,负责全社1080头奶牛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养殖技术优化。
作为首批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与兴农奶农合作社的创新合作模式,为利益联结机制落地见效提供了生动范例。
“别看小霍年轻,他的到来为我们牛场的绿色发展带来‘裂变效应’。”兴农奶农合作社负责人吴秦赞不绝口。作为省级示范社,合作社虽已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但在青贮饲料品质提升、循环农业增值环节遭遇瓶颈。霍兴赛入驻后,精准把脉产业痛点,创新性提出粪肥精准施用方案,在精准营养调控、智能粪肥管理、种养协同优化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技术瓶颈,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合作社也和小霍约定,新增收益的10%作为利益分成,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吴秦介绍。
“药浴液浓度必须达标,挤奶后二次消毒一步不能省!”在牛舍里,这位年轻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一边检查记录册,一边对工人再三叮嘱。
针对牛场乳房炎的防控难题,他一方面制定科学严格的消毒程序,并适时在泌乳期奶牛饲料中添加抗炎类中药,间接提升产奶量2%—5%;另一方面引入河北农业大学的环境阈值控制技术改善环境,当牛舍温度超过23℃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让夏季奶牛仍处于舒适环境,乳房炎发病率下降34%。此外,他还帮助兴农奶农合作社优化免疫程序,降低疫苗投入,一年时间节省疫苗费用5000余元。
2024年,霍兴赛与合作社正式签订收益分成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明确技术改良产生的新增利润,按比例给予利益分成。新增效益的2.1万元进入霍兴赛的账户,这位年轻的“田秀才”真切感受到扎根农村的价值与底气。
“传统农业岗位薪资缺乏竞争力,而利益联结机制,让技术增值有了明确回报路径,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乡村的决心。”霍兴赛坦言。
如今,在霍兴赛的技术赋能下,兴农奶农专业合作社的种养循环模式愈发成熟,养殖效益持续提升,而这份“技术换收益”的共赢实践,也正吸引着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热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