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红军城大捷!法械军带头举白旗投降,顶级特种部队全军覆没

0
分享至

成为俄乌角力点的红军城如今局势愈发明显,在该地乌军被团团包围的情况下俄军取得了大捷,乌军中前往法国接受培训的一支法械军深得法国真传直接举起了白旗投降,就连前来帮助红军城乌军突围的乌军特种部队也遭到团灭。



现在俄乌战场上最热闹的就得数红军城了,这地方可不是普通小县城,简直是东线的 “命门”—— 守着两条铁路干线和一公路,乌军整个顿巴斯地区的补给全靠这儿运,还是防御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丢了它,不光顿涅茨克的乌军得断粮断弹,俄军还能顺着这儿直接打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去,所以不管俄乌都把这儿当成必争之地,美国智库都说这地方堪比二战的斯大林格勒,输不起。



但架不住俄军这回是下了血本,光兵力就堆了 4 万,而乌军守在这儿的还不到 6000 人,兵力差了快 8 倍,俄军还有几百辆坦克装甲车,每月扔几千枚航空炸弹,火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更关键的是俄军战术变聪明了,不搞以前那种傻大个冲锋,改成 2 到 3 人的小突击组,靠着无人机指路摸缝隙,专找乌军防线的漏洞钻,乌军本来人就少,根本防不过来,防线慢慢就被啃得千疮百孔。



从 10 月下旬开始,俄军就一点点把网收紧,先掐断补给线,再控制交通枢纽,到 10 月 31 号直接宣布把乌军围在了 60 平方公里的圈子里,两条主干道全用火力封死,无人机 24 小时巡逻,乌军想运点吃的穿的,车队刚露头就被炸飞。圈里的乌军日子立马就没法过了,子弹打光了不说,伤员躺地上没人管,渴了只能喝污水,有被俘的士兵都说了,这不是宣传,是真活不下去了。指挥系统也乱了套,有的部队跟上级断了联系,想撤又没命令,只能在那儿等死。



这时候乌军高层还不死心,想搞个突袭破局,派了 11 个顶级特种部队队员坐美制 “黑鹰” 直升机,偷偷摸摸降在西北郊区的林子里,打算打通一条突围通道,要么救里头的大官,要么造个反攻的口子。可没想到俄军早就摸透了他们的心思,情报提前到了手,在着陆点周围布了一圈 FPV 无人机伏击网,这 11 个人刚落地就暴露了。短短几个小时,跑田野里的、躲房子里的,全被无人机收拾了,有的无人机直接钻窗户轰炸,到最后一个活口都没留,连俘虏都没有,这场突围成了彻底的自杀式冲锋,反而把圈里乌军的士气给彻底打垮了。



特种部队没了,补给也断了,圈里的乌军终于撑不住了。虽然乌方官方还嘴硬说没人投降,但多方信源都证实,已经有部队放弃抵抗了。尤其是那些之前被吹得挺厉害的部队,有的还是去法国接受过培训、拿法式武器的,这会儿也顾不上 “西方真传” 了,知道再扛着也是白死,干脆举了白旗。毕竟子弹当不了饭吃,地下坑道里待着早晚也是被堵门清缴,谁愿意白白送命呢。



到 11 月 4 号的时候,俄军已经占了红军城大部分地方,机场、火车站、关键路口全在手里,乌军残部只能缩在市中心几栋楼和工业区里,不少人躲进了季米特洛夫煤矿的地道里。虽说有人说矿里有储备能扛一阵,但实际上这些人早就没了战斗力,既不能反击也跑不了,跟被困的野兽没啥区别。更讽刺的是,乌军高层还拖着不下撤退命令,前国防部副部长德涅加都急了,在网上公开喊 “坚持毫无意义”,说再不走几个主力旅就得全灭,可指挥部就是怕担责任,硬是让士兵在那儿耗着。



现在俄军还在往死里压,北线巩固了检查站准备打格里希诺,东线占了莫斯科村,每往前推一步都伴随着乌军的伤亡,光新帕夫利夫卡到红军城一线,一天就损失 550 多人。而乌军这边连增援都调不来,第一亚速军直接说 “这是无谓牺牲”,拒绝派兵,等于把圈里的兄弟给卖了。西方那边也指望不上,泽连斯基天天要战斧导弹,可特朗普政府根本不给,说自己库存都不够用,2026 年才计划买 57 枚,这点量塞牙缝都不够。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红军城事实上已经丢了,虽然乌方还不让记者去前线,想瞒着老百姓,但俄军都放了控制街道的全景视频了,再嘴硬也没用。这场大捷对俄军来说不光是占了个城,更把乌军的东线防线撕开了大口子,接下来整个顿巴斯的局势都得变。而乌军这边,精锐打没了,补给断了,士气崩了,高层还在死要面子,这场仗再打下去,只会输得更惨。



说到底,俄军能拿下这场胜利,靠的是兵力火力的硬实力,更是战术调整的巧劲,而乌军输就输在实力不够还硬撑,高层决策拖拖拉拉,把好好的部队给耗垮了。现在红军城的硝烟还没散,但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接下来就看乌军能不能认清现实,不然只会有更多无谓的牺牲。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财视传播
2025-11-11 17:07:39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互联网大观
2025-11-11 17:24:41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58:54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1 11:56:48
刷屏!深圳一商场突然爆火

刷屏!深圳一商场突然爆火

深圳晚报
2025-11-11 23:48:45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26:06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深度报
2025-11-11 21:42:52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熊太行
2025-11-11 18:01:42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白鹿新闻
2025-11-11 17:35:03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为何垮塌?官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原因尚需进一步核查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为何垮塌?官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原因尚需进一步核查

澎湃新闻
2025-11-11 19:34:26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罗说NBA
2025-11-12 07:56:43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12月1日禁售旧电动车,新国标不能带娃遭质疑:懂老百姓的难吗?

12月1日禁售旧电动车,新国标不能带娃遭质疑:懂老百姓的难吗?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30:03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爆角追踪
2025-11-11 12:15:25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中产先生
2025-11-11 12:23:39
僵持81分钟!怀孕超35周孕妇被劝下飞机,登机靠隐瞒上机忙甩锅?

僵持81分钟!怀孕超35周孕妇被劝下飞机,登机靠隐瞒上机忙甩锅?

凡知
2025-11-11 16:01:23
2025-11-12 08:16:49
勇士军武闲谈
勇士军武闲谈
军武闲谈,代表的都是个人观点!
1004文章数 6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亲子要闻

男孩变声期太搞笑,网友:听起来像驴子又像鸭子!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手机要闻

荣耀MagicOS 11月升级:车联优化+视频锁屏,多机型适配太良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