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巨资砸向越南!中美贸易战后,中国把“救命充电宝”藏在东南亚?

0
分享至

东南亚是中国未来对外发展的重点方向。这背后的原因很直接,过去我们的进出口主要依赖欧洲和北美,两者合计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0%。

但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后,中美贸易明显下降,加上俄乌冲突影响,中欧关系也变得微妙。以前靠欧美市场赚外汇的日子越来越难,这几年出口收入下滑、部分外企转移也是客观现实。

当前中国的处境类似二战后的美国,急需向外输出产能和技术,再反哺国内消费市场——美国当年搞了马歇尔计划,我们现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形式不同但本质和目的相通,而东南亚正是承接中国产能外溢的关键区域。




为何是东南亚?排除法下的必然选择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选俄罗斯和中亚?俄罗斯人口太少,市场规模有限;中亚各国情况复杂,我国西北发展主打一个“稳”,宁可内地补贴西北,也不会强行打通与中亚的经济通道。

一旦深度连通,中亚的各种复杂问题可能随之而来,这也是中巴经济走廊推进缓慢、瓦汉走廊难以落地的根本原因。放眼周边,只有东南亚既有足够的人口规模,又有市场潜力,能承接中国庞大的产能,自然成为最优选择。



东南亚的重要性:经济“充电宝”的现实价值

东南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就像手机没电时兜里的充电宝,堪称“救命级”。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可以理解为“低配版欧盟”,10个成员国抱团取暖,区域内无关税壁垒,对外能体现集体贸易优势。

目前东盟经济总量约3.6万亿美元,人口近7亿,市场潜力和资源总量都很可观。2022年,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达6.4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5.3%,年增长率超5%。其中对华贸易前三的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尤以越南最具代表性。



2018年中美贸易战后,欧美日韩和中国本土企业纷纷向越南转移,核心原因是越南享受美国最惠国待遇,能规避对华高关税。

2023年中国对越南投资近45亿美元,比亚迪、华为、中兴、格力等企业已在越南建厂,广东服装老板更是扎堆。

但越南也有短板:土地和工业水电成本无优势,暑假常停水停电,还得从中国买电;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东南沿海,广州到河内的物流速度比胡志明市到河内还快,越南工厂采购首选中国。

本质上,越南目前还是低技术含量的组装加工,贴“Made in 越南”标签享受关税优待,国家也不阻止低端加工业转移。不过越南需清楚,不能既占经济便宜,又在南海问题上依附美国找中国麻烦。



泛亚铁路:绑定东南亚的关键纽带

要彻底绑定东南亚,修铁路是核心手段。中国提出的泛亚铁路有东、中、西三条路线:中线从老挝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推进最顺利;东线从昆明贯通越南,西线从昆明经缅甸到印度洋出海口。

此前越南对东线谨慎,怕中国借铁路施压,把高铁项目交给日本,但日本因施工难度大、648亿美元造价占越南GDP近一半而犹豫,项目拉扯近20年没动工。

直到柬埔寨大运河项目推进(牵制越南、打通东南亚陆海交通),中越才达成共识,短期内打通河内与云南的铁路,未来延伸至南越,完成东线建设。

西线的缅甸是最大难点。中缅铁路2010年就完成规划,但缅甸政局动荡——军方罢免昂山素季、内战、缅北清剿行动不断,双方还获美国援助,和谈无望。

中国在中缅边境军演施压,但缅甸不消停,西线就难完工。不过一旦泛亚铁路全线贯通,价值巨大:中国西南能获得缅甸和北部湾两个出海口,西南企业可通过铁路辐射中南半岛,获取当地矿产(老挝450多处金属矿)、粮食(泰国占中国稻米进口近一半)、年轻劳动力;印尼这样的潜力市场(2.6亿人口、中国连续9年第一大贸易伙伴)也能深度绑定。更关键的是,西南地区将成为台海、南海有事时的后勤保障,还能摆脱地缘困局。

总之,经略东南亚是中国未来的大方向,既和南海利益紧密相关,也充满机遇与挑战。这需要用大国智慧应对复杂局面,在推进基建合作、产能输出的同时,平衡区域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热点##上头条 聊热点##经济##东南亚#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次元君情感
次元君情感
分享情感生活
70文章数 150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