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25年“昌平榜样”8月月榜揭晓,昌平法院贺颖超法官获评。从昌平法院成立少年法庭起,贺颖超就一直从事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她从最初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手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专业能手,始终不变的是她坚守的初心和对未成年人的真情与关爱。因工作业绩突出,曾获评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及嘉奖。
![]()
“未”爱护航
做司法桨手
贺颖超主要承办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主要以家事、侵权类案件为主。她经常说,她办理的不是一个案子,而是孩子的一辈子,在办理每个案件时,她都以极大的热情和专注,加大调解力度,以最大的关怀和情感化解纠纷。
涉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类纠纷多掺杂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利益纠纷,为最大程度减少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贺颖超摒弃就案判案的传统思路,抽丝剥茧地深入了解双方发生矛盾的症结点并对症下药,在多起案件中就当事人争议的抚养、探望甚至夫妻共同财产等问题一并调解解决,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中,父母双方矛盾较深,从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意愿及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贺颖超对父母进行了多次调解,庭审后专门为父女设置了亲情相见环节,让父亲充分了解女儿的想法,最终促成双方就抚养问题达成了调解,还从双方异地的现实情况出发确定了最有利的探望方式。调解达成后,孩子的奶奶激动地抱住了八年未见的孙女,父女也进一步深入交流,破碎的亲情得到了弥合。
照亮“未”来
筑法律灯塔
“我想叫您妈妈”“遇到您是我们的幸运”“谢谢您贺法官,帮助我们更好教育孩子”……这些都是贺颖超审过的案件中孩子或者家长对她真诚的认可和感谢。
贺颖超积极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等护卫孩子成长。她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她用“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勉励自己,让孩子们感受到法律的人文关怀。
在一起申请指定监护人案件中,贺颖超依法指定民政局作为一名孤儿的监护人,还为这个两次成为孤儿的小姑娘当起了“临时妈妈”,帮助孩子修补破碎内心,暖心故事被《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广泛报道。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贺颖超通过多方渠道为一名母亲去世,父亲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申领救助金,帮助中考在即的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在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中,贺颖超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在交通事故中毁容而自卑暴躁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孩子在法庭又唱起了他喜欢的歌曲。
贺颖超还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对虐待子女的家长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将家长涉嫌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并积极联系为孩子提供法律援助,孩子的外祖父激动地说她救了孩子一命。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她所在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守“未”花开
播法治种子
少年审判工作不仅仅是坐堂问案,还要走出去,厚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土壤。“贺法官,我们学校出了一起伤害事件,需要您帮助双方解决纠纷”,这是贺颖超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学校打来的电话。到学校后,贺颖超了解到初一的小姜和小米在课间因琐事发生争执,在争抢笔袋过程中,小姜被小米笔袋里的美工刀划伤右手,神经功能也受到了影响。双方家长因费用产生较大争执,学校处理一度陷入僵局。贺颖超法官应邀入校,从事情的起因、双方的过错、诉讼的风险、成本、同学情谊等因素对双方家长进行了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小姜的后续治疗费用也有了着落。“太感谢您了,这下不用上法院了”,小姜的父亲感激地对她说。
![]()
十年间,贺颖超到昌平区各中小学、社区进行法治教育40余次,组织参加法庭开放日近20次,通过国旗下讲话、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多种方式将法治理念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
贺颖超用法浇灌
用爱呵护
用心守卫每一朵花的美丽绽放
本期来源:昌平政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