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东京获奖风波:白百何长文炮轰剧组,王传君影帝之争背后的罗生门
…
第 38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落幕并未平息舆论热潮,反而因华语片《春树》的获奖争议掀起更大波澜。影片主演白百何连续多日的社交媒体动态,从最初的 “还能这么操作” 六字暗讽,到后续长文控诉,将这场围绕奖项归属的争议推向风口浪尖,而新晋影帝王传君则意外陷入 “无妄之灾” 的舆论漩涡。
事件的导火索始于电影节颁奖前夕,11 月 3 日,白百何以 “三不” 猴子表情配文 “还能这么操作”,IP 地址显示其已身处国内,随后便有她带着两个儿子现身机场的照片流出。彼时网传消息称,白百何是接到剧组通知 “作品未获奖可提前回国”,才选择结束行程。
![]()
而就在两天后的 11 月 5 日,电影节颁奖典礼上,《春树》斩获两项重磅奖项 —— 张律导演拿下最佳导演奖,王传君则凭借片中 “冬冬” 一角荣膺最佳男演员奖,这一结果瞬间让此前的猜测发酵,不少网友将白百何的动态解读为 “内涵王传君奖项内定”。
![]()
颁奖现场的细节更添争议色彩。王传君在领奖时全程表情严肃,未见获奖后的喜悦,反而透着几分沉重,他在致辞中特意感谢了同片主演白百何与刘丹,称 “她们的高光表现照亮了在角落的我”,这番体面的发言虽显真诚,却未能阻挡网络上关于 “暗箱操作” 的质疑。
![]()
随着争议升级,11 月 6 日傍晚,白百何发布长文正面回应,将矛盾焦点从奖项归属转向剧组操作。
在长文中,白百何明确表示热爱《春树》这部作品及所有主创,但无法认同剧组的 “不专业操作”。
![]()
她回忆道,当初接拍《春树》及此前的《罗目的黄昏》时,均是被张律导演的 “真情讲述” 打动,甚至不顾经纪人反对推掉其他工作全力投入,却两次遭遇剧组的疏忽对待:釜山电影节时自费陪同却差点无法入场,发布会新闻照中唯独缺少自己;此次东京电影节更被提前通知 “无需参加闭幕”,最终在影片获奖时被完全排除在外。
![]()
文末 “人品重如山,良心比金贵” 的表态,直指制片人彭瑾与导演张律,而非此前网传的针对王传君。
白百何的发声引发网友两极分化。
![]()
部分网友力挺其 “为自己维权”,认为剧组 “卸磨杀驴” 的做法有失公允,即便影片未为女演员斩获奖项,也应让主演共同见证荣誉时刻。另一部分网友则指出,白百何的前期动态确实引发了对王传君的网暴,使其成为无辜受害者。
![]()
不久后,王传君的老板在朋友圈发文 “不回应不是好欺负,善良是选择不是软弱”,疑似回应此次争议,暗指白百何的行为给王传君带来负面影响。
![]()
值得注意的是,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多位成员已出面澄清奖项争议。评委会主席卡洛・沙特里安明确表示,奖项评选不区分主角配角,唯一标准是 “表演本身的质量”,王传君的演绎 “为角色赋予了生命”。
评委桂纶镁也解释,本届男演员竞争相对平缓,而王传君的 “安静内敛却细腻入微” 的表演令人信服,同时透露最佳女演员奖项因日本影片《恒星的另一边》两位主演的出色表现而产生 “双黄蛋”,与《春树》女演员的表现无关。
评委文晏更是直接否认 “资本施压” 的传闻,强调评选过程全程独立公正。
这场风波的核心早已超越奖项归属,折射出演员与剧组的职场矛盾,以及公众对国际电影节评选规则的认知偏差。
白百何的不满源于自身付出未获尊重,王传君的获奖则经评委证实符合专业标准,而剧组在沟通与权益保障上的疏漏,成为这场争议的关键症结。
截至目前,《春树》制片人及导演尚未对此作出回应,这场横跨东京与国内的舆论风波仍在持续,而如何平衡艺术荣誉与职场尊重,或许是所有影视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