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借我车回老家,回来时油箱是满的,还送了我2瓶好酒

分享至

“兄弟,车给你完璧归赵!特意给你洗得锃亮,油也加满了!”

电话那头,老同学赵磊的声音爽朗得像夏日午后的阳光。

我笑着接过他递来的车钥匙和两瓶好酒,心里暖烘烘的,刚准备在同学群里夸夸他这“人间理想型借车范本”。

“叮”的一声。

手机屏幕亮了,短信的内容让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整个人如坠冰窟。

01

那个周三的晚上,窗外的城市霓虹初上,将我小小的书房染上了一层迷离的光晕。

我叫李哲,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班族,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即将到期的项目PPT奋战。

咖啡已经续了第三杯,苦涩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勉强驱散着盘踞在脑海中的困意。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突兀地亮起,欢快的铃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

来电显示的名字,让我微微一愣。

赵磊。

我的大学同学,曾经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毕业后,我们都在这座繁华又拥挤的城市里打拼,但见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大部分的联系,都停留在朋友圈的点赞和偶尔的节日问候上。

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划开了接听键。

“喂,磊子,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疲惫。

“哲子!干嘛呢?没打扰你吧?”赵磊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股子不由分说的热情。

“没,加个班,常规操作了。”我靠在椅子上,稍微放松了一下紧绷的背。

“嗨,咱们这些打工人,命苦啊。”他感慨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对了,哲子,跟你说个事儿,商量一下。”

我心里“咯噔”一下。

通常,“商量一下”这四个字,都是麻烦事的开场白。

“你说。”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老家那边,我表弟要结婚,就这周末。家里催得紧,非让我回去一趟,说是家里最有出息的表哥,得回去撑撑场面。”

赵磊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我能想象出他此刻大概正得意地笑着。

“那挺好啊,回去热闹热闹,恭喜恭喜。”我客气地应和着。

“好是好,但这不春运了嘛,火车票根本抢不到,飞机票又贵得离谱。我这……这不是寻思着,咱们这关系……”

他开始支支吾吾,后面的话虽然没说出口,但我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你想……借我的车?”我替他把话说完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赵磊略带尴尬的笑声:“嘿嘿,还是你懂我啊,哲子!就借几天,大概四五天吧,周末去,下周二三就回来,绝对不耽误你用。”

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那辆白色的合资B级车,是我工作五年,省吃俭用,才终于攒够首付买下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更是我在这座城市里,唯一能由自己完全掌控的一片私人空间。

它是我深夜下班后的慰藉,是我周末逃离喧嚣的伙伴。

借车,这两个字对我来说,比借钱还要沉重。

事故、违章、刮蹭……无数个“万一”在我脑海里盘旋。

我深吸一口气,委婉地开口:“磊子,现在租车平台挺方便的,一天也就两三百,车型也多,要不我帮你看看?”

“哎呀,别提了!”赵磊立刻打断我,“租车公司那些车,车况差得要死,手续还麻烦得要命,还车的时候还得被他们鸡蛋里挑骨头,坑死人了。”

他的语速很快,似乎生怕我再找出别的理由。

“再说了,租个车回去,我怎么跟家里人说?说我混了这么多年,连辆自己的车都没有?我这脸往哪儿搁啊?”

他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哲子,你忘了?大学那会儿,咱们俩可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我没钱吃饭,你把饭卡给我刷;你生病了,我背着你去校医院。咱们这交情,我还能给你把车开坏了不成?”

那些尘封的记忆,被他轻易地翻了出来。

昏黄的路灯下,我们勾肩搭背,分享着一瓶廉价的啤酒和不着边际的梦想。

考前通宵复习,他泡的咖啡总是会多泡一杯放在我的桌上。

确实,我们曾经是那么要好。

只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把我们都染成了不同的颜色。

“你放心,兄弟!”赵磊的声音再次响起,信誓旦旦,“路上所有费用,油费、过路费,我全包了!保证给你车开得利利索索,回来给你洗得干干净净,再给你加满油!”

我沉默了。

我的脸皮薄,尤其是在“情谊”这两个字的绑架下,总是显得不堪一击。

拒绝的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被我咽了回去。

或许,是我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他只是回家撑个场面,来回也就一千多公里,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那……好吧。”我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那你什么时候要?”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够意思!”赵磊的语气瞬间变得无比兴奋,“明天晚上我去你那儿取,行吗?”

“行。”

挂了电话,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感觉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慌。

第二天傍晚,赵磊如约而至。

他穿了一件看起来价格不菲的呢绒大衣,头发梳得油亮,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和我这个刚下班、一身疲惫的社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兄弟,真是太感谢了!”他一见面就给了我一个熊抱。

我把车钥匙递给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像嫁女儿一样开始絮絮叨叨地嘱咐。

“路上开慢点,安全第一。”

“车里别抽烟,我媳妇闻不了烟味。”

“高速走ETC通道就行,方便。那个是绑定我银行卡的,会自动扣费,你大概记一下花了多少路费,回来之后咱们再算。”我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放心吧,兄弟!”赵磊拍着胸脯,一脸的爽快,“这我还能忘了?一码归一码,账必须算清楚!你把心放肚子里!”

看着他那张写满真诚的脸,我打消了心里最后一丝顾虑。

也许,是我太多心了。

他开着我的车,在地下车库一个漂亮的甩尾,消失在了出口的灯光里。

我站在原地,听着引擎声远去,心里空落落的。

02

车被借走的头两天,是周末。

我一下子从有车一族,退回到了依赖公共交通的原始状态。

周六早上,习惯性地准备开车去郊区的一个水库钓鱼,走到门口才猛然想起,我的“战马”已经不在车库了。

那种失落感,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被暂时剥离了。

最后,我只能扛着渔具,去挤那人满为患的地铁,再转两趟公交车,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

坐在水库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我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手机被我翻来覆去地看,下意识地就想点开车辆定位的APP。

我的车装了原厂的智联系统,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车辆位置。

我点开APP,地图加载出来,一个小小的蓝色车标,正安静地停留在几百公里外,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小县城里。

定位显示,那里正是赵磊的老家。

看到这个,我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看来,他确实是回家了。

我关掉手机,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鱼竿的浮漂上。

周日晚上,我正在厨房里准备第二天的午餐便当,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赵磊发的朋友圈。

九宫格照片,满满的都是“荣归故里”的意气风发。

第一张,是在一个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包厢里,他站在主位,身边围满了亲戚朋友,他举着酒杯,笑得满面红光。

第二张,是一桌子丰盛的菜肴,龙虾鲍鱼,应有尽有。

第三张,是我的那辆白色小车,停在一家看起来很高档的KTV门口,夜色下,车身的线条被霓虹灯勾勒得格外引人注目。

配文是:“荣归故里,感慨万千。不变的,是这浓浓的乡情。”

下面一排排的点赞和评论。

“磊哥混得好啊!”

“大老板回来了!”

“磊哥这车真气派!”

我看着那条“磊哥这车真气派”的评论,嘴角扯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我承认,那一刻,我心里有点虚荣感。

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还是和大学时一样,那么爱面子,那么喜欢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不过转念一想,同学一场,车借给他,让他风光风光,也算是物尽其用。

我把手机扔在一边,继续切我的西蓝花。

周一,是工作日,也是我最难熬的一天。

早高峰的地铁,像一个巨大的沙丁鱼罐头,把每一个人都挤压得面目全非。

我被人群推搡着,闻着空气中混杂的汗味和早餐味,无比怀念我的车。

怀念那个可以播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享受着空调,从容地行驶在城市高架上的独立空间。

晚上回到家,疲惫不堪地瘫在沙发上。

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又点开了那个车辆定位APP。

车标的位置,还在他老家县城,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似乎是一个小区的停车场。

我放下了心。

可就在我准备关掉手机去洗澡的时候,一条来自银行的短信弹了出来。

“【XX银行】您尾号XXXX的信用卡于12月X日23:15分发生一笔ETC通行费交易,金额为188.50元,交易路段:GXX高速A收费站-B收费站。”

我皱了皱眉。

这个B收费站,我有点印象,好像是隔壁省份的一个城市。

离他老家,至少有两三百公里。

已经快半夜了,他开车去那么远干什么?

而且,他不是说就回老家参加婚礼吗?婚礼应该早就结束了。

一丝疑惑,像藤蔓一样,开始在我心里悄悄滋生。

我点开地图,查了一下A收费站到B收费站的距离。

果然,是一条通往邻省旅游景区的路线。

我拿着手机,有些发愣。

要不要打个电话问问?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我自己掐灭了。

万一他只是顺路去拜访一个远方的朋友呢?或者带亲戚去附近转转?

我这一通电话打过去,问东问西,岂不是显得我太小气,太不信任他了?

车都借了,还在乎这点油费路费?

我一遍遍地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

做人要大气一点。

他不是说了吗,所有费用他全包,回来会跟我算的。

也许……也许只是银行的短信推送有延迟呢?

对,一定是这样。

我把这个小小的插曲归结为系统问题,然后强迫自己不再去想。

我努力说服自己,是我太敏感了,不应该用这种小人之心去揣度曾经的兄弟。

约定的还车日是周二晚上。

下午五点多,我还在公司处理手头的最后一点工作,赵磊的电话就打来了。

“哲子,忙完了没?我快到你小区了。”他的声音听起来心情很不错。

“快了快了,你先到地库找个车位停好,我马上就下来。”

挂了电话,我迅速保存了文件,关上电脑,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说实话,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我的车。

那感觉,就像是迎接一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我乘电梯直达地下二层,刚走出电梯口,一眼就看到了停在不远处车位里的那抹熟悉的白色。

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走近一看,我不禁愣住了。

车子……被洗得太干净了。

简直比我刚从4S店提出来的时候还要亮。

白色的车漆在车库昏暗的灯光下,反射着一层柔和的光泽,四个轮毂黑得发亮,连轮胎壁都被细心地刷上了一层保护蜡。

车窗玻璃通透得像是不存在一样,可以清晰地看到车内的景象。

我拉开车门,一股淡淡的柠檬香氛扑面而来,而不是我预想中可能出现的烟味或者食物的混合气味。

车内同样一尘不染,脚垫像是新的一样,中控台上连一丝指纹都看不到。

我坐进驾驶位,手下意识地握住方向盘。

那种熟悉的、只属于我的感觉,瞬间回来了。

我扭动钥匙,启动了车辆。

引擎发出一声平稳而有力的低吼,仪表盘随之亮起。

我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油表上。

那根橙色的指针,稳稳地、坚定地,顶在了最右侧“F”(Full)的刻度线上。

满箱油。

他真的做到了。

我心里那点因为高速费短信而升起的不安,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我甚至开始为自己之前的猜疑感到一丝羞愧。

看吧,李哲,你就是个小肚鸡肠的家伙。

人家赵磊,多么敞亮,多么局气!

这时,车窗被敲了敲。

我回头,看到赵磊那张笑呵呵的脸。

我熄了火,推门下车。

“怎么样,兄弟?车况还行吧?”赵磊递过来一根烟,被我笑着摆手拒绝了。

“何止是行,你这是给我做了个精洗加大保养啊。”我由衷地赞叹道。

“那必须的!”赵-磊得意地一扬眉毛,“借兄弟的车,哪能给你弄得邋里邋遢的?那不成白眼狼了嘛!”

他指了指油表:“回来路上,路过加油站,顺手就给你加满了。一滴都不少!”

“磊子,太客气了,真不用这样。”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一阵暖流淌过。

这些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见过了太多人情冷暖,赵磊这种“有借有还,再多送一程”的做法,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我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担忧和计算,都显得那么上不了台面。

“跟我还客气啥!”赵磊大咧咧地摆摆手,然后神秘一笑,“别急,还有呢!”

说着,他转身走到车尾,打开了后备箱。

我好奇地跟了过去。

只见他从后备箱里,拎出来一个非常精美的深蓝色硬壳礼品袋。

袋子看起来很有分量。

他把袋子递到我面前,一股酒香混合着包装的清香飘了过来。



“喏,给你带的。”他把袋子塞到我手里,“这是我们老家那边最好的特产酒,一般人想买都买不到。这次回去,全靠你这车给我撑场面了,不然我这‘混得好的大表哥’人设可就崩了。这酒你必须收下,不然就是看不起我!”

我低头看了看,礼品袋入手沉甸甸的,透过镂空的部分,可以看到里面是两瓶白瓷瓶的白酒,包装古朴又典雅,看起来就价格不菲。

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洗车、加满油、还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赵磊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把我打得有点“晕”。

我感觉,我们之间的同学情谊,在这一刻,不仅仅是回到了大学时的纯粹,甚至还得到了升华。

他虽然爱面子,好排场,但为人处世,是真的没得说。

“磊子,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推辞着。

“拿着!”赵磊把我的手往回一推,态度很坚决,“你要是不要,就是不把我当兄弟!一顿酒钱而已,跟你的帮忙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再拒绝,就显得太矫情了。

我只好收下,心里充满了感动和一丝愧疚。

“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太谢谢你了,磊子。”

“这就对了嘛!”赵磊见我收下,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行了,车也还你了,我也得赶紧回去了,改天咱们再约饭!”

“好,路上慢点。”

我目送着赵磊走进电梯,直到电梯门合上,我还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

我掂了掂手里的酒,感觉沉甸甸的,不仅仅是它的物理重量,更是那份“情谊”的重量。

我低头看了看我那辆一尘不染的爱车,又看了看手里的好酒。

我觉得,赵磊这个人,能处!

我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等会儿要在我们的大学同学群里,如何不点名地、不动声色地,把赵磊这种“教科书级别的借车行为”好好地宣扬一下,让那些借车不还、借车不加油的家伙们都好好学学。

这才是真正的兄弟!

03

我开着车,回到了自己的车位。

车里那股清新的柠檬香氛让我心情大好。

我哼着小曲,拎着那袋沉甸甸的好酒上了楼。

回到家,妻子还没下班,屋子里安安静静的。

我把礼品袋小心翼翼地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像是对待一件珍宝。

我坐到沙发上,把那两瓶酒从袋子里拿了出来。

白色的瓷瓶,温润如玉,瓶身上是手写的书法字体,遒劲有力,透着一股低调的奢华。

我拿出手机,对着酒瓶拍了张照片,准备识图查一下这酒的来头,看看赵磊口中“买都买不到”的好酒,到底是什么档次。

但想了想,又觉得这么做有点庸俗,也辜负了朋友的一片心意。

我把手机放下,身体向后靠在沙发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心里因为借车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不但落了地,还换回了一箱油和两瓶好酒,更重要的是,还验证了一段可贵的友情。

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

在这个人情比纸还薄的时代,能有赵磊这样一个“局气”的老同学,是我的福分。

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之前是不是太过狭隘,太过算计,差点因为一些无端的猜疑,而误会了一个好兄弟。

我再次拿起手机,点开了那个沉寂已久的大学同学群。

我准备发一条朋友圈式的感言。

内容我都想好了:

“什么是靠谱的朋友?就是他找你帮忙的时候,你毫不犹豫;他把东西还给你的时候,让你觉得自己的帮忙是多么值得。”

这样既表达了我的心情,又给足了赵磊面子。

我找到输入框,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跃跃欲试,正准备把我满心的感动付诸文字。

就在这时。

“叮”的一声。

一声清脆的短信提示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以为是赵磊到家后发来的“已到家,勿念”之类的客套信息,或者是垃圾广告。

我甚至都没太在意,只是出于习惯,随手拿起了手机,划开屏幕,目光随意地扫向了屏幕上方弹出的那条通知预览。

然而,就是这一眼。

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