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刚刚完成“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双方同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仅仅过去两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出言威胁,称中国要是继续禁止或者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将重新加税。
咱们先看看中欧磋商这件事。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欧在布鲁塞尔举行“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
这不是普通的例行会谈,而是在中国10月初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后,欧盟方面表达“严重关切”的背景下举行的。
![]()
会谈结束之后,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立即发文确认,称中方明确表示,10月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暂停措施同样适用于欧盟。
毋庸置疑,欧盟持续了数周的焦虑,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而美国则陷入战略困境。
但是就在中欧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时候,美国出来闹幺蛾子了。
贝森特威胁加税的时间点似乎很有深意。
今年以来,全球有关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
不管是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还是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这些举措背后,都是对关键矿产资源控制权的激烈争夺。
而现在,中欧之间建立的对话机制,就是在对全球供应链重组趋势的务实应对。
中欧双方都意识到了,在确保供应链稳定方面存在着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利益。
可这是美国想看到的吗?显然不是,不然贝森特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话。
他的表态,与其说是逼中国在稀土方面做出让步,倒不如说是在故意激怒中国。
因为他的措辞和态度都十分傲慢,今年和中国同行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他不可能不知道什么话是我们爱听的,什么话是我们不爱听的。
![]()
那他为啥要激怒中国呢?或者说他为什么要挑这个时候激怒中国呢?
说白了就两个原因。
第一,不想看到中欧关系缓和。
第二,不想让欧洲成功得到稀土。
长期以来,美国都在想办法破坏中国的朋友圈,不管是俄罗斯、欧盟还是非洲、拉美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被美国敲打过,威逼利诱过。
眼看着中国日益崛起,美国急了,所以就想从这个方面入手,让中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但事实证明,美国的努力不可能成功。
![]()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中欧关系有些遇冷,但是整体而言,中欧关系及合作还是比较稳定的,经贸领域的高层互动一直在持续,合作投资等磋商活动也没断过。
这次升级版的磋商,就是证明。
但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所以贝森特急了。
虽然欧洲说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但实际上,特朗普政府根本没把对方当自己人。
美国缺稀土,欧洲也缺稀土,但东西就那么多,中国的出口份额也就那么多,美国当然要先确保本国企业的供应不断。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
这种背刺盟友的情况,在过去屡见不鲜。
当然了,对于咱们来说,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咱们都不得不防。
而且现在还有不少现实问题摆在这里,比如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意见不一,美国产业界与政府立场也有温差。
这种复杂性预示着未来的博弈将更加微妙。
中美之间达成的为期一年的暂停协议不假,中欧建立了升级版对话机制也没毛病,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平衡。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各方能否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他国的合理关切。
就在贝森特发表关税威胁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作出回应:“中美经贸团队吉隆坡磋商的成果充分说明,对话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
这句话道破了当前全球贸易格局的本质。
当前中欧通过对话寻求合作,美国则延续施压策略。
但各方都心知肚明,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供应链安全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回到谈判桌前。
未来的关键矿产供应链格局,将取决于各方能否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的空间,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这既是对智慧的考验,也是对远见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