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秩春秋砥砺行,浦江潮涌见初心。上海海外联谊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以“我和上海的故事”为主题,向海内外海联会成员发出诚挚邀约,共同书写一部属于奋斗者、建设者与追梦人的集体记忆。这些故事里,有服务上海改革发展时挥洒的汗水,有中外文化交流中架起的桥梁,更有海内外同胞携手同心、共绘发展蓝图的赤诚。它们不仅是个人与城市交织的成长轨迹,更是海联会职责使命的生动注脚。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今天,让我们一同聆听上海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李可庄的讲述:以侨为桥,与城共生四十年。
当祖父辈从上海迁往香港时,这份跨越山海的故土情结,终在我身上化作与上海四十年发展同频共振的缘分。作为上海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上海南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自2012年将事业重心扎根上海,身兼沪港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的十余年间,我以“沪港人”的独特视角,既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沪港联结的践行者。
上海于我,藏着血脉里的亲切。20世纪80年代起,父亲经常往返沪港探寻发展机遇时,我数次适逢假期得以同行,外滩钟声、弄堂烟火便在记忆里扎了根,亲眼见证浦东从阡陌农田崛起为摩天森林,目睹上海从区域重镇成长为国际枢纽。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基因从未改变,2012年,我下定决心全心扎根上海,而上海海外联谊会,便是我融入这片热土的第—座桥梁。
![]()
在海联会的平台上,我的身份从“创业者”延伸为“联结者”。作为沪港青年会荣誉会长,我深知沪港青年携手是两地发展的核心动力。2009年起推行的“沪港同心实习计划”,从最初仅35名学生参与,发展到如今每年340名香港学子走进上海145家企业实习。我曾经带教的香港青年,都因深入了解内地而保持理性认知。2024年5月,我发起“港澳侨家族青年企业家考察团”,当青年企业家们走进上海硅巷、 自贸区,感叹“上海的营商环境藏着无限可能”时,我更深刻体会到联谊会“凝聚侨心、汇聚侨智”的深意。
![]()
这份对上海的热忱,早已融入履职的每—个细节。2023年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后,我第一时间抵沪参加市政协会议,实地调研经济复苏情况,为上海新兴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针对香港基层青年发展困境,我联合14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加快沪港姐妹学校缔结、组织上海高校赴港推介。
2025年两会期间,我再次呼吁搭建沪港青年创业大赛、科技交流营等平台,推动两地科创与人才领域深度合作。身为沪港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我也全力推动沪港基层互动与民生关怀,让联结从青年延伸至更广阔的群体。
![]()
如今,上海海外联谊会迎来四十华诞。我从十五年前初入时的热忱参与者,到如今推动沪港多领域合作的践行者,我亲历着它从联络平台成长为“港澳侨界大家庭”的蜕变。站在新起点,我仍将以海联会为纽带,用实习计划点亮青年梦想,用提案建议回应发展需求,用基层互动凝聚民心共识。
我与上海的故事,始于祖父辈的故土情怀,兴于城市开放的发展机遇,成于海联会搭建的联结之路。这份跨越山海的缘分,是—名港澳理事的责任,更是对这片热土最深沉的告白。
来源:中新社
供稿:部港澳台处
编辑:孙乐
上观号作者:浦江同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