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大爷天天去买30斤猪肉,肉铺老板疑心报了警,门被推开都愣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胖三,今天还是30斤五花肉。"

陆振山把一沓皱巴巴的钞票放在案板上,眼神躲闪着不看肉铺老板的脸。

胖三擦了擦手上的血水,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

两个多月了,这个瘦得像竹竿一样的老头天天来买30斤猪肉,到底要干什么?

"老陆,我说句不该说的话,你一个人住,买这么多肉..."话还没说完,陆振山已经扛起肉袋子转身就走。

胖三望着他佝偻的背影,拿起了手机...



01

上午十点,菜市场里的喧嚣声正浓。

陆振山推开胖三肉铺的玻璃门,里面飘出熟悉的血腥味和消毒水的味道。他站在门口顿了顿,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胖三,还是老样子。"

胖三正在剁排骨,听到声音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陆大爷,又来了啊。"

这已经是第67天了。胖三心里默默数着,从夏天到现在深秋,这个老头风雨无阻,每天上午十点准时出现,要30斤五花肉,不多不少。

"五花肉还有多少?"陆振山问。

"够的够的,你要多少我这都有。"胖三放下菜刀,"不过陆大爷,我一直想问,你买这么多肉..."

"不用问了,称吧。"陆振山打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破旧的钱包。

胖三无奈地摇摇头,开始称肉。30斤五花肉,按今天的价格是480块钱。陆振山数钱的动作很慢,手指有些颤抖,但每一张钞票都是崭新的,好像特意去银行换的。

小芬从后面的冷库走出来,看到陆振山正在付钱,眼神里满是担忧。

她跟胖三结婚十五年,在这个菜市场开肉铺也有十年了,什么样的客人都见过,但像陆振山这样的还是头一回遇到。

"一共480。"胖三说。

陆振山点了点钞票,正好480块,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他把钱放在案板上,等胖三把肉装进塑料袋里。

"陆大爷,天气转凉了,肉不能放太久,容易坏。"小芬忍不住说了一句。

陆振山提起肉袋子,"知道了。"

说完就走,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胖三和小芬目送他离开,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

"这老头到底什么情况?"小芬压低声音问。

"鬼知道。"胖三摇头,"一个人住,买这么多肉,要么是脑子有毛病,要么就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02

最初,胖三很高兴有这样的大客户。30斤肉一天,一个月就是900斤,能顶得上好几个普通客户。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觉得不对劲。

陆振山每次来都是同样的流程:进门,要30斤五花肉,付钱,走人。从不闲聊,从不讲价,从不要求加工。他买肉的时候总是很着急,好像有什么急事要赶。

更奇怪的是,老人从来不买其他东西。胖三观察过,陆振山在菜市场里只进他这一家店,买完肉就直接离开,从不在其他摊位停留。

"我觉得这个人有问题。"小芬对胖三说,"正常人买肉,会挑挑拣拣,会问问价格,会聊两句天气。他什么都不问,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

胖三也有同样的感觉。陆振山买肉的时候,眼神总是有些躲闪,好像在害怕什么。而且他的手总是在颤抖,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是因为紧张。

"会不会是老年痴呆?"胖三猜测,"听说老年痴呆的人会重复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他每次钱都数得很准,480块钱一分不差。老年痴呆的人能做到这样吗?"小芬反驳。

这也是胖三疑惑的地方。如果陆振山真的有认知问题,为什么能准确记住肉铺的位置?为什么能准确计算金额?为什么从来不会出现错误?



胖三开始向其他商户打听陆振山的情况。卖菜的老王说见过这个老人,但从来没见他买过菜。卖鱼的小李也认识他,但说他从来不买鱼。

"奇怪了,不买菜不买鱼,只买肉,这人到底要干什么?"胖三越想越不对劲。

小芬决定做个实验。第二天陆振山来买肉的时候,她故意多跟他说了几句话。

"陆大爷,今天的肉特别新鲜,刚从屠宰场运来的。"

"嗯。"陆振山只是点点头。

"你家里人多吧?这么多肉够吃好几天的。"

陆振山抬头看了看小芬,"家里人多。"

"几口人啊?"

"...挺多的。"

这个回答让小芬更加疑惑。什么叫"挺多的"?到底是几个人?为什么不能说个具体数字?

胖三也加入了试探。"陆大爷,你家里是开餐馆的吗?"

"不是。"

"那这么多肉..."

"家用的。"陆振山说完就要走。

"等一下,"胖三叫住他,"你这肉都怎么保存?冰箱装得下吗?"

陆振山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胖三,眼神里有一丝警觉。"能装下。"

"30斤肉,得要很大的冰箱吧?"

"嗯。"陆振山不再说话,提着肉快步离开。

胖三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的怀疑更重了。陆振山明显在撒谎,他的反应太不自然了。

03

接下来几天,胖三和小芬继续观察陆振山的行为。

他们发现,老人每次买完肉后都会往北走,朝着老城区的方向。而且他走路的姿势很奇怪,总是低着头,好像在避免被人注意。

"我觉得我们应该跟着他看看。"小芬建议。

"跟踪人家?这不太好吧。"胖三有些犹豫。

"我们不是要害他,是担心他出什么事。万一他真的有精神问题,在家里囤积这么多肉,很危险的。"

胖三被说服了。第二天陆振山买完肉离开后,他悄悄跟在后面。但是没跟多远,就被人流冲散了,失去了目标。

"下次我们开车跟。"胖三对小芬说。

但第二天陆振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买完肉后走得特别快,拐了几个弯就不见了踪影。

这让胖三更加确信陆振山有问题。为什么要躲避?为什么走得这么急?正常人买完肉回家,用得着这么紧张吗?

小芬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想找找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她找到了一些关于独居老人异常行为的新闻,其中有些确实涉及囤积食物。

"你看这个,"小芬给胖三看手机,"这个老人在家里囤积了几百斤过期食品,最后引起火灾。"

"还有这个,这个老人因为老年痴呆,每天买很多菜,家里堆得到处都是,最后邻居报警才发现。"

这些新闻让胖三夫妇更加担心。如果陆振山也是这种情况,那问题就严重了。30斤肉放在家里不处理,很快就会变质,不仅浪费,还可能引起疾病或者其他危险。

"我们得做点什么。"小芬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出事。"

胖三也觉得应该行动了。他们考虑过直接去陆振山家里看看,但不知道具体地址。也考虑过问其他邻居,但这样做太明显,万一传到陆振山耳朵里,可能会让事情更复杂。

最后,他们决定联系社区或者警察,让专业人士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样比较安全,"小芬说,"而且警察有经验处理这种情况。"

胖三犹豫了一天,最后还是拨通了社区派出所的电话。

"喂,警察同志吗?我要报告一个情况。"



"什么情况?"电话里传来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

"有一个老人,天天来我这里买30斤猪肉,已经两个多月了。我觉得不正常,担心他有什么问题。"

"买肉有什么问题吗?"

胖三详细解释了陆振山的异常行为:独居、大量买肉、拒绝交流、行为诡秘等等。电话里的警察听完后,表示会派人了解情况。

第二天上午,张警官来到了胖三的肉铺。他三十多岁,穿着制服,看起来很专业。

"我是社区民警张峰,你就是报警的胖三?"

"是的,警察同志。"胖三有些紧张,"我不是故意找麻烦,就是觉得那个老人情况不对。"

张警官拿出笔记本,"你详细说说这个老人的情况。"

胖三把陆振山的异常行为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包括每天买30斤肉、从不交流、行为诡秘、疑似独居等等。

小芬在旁边补充了一些细节,比如老人数钱时手抖、眼神躲闪、拒绝送货上门等等。

张警官认真记录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这个老人叫什么名字?"

"陆振山,六十多岁,瘦瘦高高的。"

"住在哪里?"

"这个我们不知道,他从来不说。"

"有没有看到他和其他人接触?"

"没有,他总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

"除了买肉,还买其他东西吗?"

"不买,只买肉。"

张警官听完后,觉得这个情况确实需要关注。独居老人大量购买食物,行为异常,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我会调查一下这个陆振山的情况。"张警官说,"如果发现问题,会及时处理。"

当天下午,张警官就通过身份证信息找到了陆振山的住址。老人住在北城区的望江小区,六楼602室,确实是独居。

张警官还了解到,陆振山是退休钳工,妻子三年前因病去世,无子女。

从档案上看,他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也没有精神病史。但这些信息并不能解释他大量购买猪肉的行为。

04

第三天,张警官决定实地了解情况。他和同事小李一起来到望江小区。

这是一个建于九十年代的老小区,楼房外墙斑驳,楼道里光线昏暗。他们爬到六楼,找到602室。

"有人在家吗?"张警官敲门。

屋内没有回应。

"陆振山,我们是社区民警,想了解一下情况。"

还是没有回应,但可以听到屋内有轻微的声响,好像有人在走动。

张警官和小李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奇怪。明明有人在家,为什么不开门?

"陆振山,请开一下门,我们只是例行检查。"

屋内的声响停止了,但还是没人开门。

张警官开始担心,担心老人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在门外又等了十分钟,期间多次敲门呼叫,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会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小李担心地说。

张警官也有这种担心。如果陆振山真的精神有问题,或者在家里出了意外,他们必须及时处理。

经过考虑,张警官决定请开锁师傅来。在确认屋内确实有人但无法正常交流的情况下,这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半小时后,开锁师傅到了。张警官向他说明了情况,强调这是为了老人的安全。



"我们怀疑老人可能遇到了困难,需要进去查看一下。"

锁被打开了。

张警官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张警官推门而入,眼前的场景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