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中医施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非机械套用古方。
硬皮病作为一种以皮肤及内脏纤维化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中医范畴多属“皮痹”“痹证”等范畴,其病程缠绵、病机复杂,更需精准把握 “虚实” 之辨,方能对症施药。
临床曾接诊一位 65 岁的硬皮病患者,病程四年有余。初诊时患者双手、面部皮肤僵硬增厚,按压无弹性,手指遇冷发紫发白,关节活动受限,伴畏寒怕冷、乏力懒言,日常握拳、洗脸等动作难以顺利完成。
追问病史得知,患者长期居住潮湿环境,早年有风寒湿痹病史,近期因劳累后症状加重。
辨证可见患者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同时存在皮肤紧绷、肢体刺痛等虚中夹实之象,属 “脾肾阳虚、血瘀络阻” 证型,虚为根本,实为寒凝瘀滞。
![]()
基于辨证结果,施治以温阳散寒、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为原则,开具个性化方剂:附子、桂枝、黄芪、白术、当归、川芎、地龙、鸡血藤等。
同时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寒,避免接触冷水,适度进行关节拉伸锻炼。
一个疗程后,患者反馈畏寒症状减轻,手指遇冷变色频率减少,面部皮肤僵硬感略有缓解,可缓慢完成握拳动作。
两个疗程后,双手皮肤弹性有所恢复,关节活动范围扩大,洗脸、穿衣等日常活动无需他人协助,肢体刺痛感基本消失。
三个疗程后,患者面部及双手皮肤硬度明显降低,按压有轻微弹性,可正常进行日常活动,仅在寒冷天气偶有手指发凉,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需特别提醒,文中方剂需根据个体辨证结果调整,不可自行抓取使用。中医治病如量体裁衣,唯有精准把握病机虚实,才能制定贴合病情的治疗方案。
“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治寇。”硬皮病的治疗没有固定的 “万能方剂”,唯有坚守辨证施治的核心,在临床实践中悟透 “虚实” 转化之道,才能为患者带来切实的疗效,这正是中医传承千年的智慧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