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7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
昨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掌敏洁夺冠,李蕊汐/卢为收获银牌,刘军熙/孟泽瑞收获铜牌,全红婵/王伟莹排名第五。
赛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全红婵表示,因为自己的问题没能帮搭档登上领奖台,“她的愿望是我们俩能一起上领奖台,但是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剪辑:张力友 素材:CCTV5、中国蓝新闻
有记者问,“未来我们还会在跳水池里见到全红婵吗?”全红婵回应,“再说吧。”
在新闻发布会上,陈芋汐向全红婵隔空喊话:“首先还是希望她能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尽快恢复到最佳水平。其次,大家也是非常好的队友、也是曾经的搭档,所以对我们俩来说,都希望能再一起携手、一起去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
![]()
△11月6日,选手训练备战,陈芋汐、全红婵“同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台风“海鸥”致菲律宾152人死亡
据CCTV国际时讯,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今天(11月7日)清晨6点,台风“海鸥”已在菲律宾造成至少152人死亡、86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225万。
台风“海鸥”于11月4日凌晨登陆菲律宾。最新数据显示,菲律宾全国共有123处发生洪水灾情,9500多处房屋受损,包括医院、学校等在内的81处公共设施受损,162个市镇的电力供应受到影响,22个市镇的通信受到影响,707个市镇停课,483个市镇停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11月6日已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
转发周知!今天可查教资成绩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将于11月7日10时发布,查询网址:http://ntce.neea.edu.cn/ntce/ 祝大家努力终有收获!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接招
据中国青年报今日3版,进入11月,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进入冲刺高潮。今年的消费战场,你是果断“剁手”清空购物车,还是佛系旁观?年轻人的消费姿态愈发理性,这份转变背后藏着特定的消费逻辑与生活考量。今年,国补成为消费领域一大亮点,探寻让政策更贴近年轻人的有效路径颇具现实意义。我们还走进年轻人青睐的线下市集,探访实体消费场景中的新潮流、新玩法。详情
![]()
未来3天,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或见极光!
据央视新闻,11月6日,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未来3天或现大地磁暴。北京时间11月5日晚间19时19分以及11月6日的清晨6时07分,太阳再次耀斑两连暴,最大强度分别为M7.4级和M8.6级,并伴随较为明显的日冕物质抛射(CME)。
受此影响,未来三天可能发生较强地磁活动。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都有机会看到极光,黑龙江漠河、新疆、内蒙古等地甚至有机会出现红绿复合极光。
直播预告 聊聊“立冬吃饺子”的千年习俗
今日立冬,10点30分,锁定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首页“青春探物所”立冬特别直播,一起云包饺子、唠嗑取暖,把冬天的第一个祝福“包”进馅儿里!
本期,主播将“潜入”我们最熟悉的中国青年报社食堂后厨,开启一场热气腾腾的冬日盛宴!我们将:聊聊“立冬吃饺子”的千年习俗。特邀食堂面点负责人亲授招牌面点的制作秘诀,看看广受好评的饺子皮是如何诞生的!
![]()
“冬补就得大补”?专家:这些人不适合用膏方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立冬是冬季的首个节气。昨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表示,冬季进补是古人的传统智慧,但是冬补不等于蛮补,膏方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补剂,需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判断。
![]()
△1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冬)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发言。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余冰玥/摄
齐文升提醒,有几类人不适合服用膏方。一是体质湿热人群。他们通常形体比较肥胖,口干口苦、心烦急躁,或者大便干燥、黏滞、舌红,舌苔黄腻。这一部分人群中医认为是湿热体质,如果用膏方进补,就等于火上浇油,反而会加重原本湿热的体质。
第二是存在急性感染的患者,如感冒发烧,或有肺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急性感染时,中医认为体内有病邪,这时进服膏方,邪气不能正常排泄,反而会加重病情。
第三点,膏方一般是含糖的,有糖尿病的患者,尽量不吃,不利于对血糖的控制。
齐文升特别指出,慢阻肺的病人平常疲乏、气短、腰酸腿软,怕风,易感冒,同时这些病人还咳嗽、咳痰,有腹满、舌苔腻,是本虚标实的体质。慢阻肺病人在平常没有发烧、痰量不多的时候,可以用个体化配制的膏方进补,一旦出现急性感染、病情加重,比如痰量增多,痰黄、难咳,或者伴有发热、喘憋,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自行进食膏方。
三甲医生说 多数青少年心理问题根源在于“父母未能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潘惟华在接受青蜂侠记者采访时表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产生与青少年的情绪特点直接相关。青少年情绪波动快、耐受性差,对情绪的“即时消除”需求极强,类似“想要吃糖就必须立刻得到,无法等待”,当负性情绪来袭时难以忍受,通过身体疼痛转移心理痛苦。潘惟华强调,多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未能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真正的爱需要包含明确的“规矩”。
文质彬彬·每日好词语|节气
![]()
整理:张力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