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次带家人露营时,我犯了所有新手都会犯的错:买了号称"四季通用"的帐篷却在凌晨三点漏雨,睡袋温标虚标让孩子冻得直哭,连最基本的炊具都选成了华而不实的网红款。那次狼狈的经历让我明白,露营装备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全,而是要精准匹配实际需求。这篇文章没有花哨的参数罗列,全是我带着装备跑遍12个营地总结的实战经验,从春夏短途到秋冬过夜,帮你避开90%的装备坑。
一、帐篷:别被"四季帐"忽悠,先看使用场景
新手选帐篷最容易陷入"一步到位"的误区,我当初花800块买的所谓"四季帐",在南方梅雨季的小雨中就现了原形——底部接缝处渗水,外帐透气性差导致内帐结满水珠。后来请教老驴才知道,除非你要去高海拔或北方寒冬露营,否则90%的场景用三季帐就足够了。
选三季帐要重点看三个细节:首先是防水指数,外帐至少2000mm,底帐3000mm以上,去年在浙江莫干山露营时遇到中雨,我后来换的牧高笛冷山2air(外帐2000mm,底帐4000mm)就顶住了考验,早上起来内帐干爽;其次是搭建难度,第一次露营我和老婆搭了40分钟,后来换了带速开支架的款式,一个人5分钟就能搞定,尤其适合带老人孩子的家庭;最后是重量,如果需要徒步扎营,双人帐最好控制在2.5kg以内,车载露营则可以放宽到3.5kg,毕竟谁也不想背着沉重的帐篷爬山。
另外要注意帐杆材质,铝合金杆虽然比玻璃纤维杆贵,但抗风性强太多。去年在海边露营遇到6级阵风,隔壁帐篷的玻璃纤维杆直接折了,而我的铝合金杆帐篷只是轻微晃动。还有门的设计,双开门比单开门通风性好,夏天露营不会闷热,门口的纱网也要选细密的,不然会进小虫子。
![]()
二、睡袋:温标不是唯一标准,材质决定舒适度
新手买睡袋最容易只看温标,却忽略了材质和版型。我第一次买的睡袋标着"0℃舒适温标",结果在10℃的山区半夜被冻醒,后来才知道很多低价睡袋的温标都是虚标的。选睡袋要先明确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然后选比最低温度低5℃的睡袋,比如预计最低温15℃,就选10℃舒适温标的。
材质方面,羽绒睡袋和棉睡袋各有优缺点。羽绒睡袋轻便保暖,压缩性好,适合徒步露营,但价格贵,而且一旦受潮就失去保暖性,不适合潮湿地区。棉睡袋价格便宜,防潮性好,适合新手和车载露营,缺点是重量大,压缩后体积也大。我现在有两个睡袋,春夏用棉睡袋(重量1.2kg,温标10℃),秋冬用羽绒睡袋(充绒量300g,温标-5℃),基本能覆盖大部分露营场景。
版型也很重要,木乃伊式睡袋比信封式保暖,因为它能更好地贴合身体,减少热量流失,但活动空间小;信封式睡袋活动自由,还能展开当被子用,适合温暖地区或家庭露营。另外,睡袋的领口、袖口的收口设计要注意,好的收口能防止冷空气进入,我现在用的睡袋领口有抽绳,袖口是魔术贴设计,保暖效果比之前的好多了。如果露营地温度不低,也可以带个睡袋内胆,既卫生又能增加一定的保暖性,清洗起来也方便。
![]()
三、炊具:拒绝网红款,实用才是王道
露营做饭的乐趣在于亲近自然,但选不对炊具会让乐趣变成麻烦。我第一次买了一套网红迷你炊具,锅小得只能煮两包泡面,煎蛋时油还会溅出来,后来换成了套装炊具才省心。选炊具要根据人数和烹饪方式来定,2-3人露营,一套包含1个煎锅、1个煮锅、1个烧水壶的套装就足够了,材质优先选铝合金或不锈钢,轻便且耐用。
炉具方面,卡式炉和瓦斯炉是常见的选择。卡式炉火力大,适合炒菜、煮火锅,缺点是体积大,需要带气瓶;瓦斯炉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徒步露营,但火力相对较小。我车载露营时用卡式炉,煮火锅、煎牛排都很方便,徒步时就带瓦斯炉,煮点面条、热汤足够了。还要注意炉具的稳定性,最好选带防风罩的,不然遇到风火会变小,甚至熄灭。
餐具方面,不锈钢或陶瓷材质比塑料的更健康,也更耐用。可以带一套折叠碗筷,节省空间,再备一个保温饭盒,用来装食材或剩饭。另外,不要忘了带洗碗布、洗洁精(要选环保型的,不污染环境)和垃圾袋,露营时一定要爱护环境,把垃圾带走。我现在每次露营都会带一个折叠水桶,用来洗菜、洗碗,比直接用溪水方便卫生,也能避免污染水源。
![]()
四、照明:不只要亮,还要安全方便
露营时的照明很重要,不仅关系到夜间活动的方便,还关系到安全。我第一次露营只带了一个手电筒,结果晚上去厕所时没拿稳掉在地上摔坏了,只能摸黑走路。现在我会准备多种照明设备,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营地灯是必备的,最好选可充电的,续航时间长,亮度可以调节。我选的营地灯有三个亮度档位,最高亮度能照亮整个帐篷周围,最低亮度适合夜间照明不影响他人休息,还能挂在帐篷顶部,解放双手。头灯也很实用,晚上做饭、整理装备时戴在头上,双手可以自由活动,选头灯时要注意续航和重量,太重的头灯戴久了会累。
另外,还可以带几个小夜灯,放在帐篷里,晚上起夜不用开强光。如果露营地有小朋友,带个卡通造型的小夜灯,还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要注意的是,照明设备的电池要备足,或者带个充电宝,确保电量充足。去年在山区露营时,营地没有电源,我的充电宝就派上了大用场,给营地灯、头灯充了好几次电。
![]()
五、防护装备:细节决定露营体验
很多新手露营者会忽略防护装备,结果遇到问题才追悔莫及。我第一次露营没带防蚊液,晚上被蚊子咬得满身包,根本睡不着觉。后来每次露营,防护装备都会提前准备好。
防蚊用品是必须的,除了防蚊液,还可以带个驱蚊灯,挂在帐篷门口,能有效驱赶蚊子。如果露营地有蜱虫,还要带驱虫喷雾,喷在衣服和帐篷周围。防晒用品也不能少,即使是阴天,紫外线也很强,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都要戴上,我去年夏天露营没戴帽子,结果脖子被晒得脱皮,疼了好几天。
急救包也是必备的,里面要包含创可贴、碘伏、纱布、退烧药、肠胃药等常用药品,还要根据露营地的情况准备特殊药品,比如去高原地区要带抗高原反应的药。另外,带一把多功能刀,能用来切菜、开瓶、剪绳子等,用处很大。我现在的急救包是专门的户外急救包,体积小,内容全,放在背包里不占地方。
![]()
六、装备收纳:合理打包省空间又方便拿取
装备收纳得好,露营时拿取方便,也能节省运输空间。我刚开始露营时,装备随便往车里一扔,要用的时候翻半天都找不到,后来学会了分类收纳,效率提高了很多。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收纳袋来分类装装备,比如蓝色袋子装炊具,红色袋子装衣物,绿色袋子装防护用品,这样一看就知道什么东西在哪个袋子里。帐篷和睡袋要用压缩袋打包,减少体积,放在车的后备箱底层。常用的物品,比如手电筒、钥匙、手机等,放在一个小背包里,随身携带,不用每次都去翻大箱子。
另外,车载露营时可以准备一个折叠小推车,把装备放在推车里,从停车场到露营地不用来回搬运,省力气。徒步露营时,背包的背负系统很重要,要选背负舒适、有腰带的背包,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中上部,贴近背部,这样背负起来更轻松。我现在徒步露营用的背包是50L的,背负系统很好,装20kg的东西也不觉得累。
露营装备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选。不要盲目追求高端装备,也不要买太便宜的劣质产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新手误区,选到合适的装备,享受露营带来的快乐。记住,露营的核心是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装备只是辅助,只要准备充分,即使是简单的装备也能玩得很开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