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王继明 轩苗苗 记者 章丽铃
“国际市场现在不好做,回款周期长,没有购买原材料的资金,眼看就要停工,没想到信用成了最硬核的‘抵押物’。”安徽省天长市永茂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茂公司”)负责人董长茂感叹道,“做梦都没想到,仅凭信用就贷到了200万元。”
这份便利源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建立。“机制建立以来,我们始终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视为重中之重,积极统筹各方资源,着力破除银企信息壁垒,全力推动机制从‘建起来’向‘用得好’转变,切实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滁州金融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说。
出政策 提高融资可得性
永茂公司生产的玩具远渡重洋,畅销欧美,却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融资之路受阻。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后,天长农商银行通过协调机制“接单”,凭借企业良好经营和纳税信用,仅用3天200万元纯信用贷款便审批下来,利率还优惠了50bp。
“针对外贸企业共性需求,我们组织银行深挖进出口贸易场景,创新推出‘跨境快贷’‘出口信用保险’等特色产品。目前已累计为557户外贸企业投放贷款42.69亿元。”陈亮说。
除外贸企业外,从事建材行业的退伍老兵周涛也顺利拿到了贷款。“50万元一天到账,电缆生产线很快就能开工。”周涛说。
创业十余载,建材行业的垫资压力和回款难题一度卡住了原材料采购的“咽喉”。皖东农商银行的“金农·拥军创业贷”成了周涛的“及时雨”,该贷款产品设立专属通道24小时放款,专属利率再添动力。这笔带着温度的资金,不仅解了周涛的燃眉之急,更让这位老兵在创业路上再获冲锋的底气。
据悉,为筑牢退役军人创业后盾,滁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多部门,将军功荣誉融入信贷模型,“退役军人创业贷”应运而生,准入更宽、额度更足、期限更活。截至2025年上半年,283笔、1.45亿元贷款精准投放,3.03万元财政贴息同步护航,“最可爱的人”在创业路上不再孤单。
越来越多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离不开政策引导。为切实贯彻国家关于强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滁州金融监管分局以“311”工作法(3日内对接、1周内尽调、1个月内授信)为牵引,指导银行机构对融资协调机制推荐企业,组建814人的金融服务专员队伍,与政府人员并肩织就服务“网格”。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已走访经营主体47.78万户,累计授信537.98亿元,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09%,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多元化 满足不同融资需求
信息不对称,是横亘在银企间的“隐形墙”。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滁州金融监管分局用数据共享、政府增信、科学打分三把“钥匙”,合力破墙。
面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风险、长周期”的融资窘境,天长金融监管支局与市科技局联手,创新“科创贷”。据悉,该产品由市科技局为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产业前景等精准“画像”打分(60分以上即获推荐),分段定额度;银行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期LPR,担保费率低至0.5%。科技“软实力”就这样转化为融资“硬通货”。
有了好产品,手握260余项专利的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天长农商银行为其提供的800万元“科创贷”贷款。
“我们长期在精密及军工电缆领域精耕细作,研发成本大,回收周期长,这次的贷款我们准备用于新型军用级电缆的研发及相关材料的采购。”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骆垠旭介绍。
“我们依据科技局高分‘画像’,将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等软实力作为重要指标,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硬实力,通过‘政府+银行+担保’联动模式,仅用几天时间便实现企业贷款发放。”天长农商银行科技支行行长乔满智介绍。
优机制 激发“会贷”“敢贷”能力
要让金融活水持续长流,还需从源头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滁州金融监管分局双管齐下:一方面,借助“指挥棒”引导,要求辖内银行机构单列小微贷款计划,将普惠增速纳入监管评价,确保资源“活水”持续涌向小微洼地;另一方面,使用“定心丸”护航,推动辖内29家银行机构完善尽职免责细则。2025年已对3371人次信贷人员实施免责,涉及贷款4.2亿元,有效打破信贷员心中那扇“无形的玻璃门”。
此外,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倒贷”阵痛,即,贷款到期需先还款才能续贷问题,该分局将“无还本续贷”纳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核心,为企业搭起“过桥梯”。
“今年流动资金最紧张时,是全椒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帮我们跨过了那道坎。”广源环保负责人宋广才说。
这家外贸型小微企业10年诚信经营,近年遭遇市场寒流,主营收缩、销售下滑,且恰逢170万元抵押贷款到期。若按贷款旧规,需四处筹款“过桥”。
全椒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打破常规,创新以原押品“二押”方式实现无还本续贷,还争取了违例豁免。无需“拆东墙补西墙”,生产节奏丝毫未乱,诚信的价值在危难时刻熠熠生辉。
据统计,2025年以来,滁州辖内已办理此类“无痕”续贷11149笔,230.81亿元金融“氧气”让万余企业重焕生机。
从“融资关隘”到“服务高地”,从信息“鸿沟”到信用“通途”,滁州金融监管分局构建的“政策引导、机制创新、风险共担”立体化服务体系,正让小微企业的融资期盼照进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