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接上回。
林午昊回家后对老爸林炳甫述说了遭遇,老爸大吃一惊之后称赞了儿子的处置方式:幸亏没有报案,否则这事惊动太大,弄到最后是怎么一个结果就难说了。可是,损失是惨重的:皮夹克、金表、照相机、望远镜、钱包等等损失加起来,差不多就有五六千元了,这事应该怎么办?林炳甫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给他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老先生相信此人是有办法解决的。
这个人名叫施志勋,四十三岁,留学日本学过法政,回国后在国民党法院当法官,上海沦陷后被日伪政权留用,仍做法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惩治汉奸竟然也没动他这个给日伪政权效过力的人,而且仍让他担任法官,坐在审判席上给他昔日的同事判刑。稀奇事还没有结束,到上海解放,施先生竟然又被人民政权留用,当了两年人民法官,因病休养两年后又当了一名律师。
![]()
懂行的人知道,像施志勋这样的境遇,应该是替日伪政权效力时,他暗地里为“军统”提供情报;替国民党政权效力,与此同时,他还暗地里为共产党助力,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依旧能够当法官。
施志勋当时是上海市最有名的律师,是众多被告家属争相聘请沪上名律师之一,有时候都预约不上,可林炳甫不必预约,只要一个电话施志勋就得主动上门免费服务,因为他是林炳甫的妹夫。
![]()
施志勋大舅哥的电话,立刻赶到林家来了。尽管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但听完大外甥林午昊述说了跟瓦洛嘉的交往过程,以及当天所遭遇的情况后,一时竟也不敢怀疑瓦洛嘉跟该案会有什么关系,于是思考一下道:“小昊啊,你把那位苏联专家赠送的白金钻戒找出来给我瞧瞧”。
之后,施志勋带着林午昊去了一位一位著名的珠宝鉴定师。施志勋请他鉴定一下瓦洛嘉送给林午昊的这枚戒指是真是假。人家鉴定师看一眼就说这是假货!
![]()
于是,施志勋基本上也就认定那位瓦洛嘉先生也是假货。听施志勋这样一说,林炳甫忍不住叫起来了:“我要报案”,说着,一把抄起了电话机,但施志勋此时却表示反对,原因是怕在没有绝对把握之下,报案之后落得一个“破坏中苏友谊”的罪名。这在当时真的是不小罪名,林炳甫听施志勋这么一说就不敢往公安局打电话了。当然,事情还是要解决的,于是就向妹夫请教应当怎么办。施志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竟然比报案还有效,而且绝对安全!
两天后,中共上海市委收到了一式六份写给市委书记处六位书记的人民来信,这六位书记是:第一书记柯庆施,书记陈丕显、曹荻秋、魏文伯、马天水和许建国。信函都是挂号的,有发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发信人就是林午昊。这六人当中曹荻秋是市长。
![]()
大家以为林午昊的这一式六份函件的内容是向市委领导反映自己跟瓦洛嘉交往的遭遇,请求主持公道之类。如果信函真的是这么写的,那就太小瞧施志勋,这封由施志勋执笔起草,由林午昊誊抄的信函的内容跟我们所预料的正好相反,他没有告状,而是赞颂伟大的中苏友谊,述说自己跟苏联专家瓦洛嘉交往后获得的思想和外语方面的进步,然后继续说,他正当自己想进一步努力学习苏联老大哥的优良品质和先进思想时,突然和瓦洛嘉同志失去了联系。所以,他冒昧地给市委领导写信,请求领导在百忙之中打听一下瓦洛嘉同志的下落,以便继续向老大哥学习。
这就是施志勋政治上的成熟,他很清楚这封信寄出后会有什么反应,这种说法必然会引起政府高层的重视,最后也必然会定位在追查瓦洛嘉其人这一点上。到那时公安局自会介入,真假自然一目了然了。
![]()
情况的发展果如施志勋所料。当时的这种写给领导同志的信函是不会直接交给领导本人看的,一般由负责信访办的工作人员处理掉就是了。林午昊发出的那六封信函也是这样,市委的信访人员将信函登记后,转给了上海市政府外事办,请他们跟苏联专家组联系后,给写信人一个回复。
当时在上海的苏联专家有二百多名,涉及几十个单位。在沪的专家属于一个被称为“援华专家第102小组”,市政府为此配备有政工、党务、外事、安全、生活、事务、技术等方面的负责人,这些人本身不是专家,但他们是专家的后勤管理部门,所以,外事办就把林午昊的信件转往专家组处理。
![]()
专家组后勤管理部门收到信件后,一查,并无瓦洛嘉其人。于是就感到奇怪了,到底是有专家使用其他名字跟中国居民接触呢,还是有人冒充苏联专家跟中国居民接触?于是后勤管理部门就把信件转发给苏联的102小组,苏联专家看到信件后也很认真的,决定对此进行调查。
于是两位苏联人在外事处的干部、翻译的陪同下来到了林宅,向写信人林午昊当面了解是怎么回事。林家父子见苏联人登门十分激动,但父子二人牢记着施志勋的嘱咐,只字不提财物被骗被盗,只是说了瓦洛嘉跟他们的交往情况,每周一两次到某某饭店、西餐馆、咖啡馆去吃喝,还去过哪里哪里游览,为此还提供发票,证人。苏联人一听就禁不住要露出一脸的惊讶来了:这不是揩中国居民的油吗?这是明显违反苏联纪律的,那这个瓦洛嘉究竟是何许人?
![]()
两个苏联人返回专家组后,向组领导汇报了情况。专家组领导决定对此进一步调查。原先的调查是由日常事务方面的负责人出面进行的,这回派出的是保卫小组的人了。还是由外事处的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再次跟林家父子见面。这回的调查就不同了,因为这次居然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特工人员,他们都接受过相关训练,跟林家父子一接触,立刻就从他们的神情言语间觉察到这件事的背后可能另有隐情,于是就盯着追问,问到的都是细节问题。这样,林家父子最后就按照施志勋关照的,对来人说这样吧,让我们的律师施志勋同志跟你们谈吧。
施志勋出场的阵势就不同了,随同他出场的还有两名律师作为见证人,还提出要求请苏联驻沪总领事馆派外交官到场。克格勃一看一听,就意识到这件事确实不那么简单,背后肯定隐藏着其他内容,于是就通知了驻沪总领馆派人过来。施志勋把情况一五一十叙述了一遍,克格勃闻言大吃一惊,当下立刻给专家组领导打电话报告。苏联专家组领导听完报告之后指示:请林午昊到专家组去辨认照片,看瓦洛嘉究竟是哪位专家。
![]()
林午昊由施志勋等一干人陪同着去了专家组驻地,在那里,他翻阅了专家组提供的全部男性专家的照片,最后摇头:“一个也不是!”
专家组对此事抱着极为认真的态度,光凭林午昊的否定还不作数,他们又连夜下达指令,要求全体苏联男专家对自己在林午昊和瓦洛嘉相约去吴淞口的那天各自的活动情况写一份说明。这份说明施志勋是无权查看的,是属于专家组内部的审查依据。最后,苏联专家组得出结论:瓦洛嘉其人并非苏联援华专家组成员,而是一个冒充苏联专家进行刑事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
12月23日,苏联专家组向上海市政府外事处办递交了一份书面文件。这份书面文件受到了特别重视,第二天就出现在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议上。柯庆施书记得知情况之后十分震怒,立即对就市委常委、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说:“这件事关系到中苏关系和苏联专家的名誉,也跟上海的形象有关,你们公安局要调查清楚,把那个冒充苏联专家行骗的歹徒揪出来,绳之以法!”
当下,上海市公安局当天就组建了一个五人调查组。由于还未立案侦查,所以这里一概称他们为“调查组”,调查组长谷鑫基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政保部门,具有比较丰富的调查案情的经验。他跟四名组员见面后表示,领导交办任务时有两点要求:一是迅速、准确地将情况调查清楚,二是严格保守机密。我们先一起去林家吧,找林炳甫、林午昊父子分别了解他们跟那个瓦洛嘉的接触情况。
![]()
林家父子如实提供了跟瓦洛嘉交往的情况,当然也说到了那枚瓦洛嘉赠送的“钻戒”。于是,这枚戒指就被调查组取走,当天傍晚送去做技术鉴定。鉴定结论是一致的:这是一枚伪造得比较逼真的假钻戒。
![]()
未完待续。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