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温度,往往体现在最接近群众的地方。厦门市湖里区政协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改革实践,把协商民主嵌入社区治理全过程,推动民主协商从“会场”走向“街巷”,从“文件”走进“人心”。
在社区一线,政协委员联系点成为基层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窗口。委员们深入街道、社区,倾听居民心声,推动一批困扰多年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养老托育服务的完善、基础设施的改善、助残济困项目的落实,都源自于协商平台上群众的直接参与。
在街道层面,委员街道轮值制度把政协制度优势和社区治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每季度遴选轮值主席,常态化开展协商议政活动,让“柴米油盐”问题进入协商议程。禾山街道探索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联合履职,更是创新了基层协商的新路径。
在治理纵深上,湖里政协注重把协商民主嵌入城市治理、生态保护和两岸交流等更广阔的领域。例如,资源环境界别探索“民主监督+检察监督+社会监督”多重联动,推动五缘湾生态治理取得实效。这些实践表明,协商民主既能解决“小切口”的民生问题,也能推动“大格局”的战略议题。
协商民主的核心是群众广泛参与。湖里政协改革不仅让群众“被代表”,更让他们直接“能参与”。通过委员联系点、界别协商、街道轮值,广大居民从问题的提出者转变为协商的参与者和结果的共享者,切实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湖里政协的改革探索,展示了政协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区落地提供了生动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