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马斯克在特斯拉的主导地位正面临一场空前的权力考验!
3
一位重量级股东于本周公开表态,坚决抵制授予马斯克高达一万亿美元的薪酬激励计划。
![]()
4
这位发出反对声音的投资方,正是管理资产规模达两万亿美元的挪威政府养老基金——全球体量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5
11月6日,特斯拉举行年度股东大会,市场焦点高度集中在这项万亿级薪酬提案能否最终落地。
![]()
6
万亿薪酬
7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掌控近两万亿美元资本的全球最大公共投资基金,此次果断出手,向资本市场投下一枚重磅信号弹。
8
他们明确指出,对于董事会拟议中、价值接近一万亿美金的马斯克长期激励方案,持强烈反对立场。
![]()
9
此举瞬间将这份被称为“史上最强对赌协议”的激励机制推向舆论风暴中心。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薪资安排,而是一份深度绑定企业未来十年发展的命运契约。
10
该计划潜在价值初步测算逼近一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七万亿元,这一数额甚至超越多数国家全年的经济产出总量。
![]()
11
一旦通过,马斯克有望获得公司约12%的所有权股份。但要兑现这笔惊人回报,他必须带领特斯拉跨越一系列近乎极限的目标门槛,犹如攀登一条布满荆棘的天梯。
12
具体指标包括:将公司市值从当前的一万亿美元水平提升至8.5万亿美元;年净利润由现有的166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美元,增幅达24倍;汽车年交付量需达到2000万辆的历史新高。
![]()
13
更令人震惊的是前沿业务设定:完成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销售,实现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或推动1000万名用户为自动驾驶服务持续付费。每一项目标都挑战着现有技术与市场的边界。
14
这些目标并非随意制定,而是直接映射了马斯克本人对未来科技图景的宏大构想。在他看来,特斯拉未来的价值构成中,Optimus机器人将贡献八成份额,仅此一项即可支撑起一个估值达25万亿美元的科技帝国。
![]()
15
这份薪酬体系,本质上是为其颠覆性愿景提供动力的核心引擎。
16
股东分裂之态
17
面对这场豪赌式的激励安排,特斯拉股东群体出现了严重分化。这已不只是财务收益的权衡,更是两种治理理念的根本对立:一边信奉“非凡人物引领变革”,另一边则坚持“制度理性保障稳定”。
![]()
18
“审慎治理”阵营已集体发声。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为核心,联合纽约市养老金审计长布拉德·兰德、独立代理投票顾问机构ISS及GlassLewis等权威力量,形成强大反对阵线。
19
他们强调,万亿级别的奖励早已脱离合理激励范畴,实质上是对现代企业治理准则的严重背离。
![]()
20
更为现实的风险在于,如此大规模的股权授予将显著稀释现有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将遭受实质性侵蚀,其持股比例被无形摊薄。
21
纽约市审计长布拉德·兰德尖锐批评,这种操作无异于一次“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
![]()
22
反对派最担忧的是“关键人依赖”问题。该方案不仅未能降低企业对单一领袖的依附程度,反而可能因赋予马斯克25%的投票控制权,进一步固化其对公司决策的绝对影响力。
23
基于上述理由,挪威基金同步提出动议,要求罢免两名现任董事,指控他们在履职过程中未能有效维护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
![]()
24
与此同时,“英雄主义”支持阵营亦毫不退让。以特斯拉董事会主席为首,联合巴伦资本等长期坚定拥护者,构建起另一股强势力量。
25
他们的逻辑根植于过往业绩:2018年类似激励方案获批后,特斯拉市值实现了十倍增长,证明马斯克具备创造超凡股东价值的能力。
![]()
26
董事会主席的个人声明更揭示出情感与利益交织的深层联结。她坦言,自己曾因马斯克创造的商业机遇获得2.8亿美元收益,因此认为有义务回应其诉求。
27
董事会反复强调,若提案遭否决,马斯克极有可能选择退出管理层,从而将方案的通过包装为留住企业灵魂人物的唯一路径。
![]()
28
国王与他的特斯拉王国
29
这场争议的本质,并非仅仅关乎金钱数额,而是源于马斯克明确提出的一项政治性诉求:他在特斯拉内部寻求25%的投票权配置,并声称唯有如此,才能安心推进公司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转型。
30
作为坐拥5041亿美元净资产的世界首富,财富本身已不再具有吸引力,真正的核心诉求是控制权的巩固与延续。
![]()
31
然而,这种个人意志主导企业的模式正在显现双重效应。一方面,马斯克已成为特斯拉品牌的象征符号;另一方面,他频繁介入国际政治议题、发表争议言论等“跨界行为”,正对企业形象造成切实冲击。
32
市场的反噬已经显现:2024年7月,特斯拉在欧盟地区的销量一度骤降40%;至同年9月,股价相较前一年峰值已缩水27%。
![]()
33
品牌形象也遭遇重创:部分门店遭遇枪击袭击,多辆展车被蓄意纵火,更有车主在车身张贴标语,主动切割自身与马斯克政治立场的关联。
34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当企业家个人与企业命运深度捆绑时,既能共享辉煌,也会共担崩塌风险。而特斯拉董事会在此过程中的反应,却表现出近乎盲目的顺从。
![]()
35
他们不仅主动设计并推出迎合马斯克需求的激励框架,还附加极为宽松的操作条件:方案生效后,马斯克每周仅需投入数小时精力,甚至无需亲自到岗办公。
36
这种过度优待已然形成惯性。回溯历史,2024年当法院裁定驳回一份价值449亿美元的薪酬包后,股东们仍通过投票强行恢复执行。
![]()
37
就在今年8月,尽管公司业绩呈现下滑趋势,股东仍批准授予其价值290亿美元的股票奖励,理由竟是其多年未曾领取固定薪酬。这一系列操作不断强化马斯克在特斯拉内部的“君主式”权威。
38
11月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无论最终投票结果如何,都将标记为特斯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
39
它迫使所有相关方不得不直面一个根本性命题:特斯拉的未来航程,应继续锚定于一位不可预测的天才个体,还是应当转向建立更为稳健、透明且可持续的法人治理体系?
40
结语
41
这场围绕万亿薪酬的博弈,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在科技巨头CEO权力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资本与个人意志之间的界限,将在何处被重新定义?
![]()
42
其最终走向不仅将决定特斯拉的未来轨迹,更将成为全球公司治理领域一个极具争议却又影响深远的标志性案例。
43
信息来源:
44
1.《特斯拉董事长警告股东:给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否则会失去他》环球网科技2025-10-28 14:14
![]()
45
2.《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投票在即,特斯拉大股东表态反对》澎湃新闻2025-11-04 21:37
![]()
4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