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世界上最忙、也最危险的亿万富翁。他能造火箭、能卖汽车、能搞AI、还能上月球。但这一次,他赌的不是火星,而是自己在地球上的权力。
![]()
11月7日,美股收盘后,特斯拉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这次投票,被称为商业史上最贵权力公投,议题只有一个:
是否同意那份价值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不久前,特斯拉董事会想请马斯克当CEO,但钢铁侠开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条件,十年获得约13%新的稀释股权,价值超1万亿美元。
换句话说,如果投票通过,他一个人,就能拿走全世界所有汽车公司一年利润的总和。
当然,任务也不轻松,要把市值做到8.5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特斯拉要在未来十年内再涨8倍,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
在股东大会前,投票呈现出割裂局面。
机构股东几乎一面倒反对,挪威主权基金、加州养老基金、ISS咨询公都认为这份方案离谱,理由很简单:
第一,股权稀释太严重,
马斯克独享13%的股份意味着其他股东权益被削;
第二,目标虚高。
特斯拉当前市值1万亿美元,要冲到8.5万亿,相当于美国GDP的三分之一。
机构投资人说:“这不是激励,是神话。”
但散户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马斯克就是特斯拉。
“没有他,特斯拉只剩空壳。”
“马斯克是唯一能让AI汽车跑出灵魂的人。”
散户押的,不是现金流,是信仰。
这场投票,正在变成一次治理理念的碰撞,机构要规则,散户要英雄,一边是传统的“公司法逻辑”,另一边是“科技狂人信仰”。
就在投票前夕,马斯克再一次“放狠话”,如果薪酬被否,他可能“离开特斯拉”,专注于xAI、机器人和火箭发射业务。
他不是第一次威胁走人,但这次不同。特斯拉AI芯片计划刚刚升级,他手里确实有筹码。
马斯克宣布,特斯拉AI5芯片将在2026年推出样品,2027年量产,算力高达2000到2500 TOPS,是当前HW4芯片的5倍。
更关键的是,这块芯片完全自研,由台积电和三星分头代工,意味着特斯拉将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政治声明。
马斯克在向股东传递一个信号:
“给我授权,我能造出下一个英伟达。”
这招奏效了。芯片计划公布后,特斯拉股价连续三日上涨,市值一度回升超7%。
很多人以为,这场投票只是为了钱。错。马斯克要的,从来不是钱,而是控制权。
目前,他在特斯拉持股13%,但这远不足以绝对掌控公司。董事会虽表面亲马,但内部已多次对其不满。
如果没有这份薪酬协议,马斯克的投票权和影响力都会被稀释。一旦再度爆出舆论或法律危机,他可能被请下台。
而拿到这份万亿级股票期权后,他就能在未来十年稳坐铁王座,没有任何人能赶走他。
所以,这不是薪酬方案,是一次权力续命。
如果投票通过,马斯克将再次证明:在21世纪,资本的神话可以战胜规则。
他将同时掌控电动车、火箭、AI、机器人四条赛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将全面转向自研AI芯片,成本下降、算力翻倍,“人形机器人+全自动出租车”计划,将成为特斯拉下一个利润引擎。
但风险也在同步膨胀。马斯克身上的“关键人物风险”被无限放大,他一旦出事,特斯拉就没有第二个灵魂。
美国企业治理的底线,是否允许一个人凌驾制度之上,也将在此刻被重新定义。
如果方案被否,马斯克未必真走,但他会切割特斯拉,让AI、芯片、机器人逐渐迁往xAI或SpaceX,自动驾驶项目可能被延后,特斯拉短期股价大跌10%到15%。
市场会用脚投票,资本会回到规则,梦想会回到现实,但更大的象征意义在于,硅谷的创始人神话,可能就此终结。
从乔布斯、小扎到马斯克,美国科技界一直在享受一种特权,他们不是被约束的管理者,而是被追随的救世主。
而这场投票是人类第一次集体在问,救世主是否该被制度驯服?
马斯克曾说:“我不想管理公司,我想推动文明。”
可问题是,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当一个企业的命运系在一个人的野心上,成功也许伟大,失败则是灾难。
这场投票,不只是马斯克的终极豪赌,更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审判,是制度造就英雄,还是英雄撕碎制度。而无论输赢,这场戏都已经远远超出商业的范畴。
它是现代科技社会的信仰测验,你信规则,还是信马斯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