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2025年11月的国际舞台上,俄乌冲突的剧情正上演着极具讽刺的一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天之内密集召见美国、英国、德国等9国代表和北约官员,姿态近乎哀求,核心诉求只有一个——过冬的能源和保命的防空系统。这个冬天对乌克兰而言不是普通的寒冬,而是关乎国家能否存续的生死关,民众取暖需要电力,车辆运转需要汽油,国家维持需要煤炭,每一样都是绕不开的硬刚需。
可泽连斯基盼来的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社交媒体上的“口头支票”。这位欧盟最高负责人言之凿凿承诺“紧急能源援助”和“持续财政支持”,却没说清到底给多少能源、拨多少资金,更没提怎么突破运输瓶颈送到乌克兰。现实比言辞残酷得多,欧洲想给乌克兰输送电力,却卡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上——这项能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输电的关键技术,全球只有中国掌握,欧美根本拿不出解决方案。无奈之下只能靠移动发电机应急,欧洲从美国高价购买石油炼制燃油,冒着俄军空袭风险运输,途中损耗高达50%-60%,说白了就是在做亏本买卖,被层层盘剥还落不到好。
![]()
更让乌克兰绝望的是周边国家的冷眼旁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炼油厂刚遭袭击,西方媒体集体沉默,这两个国家本就被泽连斯基此前的举动得罪,如今正好以“自身供应不足”为由,一滴油都不肯支援。捷克国力有限,发电量勉强够自己用,唯一能指望的波兰,产能也填不满乌克兰的巨大缺口。曾经被泽连斯基寄予厚望的盟友们,此刻要么有心无力,要么无心无力。
与乌克兰的焦头烂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采访。整整一小时的滔滔不绝里,他41次提到中国,俄罗斯、日本只是偶尔带过,欧洲国家和乌克兰连名字都没出现。当被问及俄乌冲突,他直接甩锅“这不是我的战争,是拜登的战争”,随即立刻转回自己的“和平功绩”。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位向来对中国强硬的政客,居然变相检讨对华关税政策,直言“在处理贸易争端上,我们或许都有些非理性”,这可是他首次承认自己的关税政策存在问题,背后藏着的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调整——全面关税战已经打不动了,未来要在AI、芯片、机器人这些高精尖领域与中国精准对抗。
![]()
特朗普的“中国执念”绝非随口说说,而是美国战略转向的明确信号。美国心里清楚,稀土领域已经彻底输给中国,短期内无法追赶,与其在基础产业里消耗实力,不如集中力量在前沿科技领域抢占先机。只要能在这些关键领域掌握话语权,未来才有资本和中国谈稀土贸易,甚至反过来牵制中国。这意味着,乌克兰早已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欧洲也成了被抛弃的“包袱”,中美高科技赛道的直接博弈,才是未来全球博弈的核心。
欧洲国家其实已经开始清醒。曾经追随美国“俄罗斯威胁论”,不分青红皂白力挺乌克兰、对俄实施制裁的欧洲,如今正吞下苦果:失去俄罗斯廉价能源后,只能高价购买美国天然气,电价暴涨重创工业,大量企业出逃至美国避险,经济遭受重创。斯洛伐克、捷克等国已经率先转变态度,对援助乌克兰的立场松动,欧洲内部反对声音越来越大。他们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里俄罗斯、乌克兰是输家,欧洲也是输家,只有美国在坐收渔翁之利。
意大利驻比利时前大使埃琳娜·巴齐莱的表态或许道出了部分欧洲有识之士的心声:俄罗斯的特殊军事行动本质是对抗北约东扩,其安全关切理应被正视。匈牙利一直坚持的中立立场,如今看来更像是未卜先知的明智选择——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拒绝被卷入冲突,反而实现了独善其身。
![]()
欧洲是时候明白,自己不是美国裹挟的棋子,欧洲的命运该由欧洲人自己掌握。北约东扩引发的安全危机,本就不该由欧洲来买单。继续跟着美国拱火俄乌冲突,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可能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这绝非欧洲所愿。相反,正视俄罗斯的安全诉求,与其重启友好合作,才能重新获得廉价能源,让经济重回正轨。
把当前的欧、俄、美关系比作三国博弈再贴切不过,美国无疑是最强大的一方。一旦俄罗斯被搞垮,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欧洲。欧洲与俄罗斯合作才是双赢,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而非充当美国遏制俄罗斯的工具,这才是欧洲的出路。乌克兰的冬天冷不冷,特朗普不在乎,但欧洲的未来好不好,欧洲人自己不能不在乎。这场付出惨痛代价才换来的清醒,但愿能让欧洲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