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报道,近期国际政坛最具戏剧性的互动,莫过于特朗普对朝鲜领导人的“单向奔赴”与朝鲜的“冷处理”形成的鲜明反差。这位美国总统第二次入主白宫后,仿佛开启了对朝会晤的“执念模式”,在韩国访问时放话愿推迟亚洲行程,甚至表态可以为见面专门重返亚洲,这般姿态连美媒都调侃是“超越外交礼仪的深情表白”。可无论特朗普如何示好,朝鲜方面始终不为所动,直到APEC峰会落幕,这场被外界热议的“特金会2.0”终究没能成行。
就在外界以为特朗普会继续软磨硬泡时,美媒爆出重磅消息:美国准备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起提案,对7艘朝鲜船只实施制裁。按照美方的说法,这些船只长期违反联合国制裁规定,每年通过向中国出口煤炭和铁矿石,为朝鲜带来2亿至4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些资金“直接资助了朝鲜的核和弹道导弹计划”。这是特朗普第二次执政以来,首次推动联合国层面的对朝制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示好无果后,打算换“硬手段”施压了。
![]()
其实特朗普对与朝鲜领导人会面的执念早有渊源。2018年新加坡的历史性会晤、2019年河内会谈的不欢而散,再到板门店的短暂握手,三次见面让特朗普始终对“特金会”念念不忘。重新上台后,他不仅在各种场合频繁提及会面意愿,甚至当着韩国总统李在明的面直接下令“我想要今年见他”,潜台词就是希望韩方从中斡旋。可朝鲜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异常明确,7月份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金与正就公开表态,朝鲜的拥核国地位已经不可逆转,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美方所谓的会晤提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希望”罢了。
朝鲜之所以如此硬气,核心原因绝非意气用事。首先是诉求上的根本分歧,朝鲜早就说得很清楚,除非美国放弃对朝“敌视政策”,明确承认其拥核国地位,否则不会重启任何形式的对话。特朗普虽然嘴上称朝鲜是“核大国”,看似间接认可,但朝鲜最在意的是美日韩是否会彻底放弃“无核化”议题,让拥核地位成为无法撼动的既定事实,这一点美方始终没有明确承诺。其次,此次斡旋方是韩国总统李在明,而朝鲜对韩国现政府的抵触情绪由来已久,让“死对头”从中牵线,朝鲜自然不会买账,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不仅关乎外交尊严,更涉及核心利益的信任基础。
![]()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朝鲜早已不是六年前的状态。随着俄朝关系的深化,朝鲜通过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获得了大量外汇、粮食以及急需的军事技术;而中朝关系的稳步发展,也让朝鲜在地缘政治中多了重要支撑。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阅兵式上,朝鲜高调展示了最新的核武与远程打击能力,这些实打实的硬实力,让朝鲜有足够的底气对特朗普的会面提议说“不”。对朝鲜而言,现在与美国会面除了一场政治表演外,毫无实际意义,毕竟自身安全诉求得不到满足,任何会谈都是空中楼阁。
再看美国此次的制裁提议,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大概率是“雷声大雨点小”。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委员会实行共识制,15个成员国必须全部同意才能通过,而中俄两国一直主张放宽对朝制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半岛问题,与美国坚持的“施压弃核”路线存在明显分歧。这意味着美方的提案很可能在中俄这里卡住,即便提交也难以落地。退一步说,美国对朝鲜的制裁已经持续多年,“虱子多了不痒”,这种程度的制裁对朝鲜而言早已免疫,想靠这招逼其妥协,无异于痴人说梦。
![]()
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对朝政策转向,可能会让本就复杂的半岛局势雪上加霜。如果美方的制裁提案真的意外通过,不仅会彻底断绝朝美对话的可能,更会刺激朝鲜加速发展核武与导弹技术,让半岛局势彻底失控。而如果提案被否决,美国的外交影响力将再次受损,特朗普的对朝策略也会陷入“软的不行、硬的没用”的尴尬境地。说到底,美国始终没有认清一个现实:如今的朝鲜已经具备与美国平等对话的实力,想靠“胡萝卜加大棒”的老套路逼其就范,早已行不通。
特朗普还有三年的执政期,这场“单相思”式的外交博弈或许还会持续。但无论美方是继续示好还是加码施压,朝鲜的立场都不会轻易改变。半岛问题的解决,从来都不是靠单方面的施压或示好就能实现,只有美国真正放弃敌视政策,尊重朝鲜的合理安全诉求,才有可能打开对话的突破口。否则,再多的制裁提案也只是无用功,只会让半岛局势在对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