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1--8批接续规则,行业惊起千层浪。
最近,几天国家(河南)局也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力求能在企业需求与国家政策趋势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从目前来看,企业的诉求如果说比较重要的。
就是——不要再竞价,希望是询价为主(多数中选)(理由:已经竞价过一次了,再次竞价大概率会低价踩踏式报价)。
规则(意见稿二)重点内容梳理,预计很快会形成意见稿三,但是,感觉很难再有质的突破。
一、限价(比较友好)
1、首次接续品种:参考首轮国采同通用名平均中选价;
2、已接续品种:以各企业接续最低中选价的平均值 1.5 倍与最低中选价中的最高值,二者取低。
-----这句话不好理解,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测算、分析。
3、且设兜底价(口服制剂0.1元、小中药注射剂2元、大输液3元)。
二、入围竞价规则
1、取报价前70%企业入围,不设企业数封顶。
2、锚点价(与国采11批相同):入围均价/2与最低价取高值
三、复活规则
1、入围复活:入围但被锚点1.8倍熔断接受锚点1.8倍价,可直接中选并参与分量;接受“≤锚点价3倍且≤最高有效申报价”,仅参与二次分量(不超过报量40%)
这个报价就很有技巧性----风云药谈在正在整理江苏接续、广东接续的相关数据匹配新规则中。
2、未入围复活:报价排名未入围
获得报量占比达到有报量企业平均值的,可再次报价
若报价不高于入围企业拟中选均价,可复活中选但仅参与二次分量;
若报价高于入围企业拟中选均价、不高于入围企业最高拟中选价,可复活中选但采购周期内不带量。
2.2 兜底原则
此外,所有排名未入围的申报企业,若接受口服固体制剂(含泡腾片)≤0.1元、小容量注射剂≤1元,大容量注射剂≤2元的条件,均可复活中选,但采购周期内不带量。
----除了个别品种,大部分没办法接受兜底价,建议改成最低价。
2.3 周期内增补
2.3.1 新上市或未中选,接受中选平均价的可增补中选,但无协议量。
2.3.2 若接受不高于最高中选价,无中选身份,可不作为未中选药品统计。
2.2与2.3 对于报量小/无报量的企业差别不大,但是,价格不同;但是,给予企业更多的选择。
这一点在市场的长时间轴里,会有充分的体现,接续的考核与中选的考核会有一定的区别。
四、带量与分量
1、梯度带量: 中选及1.8倍复活企业,前30%带100%约定量,30%-70%带80%约定量;
对于原国家组织集采或省级接续采购中选企业,如报价相比本企业最低中选价涨幅超过 20%,则获得医疗机构报量比例相应下调 20 个百分点。
2、 二次分量:未中选复活企业仅参与二次分量,最多获40%报量,涨价超20%则分量下调20%。
原则上:没有无厂牌报量
五、申报资质
基础要求:符合国采资质(过评、无违规/质量问题)。
额外要求:参考11批国采,新增“两年内同类药品生产经验”及“符合GMP符合性检查”。
六、采购品种与周期
品种数量:三省共316个品种,其中江苏104个、广东101个、河南101个,统一报名、报量、报价,不分省份分类。
采购周期:自执行之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共3年。
3年后还要再接续,这个基本上没什么大争议!
具体建议:
一、入围/中选规则
1、1-5或1-8批询价:价格从低到高排名,TOP 70可以获得增量、后30%不可以获得增量(类似广东规则),或者其他“量价挂钩”政策。
简单明了,医院操作方便。
2、7--8批竞价:按着现有流传稿竞价,建议入围率从70%调整到80%,一共5400个标的数,80%可行么?
1-5批搞了好几轮了,尽量不要再轮了。
二、限价
挺好的
三、周期
该医保支付标准上场了。
四、同品对比,国产的已经不大,外企的怎么说?
![]()
五、其他
儿童规则、输液与小针的差比问题等
低价药目录出台不过十多年,似乎都忘了药价低的痛,物极必反。
还有一天时间,积极反馈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