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一百三十五辑刊发了谢和赓的《我在李宗仁、白崇禧身边工作的日子》,此文第一段话就很有意思:“在我1933年至1942年的简历中,除了担任没有官衔的‘冯玉祥助手’之外,共有八任秘书的记载:1.吉鸿昌的秘书;2.国民党军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秘书;3.蒋介石大本营国防会议秘书;4.国民党中央军委秘书;5.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秘书;6.全国回教救国协会理事兼理事长秘书;7.军训部西北战时巡回教育班主任秘书;8.桂林行营秘书。”
查阅史料可知,谢和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家、作家、诗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地下工作者、十六名卧底英雄之一。另外十五位获得“卧底英雄”分别是谁,笔者查了央视网才知道,他们就是钱壮飞、胡底、李克农、熊向晖、段伯宇、汪锦元、赵荣声、阎又文、何基沣、张克侠、刘仲华、王启明、牛化东、廖运周、李时雨。
另外十五位卧底英雄中也有不少人当过秘书,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可能都知道,谁也没有谢和赓当秘书的次数多。
![]()
某百科上谢和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和过程似乎跟谢和赓的回忆对不上号,谢和赓这这样写的:“1933年1月,上级党组织派我到察哈尔,协助冯玉祥将军酝酿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我是当年3月在北上到达张家口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我刚一到张,便与那里的地下党宣侠父师长接上了头。经他介绍,我面见了冯玉样总司令和吉鸿昌军长。同年5月,抗日同盟军成立,刚刚当了三天三等兵的我便被吉鸿昌委任为上尉秘书。(本文黑体字均出自谢和赓回忆文章)”
谢和赓给白崇禧当秘书,是吉鸿昌将军和冯玉祥将军介绍去的,在给白崇禧当秘书之前,谢和赓得到了南汉宸的的重要指示:“你的工作是绝密的,不能使任何人知道你真正的政治面目。你只能与宣侠父单线联系,决不能与广西地方党组织发生横向关系。”
南汉宸给谢和赓的指示,让我们想起了在台湾牺牲的吴石将军和特派员朱枫,如果“吴次长”三个字不出现在“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的笔记本上,结局可能就大不相同了——朱枫同时与蔡孝乾、吴石联络,似乎不太符合地下工作的常规。
![]()
且不管吴石将军暴露的原因是什么,谢和赓一直没被白崇禧怀疑,倒是真的,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最信任的秘书居然是一位地下党。
倒是李宗仁发现了一点苗头,但是白崇禧坚决不信,为了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两广反蒋事变,李、白二人各有打算,当时为了反蒋而成立的“广西学生军”表面上的建制是一个师三个团,但其实只有一个第一大队,刘斐(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谢和赓任第一大队政训处主任,很多李宗仁的嫡系也想要这个肥缺,在他们举报谢和赓“拥白反李”之后,李宗仁在公开场合大骂谢和赓是地下党,“白崇禧在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便一再告诫我,千万不要得罪李总司令身边的人,他还答应我,他一定会亲自向李总司令说清楚此事。”
白崇禧之所以如此信任谢和赓,是因为他们“有共同语言”,并能在关键时刻向白崇禧提出正确的建议,就连白崇禧的夫人马佩璋和内弟马仲孚也对谢和赓心存感激:白崇禧岳父马健卿在桂林出事故而骨折,谢和赓坐着随时可能坠毁的教练机飞去处理,白崇禧拿出二百元感谢,谢和赓坚决不收,最后争执一番才收下五十元;谢和赓把自己独自撰写的书稿《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以他和马仲孚两人的名义出版,这份大礼让白崇禧在感激之余,也更欣赏谢和赓的才情。
![]()
1937年8月4日,谢和赓以副参谋总长机要秘书的身份与白崇禧一同飞往南京,一个月后又兼任了蒋介石大本营和军事委员会的秘书(秘书长是张群)。
谢和赓在白崇禧和李宗仁身边工作多年,而且同为桂林人,所以李宗仁和白崇禧在电话里用广西话和暗语交谈的时候,并不瞒着谢和赓,谢和赓也掌握了李、白之间很多有趣的暗语:蒋介石是“赵小姐”,黄埔系太保是“孙先生”,汪精卫是“李娘”。
谢和赓跟白崇禧还有点亲戚关系(马佩璋那方面的),所以在李宗仁看来,谢是白“绝对的嫡系”,公开场合骂过谢和赓一次后,就再也不提他是“地下党”的事儿了。
据谢和赓回忆,“桂系李、白、黄”也不总是一团和气,白崇禧和黄绍竑尤其不睦:“他多次向维义、兢强和我骂黄说:‘季宽为人心狠手辣,阴险成性,绝难共事!’对李宗仁、黄旭初、夏威、维义和我说:‘季宽狼心狗肺,只要有大宫做,即使杀掉他的父兄,他也会干!’”
![]()
白维义是白崇禧的侄子,海竞强是白崇禧外甥,季宽是谁的字,那就不用笔者介绍了。
白崇禧拿谢和赓当子侄一样对待,那是因为他完全没有发现谢和赓的真实身份——小诸葛这样精明的人尚且不能发现,戴笠和徐恩曾就更不用说了。
白崇禧最怕的就是被老蒋抓住他“通共”的把柄,所以对手下防范极严,但是对谢和赓却完全信任,甚至还让谢和赓参与了自己与周公的会面,谢和赓回忆:“在周、白会谈前,李、白常于夜间通长途电话。在刘维周和我的记录中,可以知道李宗仁、白崇禧对徐州台儿庄的战役是多么用心地做了准备。我也及时把李、白通话的情况向周恩来做了汇报,或请刘仲容向周恩来及李克农转报。”
有网文说周总理在会谈时送给白崇禧一本《论持久战》,谢和赓说那并不是事实,因为白崇禧和李宗仁都怕引起老蒋的怀疑,从未下过通令要桂系将领研读《论持久战》,而且在会谈前,白崇禧手里就已经有了那本书了:“《论持久战》一书在报刊一发表,还未印单行本时,我便将它呈阅。及至一出单行本,我便弄了两本放在他的大办公桌上。第二天,我便发现,白崇禧已经将该书内的一些段落、词句用红蓝铅笔认真地划开了。”
![]()
白崇禧是认真研读了《论持久战》的,他的“点划圈批”,也被谢和赓第一时间抄录下来并送给延安,所以我党我军高层对白崇禧的了解,简直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看了谢和赓的回忆文章,读者诸君肯定有很多话要说,笔者最后只想问两个问题:吴石将军的联络员,为何没像谢和赓一样得到上级严格且明确的指示?我方连白崇禧评点《论持久战》的细节都掌握了,这样的知己知彼,怎能不百战百胜?
朱枫同时联络吴石和蔡孝乾可能是为形势所迫,我方能上岛的人太少,只能一个人顶两个用,至于白崇禧有没有对谢和赓产生怀疑,“十六位卧底英雄”中谁是“最强秘书”,那就得有请读者诸君来下最后的结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