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博弈场上的微妙三角
韩国总统李在明最近的日子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釜山APEC会议上与中方领导人亲切握手,重申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刚与他称兄道弟,转头就踩上台湾问题的红线,让李在明精心搭建的外交舞台险些崩塌。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东亚三国纠缠多年的利益棋局。
![]()
李在明的务实路线早有端倪。
他上台后迅速纠正前任尹锡悦“亲美亲日远中”的偏激政策,推动中韩关系止跌回升。
两国央行续签40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商务部长会谈时中方主动提议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这些动作被外界视为“经济破冰”信号,但韩国国内极右翼势力仍虎视眈眈。
去年国会选举中,保守派政党虽失势却仍占108个席位,反华团体在明洞街头骚扰中国游客、撕毁使馆标语的场景时有发生。
李在明既要顶着美国要求选边站的压力,又要提防国内亲美势力的暗箭,走钢丝的难度堪比杂技演员。
而日本高市早苗的“变脸术”更让人瞠目。
![]()
她在APEC期间刚与中方会晤,随即在社交媒体高调发布与台湾地区人员的合影,公然使用“总统府资政”称谓。
这种算计精准的挑衅,让人想起2012年极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搞“购买钓鱼岛”闹剧的套路。
总是在中日韩合作临门一脚时出手搅局。
不过这次中方反应截然不同,外交部罕见连用三个“严重”两个“强烈”定性,直接把高市早苗的“双面人”面具撕下。
![]()
东亚共同体梦碎与重生之谜
若把时间拉长看,这场风波不过是中日韩自贸区坎坷历程的缩影。
被称为“东亚怪物房”的三国,经济实力足以撼动世界:GDP总和25万亿美元比肩美国,全球贸易占比20%,亚洲经济增量70%来自这三巨头。
早在2002年,老一辈政治家就提出自贸区构想,谁知总在关键时刻被地缘政治搅局。
如今格局更显诡异。
![]()
美国对日韩同时挥舞关税大棒,逼韩国签下千亿美元能源订单,要求日本追加4500亿美元投资。这种“美国账单下的抱团取暖”,让日韩合作充满功利色彩。
李在明原想借中日韩三角平衡对抗美国压力,却被高市早苗的投机操作反将一军,继续亲近日本等于为反华言行背书,疏远日本又失去制衡美国的筹码。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经济展现的战略定力正成为破局关键。
![]()
连续21年作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让李在明清醒认识到“经济命脉在中国手里”。
而中国对核心利益的清晰划界,比如这次对高市早苗的雷霆警告,反而让东亚各国看清:依附美国遏华终将损人害己。
![]()
或许正如观察家所言,真正能抵抗风暴的从来不是外部联盟,而是自身足够的压舱石。
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东亚共同体梦想,或许要等到某些政客学会尊重游戏规则时,才能真正照进现实。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