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十字乡九甲村的柑橘与红薯迎来丰收季。当地通过“柑橘套种红薯”的“一地双收”模式,不仅让土地产出翻倍,还带动村民务工增收,更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九甲村的种植基地,多功能收获机在田间地头轰隆作响,一个个浑圆饱满、大小均匀的红薯掩映在繁茂的藤蔓之中,旁边柑橘树上金黄的柑橘果实累累,与成熟的红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不少游客被这片丰收的果园吸引而来,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
![]()
“一地双收”结硕果 助农增收添活力。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这个果园,今天从平坝约几个朋友过来,现摘现吃,你看,大个大个的,味道还可以。”游客李恒书说。
游客的赞誉,是对这里农产品品质最好的肯定。“一地双收”的种植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栽种、管护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手。九甲村形成的这种特色产业,已然成为周边群众稳定务工的重要平台。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基地已累计发放务工工人工资超过20万元。
“我们都是附近的,在基地弄点农活做,从种洋芋到种红薯,工资干多得多,干少就得少。我们都快六十岁了,老板照顾我们这些上年纪的老人。”务工村民潘祖秀说。
![]()
“一地双收”结硕果 助农增收添活力。
近年来,十字乡九甲村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推广“一地双收”种植模式,通过农作物套种、林下种植等方式,打破传统种植的单一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打造土地增产增收的“强引擎”。
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过去基地缺水,靠车拉水灌溉,效率低且成本高。十字乡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种植户完善了基础设施,如今随着节水灌溉设施的全覆盖,精准滴灌技术让每一株作物都能“喝饱水”,同时也为科学管理、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以前没有水的时候,我们是靠车拉水,现在水到位了,基本上每一条沟、每棵树苗都可以滴灌。一是节省水资源,二是果树和农作物的吸收率比较好,它又不积水,水量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十字乡九甲村种植大户杨胜学说。
![]()
“一地双收”结硕果 助农增收添活力。
水到渠成,产业兴旺。目前,九甲村柑橘、红薯套种种植面积达200余亩,红薯每亩地的产量能达到3000斤以上,柑橘预计总产量能有7万斤,畅销安顺、清镇、贵阳等地。杨胜学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正计划着将成功的种植经验分享出去,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今年从产量来看,柑橘套种红薯的模式是很好的,明年我要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和我们一起发展。”杨胜学说。
如今,九甲村的“一地双收”模式已初见成效,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接下来,村里也在规划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业态,打造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让“土地生金”的路子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图/文 张辉、王 丹丹、张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