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化中国—东盟特教合作 共筑孤独症康复新生态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深化中国—东盟特教合作 共筑孤独症康复新生态

第四届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大会在南宁召开


开幕式上举行成果发布仪式。广西幼师供图

11月1日至2日,第四届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大会暨孤独症教育康复专题学术会议在南宁富力万达嘉华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特教发展,协同共护孤独症群体”为核心导向,以“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为主题,响应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要求,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与《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政策精神,汇聚中国—东盟特殊教育与康复领域力量,为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孤独症康复事业协同推进搭建了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广西科学院联合指导,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广西桂科孤独症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广西幼师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广西幼师特殊教育学院等5家单位承办,马来西亚巴丁教育集团、泰国东南曼谷大学、国际特殊教育教师协会等16家国内外机构协办。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相关部门领导、高校专家、医院康复科医师、特教学校骨干、孤独症康复机构负责人及家长代表共300余人参会,线上同步开放直播,吸引超万名行业从业者观看互动。


中国—东盟孤独症教育康复联盟启动。广西幼师供图

成果发布绘蓝图,国际协同启新程

11月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主会场举行,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谢柳青主持。广西残联、广西红十字会、马来西亚国际特殊教育教师协会、中国精协等领导先后致辞,强调孤独症教育康复成为社会关注议题是回应社会所需,特殊教育是民生保障与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国—东盟特教大会已成为区域内特殊教育领域的品牌性国际会议,需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孤独症康复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

开幕式上同步举行成果发布与签约仪式,集中展示了中国—东盟孤独症教育康复联盟年度合作成果——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发《越南特殊教育教师(4级)国家标准》,成功结项;马来西亚苏丹依德利师教育大学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研究课题(由马来西亚教育部立项)《神经反馈的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操作基准:马来西亚—中国的比较研究》等5项合作成果,并由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四国参会代表启动成立中国—东盟孤独症教育康复联盟。


大会领导、嘉宾合影。广西幼师供图

前沿议题聚智慧,跨域经验共分享

大会设置1场主会场主旨报告与5场分会场论坛,聚焦特殊教育政策改革、孤独症教育康复创新、科技助残应用、孤独症社会性教育本土化创新四大核心领域,30余位国内外专家带来高水平分享。在特殊教育发展方向上,中国特殊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丁勇教授以《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对策——关于“十五五”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及建议》为题,提出“构建普特融合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建议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共同应对孤独症带来的挑战等;越南中央师范学院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主任黎氏翠恒博士则分享了越南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学校—社区—家庭”联动模式,为区域融合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孤独症康复领域,北大六院贾美香教授结合30年临床经验,解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家庭机构社会多元化保障体系》,强调早期干预与长期支持的重要性;香港教育大学冼权锋教授展示了“社交机器人在孤独症学生社交沟通训练中的应用成果”;马来西亚苏丹依德利师教育大学专家则介绍了脑成像技术在孤独症神经反馈训练中的突破,为精准康复提供技术路径。

科技赋能特教成为本次大会亮点,广西科学院提出的“AI+孤独症医康教整合模式”,整合多模态数据建立个性化康复方案;西交利物浦大学陆金金副教授探讨“AI赋能幼儿园普特转型”,建议通过智能评估工具实现特殊儿童早期识别;广西桂科孤独症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智能数字治疗康复教育平台”,展示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训练、语言辅助类辅具。

全链条服务暖人心,多维度交流促合作

除学术交流外,大会还同步开展多项特色活动,覆盖“研、学、用”全链条。10月31日,“甄岳来李忠忱社会性教育名师工作室”在广西幼师揭牌,将聚焦孤独症社会性教育课程研发与师资培训;中国残联课题《孤独症社会性教育康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同期举行,标志着中国本土化孤独症教育康复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建构方面取得新突破,将开启中国特色的孤独症教育康复新阶段,为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增添新的中国元素。

科技助残辅具推介交流活动全程开放,来自国内外的15家企业展示了智能康复设备、辅助器具、教学设备、残疾职业教育等创新产品,现场设置体验区,让参会者直观感受科技对特殊儿童康复的助力。

多维权益强赋能,长效合作启新篇

本次大会为参会者提供多元化权益保障:参会者可获得省级特殊教育学分及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继续教育学分;具备相关专业背景者可申请加入“国际特殊教育教师协会(AISET)”,共享国际学术资源;康复机构、学校等单位可申请加入“中国—东盟孤独症教育康复联盟”,优先参与跨国合作项目与技术推广。

作为大会发起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侯宣杰表示,学校已构建全国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孤独症师资人才培养基地,已形成特殊教育、儿童康复、应用行为分析(ABA)、社会工作等四个专业组成的特殊教育专业群,孤独症教育康复师资专业在校生达2400余人,每年输送600余名专业人才,未来将以大会为纽带,持续推进“特教出海”工程,与东盟国家共建特殊教育实习基地,推动区域特殊教育与孤独症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大会自202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参会国家从最初的中马两国逐渐扩展至东盟各国,累计吸引超2000余名国内外代表参会,促成3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成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特殊教育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特殊教育领域的学术共识与实践协同,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温暖力量。(郭德华、覃玲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4738文章数 559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