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宋平川,在市政府办公室当了15年科员。
同期进来的人,现在都是副处了。
只有我,还是科员。
不是我没本事,是我看透了——这个圈子里,想往上爬,光有本事没用。
所以我学会了一件事:安静地待在角落,做好自己的记录,不多说一句话。
直到那天,新来的江市长第一次下基层调研。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往主席台挤,局长们抢着站市长身边,连我们科室的吴科长都挤进了第二排。
我还是站在最后,靠着门框,低头在记录本上写字。
散会的时候,所有人涌上去要和市长握手。
我转身准备走。
「等一下。」
市长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回头。
市长看着我,准确地说,看着我手里那个磨得发亮的黑皮本子。
「你的本子,给我看看。」
![]()
一
早上七点半,宋平川推开办公室的门。
走廊里还没什么人,他喜欢这个时间段的安静。
放下包,烧水,擦桌子,把昨天没整理完的文件摆好。
这是他十五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八点一刻,吴科长踩着点进门。
看到宋平川,连招呼都懒得打,直接把一叠材料扔在他桌上。
「小宋,帮我把这份汇报整理一下,中午前要。」
宋平川接过材料,「好。」
吴科长已经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其他同事陆续到了。
小张端着咖啡凑到老李旁边,「听说新市长下周要来调研?」
老李压低声音,「何止下周,是明天!」
「这么急?」
「可不是,昨天晚上十点,办公厅才通知的。」
「那各局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连夜改材料呗。」
老李瞄了一眼吴科长的办公室,「咱们吴科昨晚忙到凌晨两点。」
小张啧啧两声,「新市长是技术派,听说特别较真。」
「所以才麻烦啊,以前那套说辞,估计不好使了。」
宋平川低着头整理材料,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这种对话,他听了十五年。
从第一任市长到第三任,换汤不换药。
上午十点,吴科长从办公室出来,脸色有些疲惫。
「小宋,材料整理好了吗?」
宋平川把文件递过去,「好了。」
吴科长接过来,随手翻了两页,皱起眉头。
「你这个格式不对,数据的呈现方式也有问题。」
宋平川看了一眼,「材料本身就是这个格式,我只是……」
「我不管材料本身什么样,」
吴科长打断他,「我要的是能让领导看得舒服的版本,你懂吗?」
宋平川点头,「我重新弄。」
吴科长把材料扔回他桌上,转身走了。
老李凑过来,小声说,「平川,别往心里去,吴科这两天压力大。」
宋平川笑了笑,「没事。」
他重新打开文档,开始调整格式。
其实吴科说得也没错。
在这个办公室里,重要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内容的呈现方式。
数字要漂亮,措辞要得体,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领导看到任何问题。
中午,食堂。
宋平川端着餐盘,在最便宜的那档窗口排队。
一份青菜,一份米饭,八块钱。
打饭的王阿姨看到他,笑着多舀了一勺菜。
「小宋啊,还是老样子?」
「对,谢谢王姐。」
宋平川找了个角落坐下,一个人吃饭。
不远处,几个科长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明天的调研,都准备好了吗?」
「材料改了三遍,应该没问题。」
「听说市长特别看重数据?」
「那就把数据做漂亮点呗。」
有人笑起来,「做得太漂亮,也不行吧?」
「放心,我们十三个部门的数据都对过了,严丝合缝。」
宋平川咬着青菜,面无表情。
对过的数据。
漂亮的数字。
完美的闭环。
这就是这座城市的运转方式。
下午三点,办公厅下发通知。
明天上午九点,市长到高新区调研,各相关部门参加。
吴科长立刻召集全科开会。
「明天的调研,是江市长上任后第一次下基层,所有人都给我打起精神!」
「小张,你负责会场布置。」
「老李,你负责材料准备。」
「小宋……」
吴科长看向宋平川,「你负责会议记录。」
宋平川点头,「好。」
散会后,老李拍拍他的肩膀。
「平川,这可是露脸的机会,好好表现。」
宋平川笑了笑,没说话。
露脸?
他在这个办公室待了十五年,早就习惯了待在角落。
而且他知道,对于一个科员来说,最安全的位置就是不被注意到。
晚上六点,宋平川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吴科长从办公室出来,看到他,「小宋,明天记得早点到,穿得正式点。」
「知道了。」
宋平川拎着包走出办公楼。
天色已经暗了,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他在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两个馒头和一袋榨菜,这是晚饭。
回到家,妻子苏婉还没下班。
她是小学老师,每天要改作业到很晚。
宋平川坐在沙发上,拿出那个黑皮记录本。
本子的封皮已经磨得发亮,边角都翘起来了。
这是他十五年前刚进单位时发的,一直用到现在。
他翻开最近的记录。
密密麻麻的字迹,全是会议内容、工作安排、数据信息。
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比如某次会议上,某个领导说话时的停顿。
比如某份材料里,前后矛盾的数据。
比如某个项目汇报时,在场人员的眼神交流。
这些东西,他从来不说出来。
但他都记下来了。
苏婉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九点多。
看到宋平川坐在沙发上发呆,她叹了口气。
「又在想什么?」
宋平川回过神,「没什么,明天市长要来调研。」
「关你什么事?」
「我负责记录。」
苏婉走进厨房,「记录就记录呗,你别多事就行。」
宋平川没有回应。
苏婉端着碗出来,看着他。
「平川,你都三十八了,同期的人现在都副处了。」
「咱就安安稳稳熬到退休,行吗?」
宋平川点点头,「行。」
但他手里的记录本,握得很紧。
二
第二天早上七点,宋平川就到了高新区管委会。
会议室已经布置好了,横幅、座位、矿泉水,一样不少。
他找了个最后一排靠门的位置坐下,拿出记录本,静静等待。
七点半,各部门的人陆续到场。
招商局的刘局长第一个进来,四处打量,最后在主席台旁边的位置坐下。
他满意地点点头,这个位置离市长最近。
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的人也来了,全都往前排挤。
有人看到宋平川坐在最后面,小声嘀咕。
「那谁啊?」
「办公室的小科员吧。」
「坐那么后面,也不怕领导看不到。」
宋平川没抬头,只是摊开记录本,准备好笔。
八点四十,吴科长急匆匆进来。
看到宋平川坐在门口,脸色立刻沉下来。
他走过去,压低声音,「小宋,你往前站站,别在门口杵着!」
宋平川看了看前排密密麻麻的人群,「前面没位置了。」
「那你也别坐着,站在旁边也行!」
吴科长的声音有些急躁,「别让市长看见咱们办公室的人都躲在后面。」
宋平川点点头,但没动。
吴科长瞪了他一眼,转身挤进了人群。
他在第二排找到一个位置,挤了进去。
九点整,市长到了。
所有人起立鼓掌。
江致远五十出头,戴着眼镜,表情严肃。
他扫了一眼会议室,目光在人群中停留了几秒。
然后坐下,示意大家开始。
主持人介绍了调研议程。
刘局长第一个发言,他站起来,声音洪亮。
「江市长,今年以来,我们招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
宋平川低头在记录本上写字。
他没有记刘局长说的话。
他记的是:刘局长手里拿着稿子,但眼睛一直盯着市长的表情。
讲到数据的时候,语速明显加快。
坐在旁边的建设局王局长,在刘局长念到「一百二十亿招商资金」的时候,微微皱了下眉。
市长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偶尔点点头。
刘局长讲了十五分钟,最后总结:「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掌声响起。
宋平川抬头看了一眼,继续写。
接下来是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一个接一个汇报。
每个人都带着厚厚的材料,每份材料里都是漂亮的数字。
百分之三十五的增长。
百分之九十八的开工率。
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完成度。
所有人都在记「市长指示」「市长强调」「市长要求」。
只有宋平川,在记别的东西。
他记:市长讲到城市建设数据的时候,提到了「某重点项目已于九月竣工」。
建设局的王局长和规划局的李副局长对视了一眼。
李副局长掏出手机,低头看了一眼,又放回口袋。
整个过程不到五秒,但被宋平川捕捉到了。
他还记:市长讲到投资数字的时候,特意问了一句,「这些资金都到位了?」
刘局长立刻回答:「全部到位!」
但坐在他旁边的几个人,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会议室外,施工的噪音很大。
市长皱了两次眉,看向窗外。
宋平川在记录本上写:会场外有施工噪音,但汇报材料显示该区域项目已完工。
他抬头看了一眼主席台上的横幅。
「推进高新区建设」几个大字,其中「推进」两个字的颜色明显褪色了。
宋平川又写:横幅字迹褪色严重,应该是旧的,但今年的汇报材料里提到「新增宣传投入」。
一个小时过去了。
所有部门都汇报完了。
市长合上手里的材料,说了几句总结的话。
「大家辛苦了,高新区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但我们也要看到,数据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工作。」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
掌声又响起。
市长站起来,「散会。」
所有人立刻涌向主席台,要和市长握手、汇报工作。
吴科长挤在人群里,回头看了一眼宋平川,眼神里是警告:你老实待着。
宋平川合上记录本,转身准备离开。
他走到门口。
「等一下。」
市长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停下动作,回头。
宋平川也回头,以为市长在叫别人。
市长的目光越过所有人,落在他身上。
「你叫什么名字?」
宋平川感觉到所有人的视线,像针一样扎过来。
他看到吴科长的脸色变了,刘局长困惑地看着他,李副局长皱起眉头。
「宋平川。」
他的声音很平静。
吴科长立刻挤出人群,抢着说:「市长,这是我们办公室的小宋,负责会议记录的……」
「我问他。」
市长打断吴科长的话,目光始终在宋平川身上。
准确地说,在宋平川手里的记录本上。
「你的本子,给我看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刘局长小声对旁边的人说:「一个科员的破本子,有什么好看的……」
话还没说完,市长已经走到宋平川面前。
伸出手。
宋平川把记录本递过去。
市长接过本子,随意翻开第一页。
所有人盯着市长的表情。
市长的表情从随意变成认真。
他翻到第二页。
眉头微微皱起。
翻到第三页。
停下来,仔细看了很久。
刘局长的话卡在喉咙里,再也说不出来。
吴科长的手心开始出汗。
整个会议室,只有市长翻动纸张的声音。
一分钟过去了。
两分钟过去了。
市长合上本子。
他看着宋平川的眼睛。
「你知道今天来调研之前,我看了多少份汇报材料吗?」
宋平川摇头。
「十三份。」
市长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十三份材料,说的都是成绩,数据都很漂亮。」
他顿了顿。
手指轻轻敲了敲那个黑皮记录本。
「但有一个问题。」
所有人屏住呼吸。
「它们都对得上号。」
市长扫视全场。
「太对得上号了。」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
刘局长的脸色变了。
王局长低下头。
李副局长的手攥紧了。
市长把记录本还给宋平川。
然后转身,看向吴科长。
「宋平川,明天开始,调到我办公室报到。」
会议室里,针落有声。
吴科长的脸,瞬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