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中阴闻教得度》《法苑珠林》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人死之后,神识去往何处?
自古以来,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的修行人。俗世之中,人们只看得见肉身的生老病死,却无法窥见神识离体之后的真实境况。佛陀在世时,曾多次为弟子们开示死后中阴身的种种状态,揭示六道轮回的运转规律。那些濒死之人,神识暂时脱离躯壳,在生死之间游走一遭,又重新返回肉身,他们所见所闻,恰恰印证了佛陀所说的真实不虚。
藏传佛教的《中阴闻教得度》中,详细记载着神识离体后四十九日内的种种经历。汉地的《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也明确指出亡者在七七四十九日之间,如何随业力牵引,堕入不同道中。可那中阴身的状态到底如何?六道轮回的运转,又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
唐代高僧道世法师所著的《法苑珠林》中,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案例,让我们得以窥见死后世界的一角。
![]()
唐贞观年间,长安城外有位姓刘的居士,平日里虔诚礼佛,乐善好施。这一年秋天,他突染重疾,卧床不起。家中延请了数位名医诊治,用尽了各种药方,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到了第七日夜里,刘居士忽然气息渐弱,家人围在床前,眼看着他就要不行了。
就在众人以为他已经过世的时候,刘居士的神识却清清楚楚地从身体里脱离出来。他看见自己的肉身躺在床上,妻儿围着哭泣,自己却飘浮在半空中,感觉身体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他想开口说话,告诉家人自己还在,可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他试图伸手去触碰妻子的肩膀,手掌却直接穿了过去。
这时,刘居士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处在中阴身的状态了。
中阴身,也叫做中有身,是指死后到下一世投胎之间的一个过渡状态。这个身体由意生身组成,没有实质的肉体,却保有前世的意识和习气。刘居士惊恐地发现,自己虽然还能看见、能听见,却再也无法与活人沟通。他在房间里飘荡着,看着家人为自己的后事忙碌,心中百感交集。
没过多久,刘居士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将他往外拉扯。他身不由己地飘出了家门,来到长安城的街道上。这时候的长安城,跟白天看到的完全不同。街上到处都是飘荡的身影,有的形体清晰,有的模糊不清,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这些都是刚刚过世不久的中阴身,它们跟他一样,正在等待着业力的牵引。
刘居士看见一位老者的中阴身,正在自家门前徘徊。那老者生前是个屠户,双手沾满了生灵的血。现在他的周围,出现了无数被他杀害的猪羊牛马,它们张着血盆大口,发出凄厉的嘶叫。老者吓得四处逃窜,可那些冤魂如影随形,紧追不舍。突然,地面裂开一道口子,涌出炽热的火焰,老者的中阴身被卷入其中,凄惨地消失在火海里。
刘居士心中一凛,想起佛经中说的地狱道,看来这屠户是因为杀业太重,直接堕入地狱了。
他又看见一个年轻女子的中阴身,正在哭泣。这女子生前喜欢打扮,贪图享乐,死后中阴身呈现出饥渴难耐的状态。她看见别人家在吃饭,拼命地扑过去想要抓取食物,可手刚碰到食物,食物就化作火焰,烧得她痛苦万分。这是饿鬼道的征兆,因为生前贪婪吝啬,死后堕为饿鬼,长年饱受饥渴之苦。
刘居士越看越害怕,正不知该往何处去时,忽然看见远处有一道金光。他循着金光走去,来到一座庄严的殿堂前。殿堂上方写着"阎罗王殿"四个大字,门口站着两位高大的鬼差,手持铁叉,威风凛凛。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鬼差押进了大殿。殿内正中坐着一位相貌威严的王者,正是阎罗王。阎罗王身边有判官拿着生死簿,记录着每个人的功德罪业。大殿两侧站满了等待审判的中阴身,有的面带恐惧,有的则神色坦然。
判官翻开生死簿,查看刘居士的一生。只见簿子上清楚记载着他每一件善事恶事,连他自己都忘记的小事,这里也记得一清二楚。他年轻时曾经救过一个落水的孩童,多次布施给贫苦之人,常年吃斋念佛,这些善行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可是也有几件亏心事,比如曾经占过邻居家的便宜,说过几次妄语欺骗他人,这些恶业呈现出暗淡的黑色。
阎罗王看完记录,对刘居士说:"你一生虽有小过,但善多恶少,本可投生人道。只是你阳寿未尽,此番是误闯阴司。今日便让你回去,见证一番六道轮回的真实不虚,日后可以告诉世人,劝人行善。"
刘居士听了既惊又喜,连忙叩谢。阎罗王挥手让判官带他去观看六道轮回的运转。
判官领着刘居士来到大殿后方,这里有六扇巨大的门户,分别通往不同的世界。门户上方各有标记,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
判官指着这六扇门说:"你且看,这就是六道轮回之门。众生死后,依据各自的业力,分别进入不同的道中。"
刘居士看见第一扇门,门内光明璀璨,传来天乐之声。判官说:"此为天道之门。生前积累大善业,持戒清净,修习禅定的人,可以投生天界。天人享受着无比的福报,宫殿华丽,衣食自然,寿命绵长。"
正说着,有一位中阴身从人群中走出,径直走向天道之门。这人生前是位持戒精严的比丘,一生弘法利生,功德无量。他的中阴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身形庄严殊胜。只见天道之门自动开启,里面涌出祥云瑞霭,有天人驾着宝车前来迎接。这位尊者踏上宝车,缓缓升入天界,消失在云端。
刘居士心生羡慕,可判官又说:"天道虽好,却非究竟。天人虽享福报,可福报终有享尽的一日。五衰相现之时,便要重新堕入轮回。这六道之中,哪一道都逃不脱生老病死的苦。只有跳出三界,证得涅槃,才是真正的解脱。"
第二扇门是人道之门。门内景象跟阳间相似,有城市街巷,有田园乡舍。判官说:"投生人道,要有五戒十善的基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了人身,才有机会修行,才有可能脱离轮回。"
刘居士看见许多中阴身排队等候进入人道之门。有的人光明璀璨,看来下一世会投生富贵人家;有的人身形暗淡,恐怕要投胎到贫苦之处。他们各自怀着前世的习气,带着业力的印记,步入下一世的生命。
第三扇门是阿修罗道。门内隐约可见刀光剑影,喊杀之声震天。判官解释:"阿修罗道的众生,生前持戒修福,可是瞋心太重,好勇斗狠。他们虽有天人的福报,却没有天人的德行,整日与天人争斗,永无宁日。"
刘居士看见一个武将模样的中阴身走向阿修罗之门。这人生前统领千军万马,骁勇善战,可是性情暴躁,好杀伐征战。虽然他也做过一些善事,可是瞋恨心太重,便堕入阿修罗道。门一开启,里面传来兵器碰撞的声响,那武将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继续他的战斗生涯。
后面三道,景象就更加可怖了。
第四扇门是畜生道。门内传来各种动物的叫声,有猪羊的哀鸣,有虎豹的吼叫。判官说:"愚痴之人,不明事理,不信因果,来世便堕入畜生道。畜生受尽苦楚,要么被人宰杀食用,要么在野外互相吞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刘居士看见许多中阴身被业力牵引,不由自主地走向畜生之门。有的变成蠕动的蛆虫,有的化作待宰的牲畜,有的成了山野的猛兽。他们懵懂无知,完全失去了人的智慧,只能在畜生道中承受无尽的痛苦。
第五扇门是饿鬼道。门内一片阴暗,只听见凄厉的哭号声。判官说:"贪婪吝啬,不肯布施的人,死后堕入饿鬼道。饿鬼咽喉如针,肚子如鼓,长年饱受饥渴之苦。看见食物,食物就化作火炭;看见水源,水就变成脓血。这种痛苦,要经历无量劫才能了结。"
那个年轻女子的中阴身,就在这时被业力推着,走向了饿鬼之门。她挣扎着,哭喊着,可是业力如同锁链,牢牢束缚着她。门一开启,里面涌出阵阵恶臭,无数骨瘦如柴的饿鬼伸出干枯的手,将她拖入其中。
最后一扇门,是地狱之门。
![]()
这扇门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息。门缝里透出炽热的火光,传来阵阵凄惨的哀嚎。刘居士不敢靠近,远远地就感受到地狱的威力。判官脸色凝重地说:"十恶不赦之人,死后直堕地狱。地狱之苦,千万倍于人间,刀山火海,剑树刀轮,油锅铜柱,无量刑罚,不可尽述。"
可是,六道轮回的运转,到底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有人堕落,有人升腾?中阴身在这四十九日之间,又会经历哪些关键的时刻?那些能够超脱轮回的修行人,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就在刘居士心中升起这些疑问时,判官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对他说:"世人只知轮回可怕,却不知轮回背后的真正秘密。现在,我就让你看看,这六道运转的关窍所在……"